存1.2万元能退税5000多元,95后不愿存的个人养老金,有钱人嫌额度不够用。
肖望 编辑|陈弗也
来源棱镜(ID:lengjing_qqfinance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上海白领小娟告诉作者,去年缴存的1.2万元个人养老金,在今年个税汇算时可以抵扣,能退税2400元。
正值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期间,不少个人养老金用户已经像小娟这样薅到了抵税羊毛。
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北京、成都、青岛、银川等36个城市成为先行试点城市,这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安排。
个人养老金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其最大的诱惑,便是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在个税汇算时可以专项扣除,最高可省税5400元。
在试点运行一年多后,个人养老金将从36城走向全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明确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作者在交流中了解到,尽管不少用户已经享受到个人养老金的抵税好处,但还有许多年轻人对个人养老金缺乏了解,“开户热、缴费冷”现象普遍存在。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言个人养老金制度,以提升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切实为居民体面养老提供支持。

每年上限1.2万元,有钱人嫌不够

看着身边朋友凭个人养老金多退了2000多元个税,去年开户后却忘了存钱的深圳白领张梁(化名)又羡慕又懊悔。“去年忘买了,感觉亏了好几千,今年把个人养老金买起来。”
收入越高,个人养老金的省税效果越明显。
北京某金融机构工作的李莉(化名)告诉作者,身边一位年薪百万的高管,逢人就安利大家一定要买个人养老金。该高管已经连续两年存缴,每年都能省下5400元个税,相当于买了款收益率达45%的理财产品,她常感叹,个人养老金收益可观,就是额度太低了。
“有钱人对个人养老金的了解更充分,积极性更高。”李莉表示。
个人养老金抵税效果对照。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超过5000万。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社保金融发展论坛第二届年会上,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个人养老金的开户情况令人振奋,其覆盖面甚至超过美国等个人养老金发展20多年的国家,但个人养老金的缴存情况却令人沮丧。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3038万,有实际缴存行为的人数为900多万,实际缴存金额182亿元,实际投资金额为110亿元。个人养老金缴存人数占比为31.37%,人均缴存2022元,开户者人均缴存不到500元。
也就是说,10个开户者里仅有3个人存钱,且远远低于年度1.2万元的缴费上限。缴存资金中有40%未购买任何产品,沉淀为银行的活期存款。
西北地区某股份行支行行长对作者表示,刚开始银行大力推广个人养老金业务,送米送面送油,还有多家银行提供50元~150元不等的开户奖励。但不少用户对个人养老金的了解还不够,薅完开户奖励后不愿存钱,或开户后又想销户去另一家银行薅羊毛,不同意就投诉。“基层网点头疼不已,是投诉的重灾区。”
“为什么所有人都一个限额?我想多存点为什么不行?”曾在互联网大厂中层任职的木子(化名)尝到了个人养老金的退税甜头,她表示,每年1.2万元的额度完全不够用。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2022年4月的国新办例会上曾解释:缴费上限是结合第一、第二支柱水平综合考虑,保持三个支柱合理的总养老金水平,也要避免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保持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此外和前期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做法保持总额度衔接。不过,这一上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适时逐步提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建议,调增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金额上限至20000元,以提高税收递延的激励效应,增加对中高收入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则建议,可以参照国际经验,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在免税额度之上多缴存,对超出部分免除部分税费或提供其他优惠,既提供一定激励,又保持对收入差异的合理调节。对于大量不缴税群众直接提供补贴,比如基础补贴、儿童津贴等,或提供一定缴费比例的补贴,国外已有成功实践。
锁定期超30年,能否应急提取?
作者与多位90后、95后用户交流时发现,他们对制度不太了解,将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混淆,锁定期过长成为他们不愿存钱的主要原因。
一位95后女生对作者表示,自己今年26岁,假设未来延迟到60岁退休,这笔钱要锁定35年。“我现在收入不高,抵税效果不明显,正是花钱时期,而且,这政策以后会不会变?”
有年轻网友甚至担忧:万一我活不到退休年龄,这钱是不是白交了?作者注意到,一些银行在个人养老金的推介页面增加了“资产可继承”的说明。
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人社部指出,个人养老金采用个人账户制,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能更直观地体现账户权益归个人所有。
个人养老金账户封闭运行,现阶段只有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情形才可提取。对大多数90后、95后来讲,现在存一笔30年乃至40年后才能提取的钱太过遥远。
招行APP中展示的个人养老金提取规则,并标明“可继承”。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曾解释,这是为了从制度上帮助参加人把牢个人养老金的“出口”,有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合理选择投资产品和投资期限,避免提前支取,切实起到补充养老的作用。
周燕芳指出,部分90后年轻人已迈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经济压力大,需要持有灵活资金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例如家庭成员生病、子女教育等。但个人养老金账户要求账户封闭运行,封闭期长达数十年,缺乏应急退出机制。
周燕芳建议,在保障资金安全和有效管控的前提下,建议增加个人养老金提前取出的条件,以满足参与人在发生重大变故及特殊场景下的应急资金需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将本人及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伤残等特殊情况列为法定全额领取的条件。同时,探索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偿还债务等情形纳入部分领取的范围,以更好地平衡制度的刚性与灵活性,提高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
金李也建议,允许群众急需时随时取出,只需支付少量合理的管理费,或者允许群众在急需时以个人缴存为抵押,申请低息贷款。
抄底养老基金?
