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回顾和展望一下世界霸权国家的兴替,目光主要围绕十九至二十世纪的俄国、二十世纪的美国以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展开。
引子
自十六世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霸权始终是这个星球的主导力量,几乎所有国家都被纳入了海洋联盟建立的全球体系之中。
在巅峰期的十九世纪,东亚板块和伊斯兰板块沦落为边缘地带,世界历史的舞台完全聚焦于欧洲。
然而亚欧大陆毕竟太过辽阔,海洋霸权最多也只能占领印度,难以深入大陆腹地并持久控制大陆的心脏地带(美国在霸权鼎盛期间尝试过控制阿富汗,坚持了二十年,2021年选择退出)。
于是以沙俄为代表的陆权国家在17世纪后逐步崛起,至苏联时期达到全盛,形成与海洋联盟并列的两大阵营。
根据一些地缘学者的讲法,沙俄帝国具有向海洋“呼吸”的属性——往小处讲,俄国热衷于征服圣彼得堡、克里米亚、海参崴等战略港口;往大处讲,沙俄必须寻找亚欧大陆沿海地带的某个强权结盟,以此形成与海洋联盟的均势。
历史上,俄国曾先后与法国(一战)、德国(二战前期)、中国(1949~1959,2014至今)和印度(1971~1991)形成过结盟或准结盟关系,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苏德联盟与中苏联盟。
早在1904年,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时就曾特别提到:俄国是雄踞于亚欧大陆枢纽的国家,枢纽国家有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的倾向,当它与德国结盟时,会扭转海权与陆权国家的力量对比。
麦金德的上述观点后来被西方战略界、尤其是美国战略界概括为一句名言:当陆权联盟的边界扩展到欧洲,欧洲选择在陆权联盟和美国之间保持中立时,美国将成为游离于“世界岛”之外的一个孤岛……
北极和南极视角的地球。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认为,地球由两部分构成:亚非欧组成的“世界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饶的陆地,在世界岛的边缘分布着一系列相对孤立的大陆和岛屿。
正文
1940年6月,德国惊天一战秒杀法国的消息传到大西洋彼岸,整个华盛顿笼罩在剧变即将到来的恐惧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