“养老金亏的钱已经超过退税了。”社交媒体上,有买到较差表现养老基金的用户吐槽道,并表示,幸好个人养老金每年缴存上限是1.2万元,否则亏更多。
多位受访者对作者提到,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亏损情况表示担忧,令他们更不敢开户存钱。
个人养老金可以自由投资符合要求的储蓄、理财、保险和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作者据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统计,目前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产品包括465只存款、23只银行理财、70只保险产品和185只养老基金。
2023年资本市场大幅震荡,养老基金同样未能幸免。同花顺iFind显示,表现最好的养老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5.41%,表现最差的养老基金则亏损18.42%,有29只养老基金跌幅超过10%。不过,相较于同期市场上亏损30%乃至50%的其他公募基金,养老基金的亏损幅度并不算太惨。
购买了存款和保险产品的用户体验更好。木子表示,除了多退的5400元个税,养老金账户里购买的银行理财在三个多月间还多了180多元的投资收益,是意外之喜。
中金公司曾测算,到2030年,我国个人养老金有望迎来1万亿元~3万亿元增量资金,并有望为股市带来4000亿元增量资金。但以个人养老金现阶段的缴存情况看,难言成为股市的一股支撑力量。
郑秉文表示,个人养老金不同于其他类型养老金,一年来的市场运行表现说明,其对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十分明显。
“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相辅相成,还相互制约。资本市场不好,会直接抑制养老金的发展,覆盖率表现再好也没用。资本市场不好,养老金融就是一句空话。”郑秉文表示,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严重匮乏。但作为典型中长期资金的个人养老金却因为市场不活跃而陷入怠惰。就像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
另有投资者表示,虽然去年买的养老基金亏损超10%,但他今年仍然会继续买养老基金“抄底”。因为长期来看,养老基金的成长性更好,可以享受到资本市场的增长红利,实现养老金增值。但这样的投资者实属凤毛麟角。
海富通基金首席年金专家李连仁在上述社保金融发展论坛年会上表示,现阶段投资者将养老金放在存款中非常合理。日本、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时,养老金中也有80%配置在存款中。不过,大多数国家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核心驱动就是配置权益资产,权益资产比例越高,长期平均收益就越高,但短期波动也就越大。
李连仁表示,养老金投资可以择时,长期来看,权益类的配置比例可以高一些,但具体比例因人而异。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较好的选择,即根据退休时间匹配相应风险偏好的产品。研究显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较低,他们钱不多,投资受限,也不愿亏损;风险承受能力最高的年龄段是35岁至45岁间,此后风险偏好会再度走低。
他建议,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可以把今年、明年的养老金额度逢低抄入养老基金。
“脆弱的中产”更重视养老
2023年时,“年轻人每天省杯咖啡钱提前规划养老”引发争议,话题冲上热搜。
该观点的提出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强调,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为年轻人设计的,不是为即将退休的老人设计的。个人养老金的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在账户里滚存,通俗而言就是利滚利,越早参加越好。
但现实是,年轻人的养老意识还远远不够。木子也曾对养老话题不屑一顾,但迈入40岁后,她开始主动了解并配置医疗险、年金以及个人养老金产品。
她向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前,父母跟我说要多省钱,我总觉得他们的思想很过时。我觉得自己还挺能挣钱的,养老、负担孩子的教育等开销都没什么问题。逐渐步入中年后,尤其近两年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照顾父母和抚养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身边被裁员的朋友和新闻里,对“脆弱的中产”感受越来越明显。我开始特别认真地考虑自己今后该如何养老,后悔年轻时没有更早点去做一些准备。
“我现在看我侄子这样的年轻人,就会替他们着急。侄子才毕业没多久,花钱大手大脚,完全没有储蓄和理财意识。”木子称,希望年轻人要多一点理性的消费和对未来的长远规划。
她还认为,个人养老金可以购买的产品眼花缭乱。先行试点的36城多为省会中心城市,经济较发达,推广到全国后,投资者如何选择产品存在不小的门槛。
“个人养老金的好处绝对不止是抵税,我个人的认识,它能切实提升大家对养老的关注和规划,为将来的养老起到补充作用。”木子表示。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郭立琦审校:张格格  制作:董斌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