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时任瑞士联邦主席卡西斯宣布,将参与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计划。
除了实行航运禁制,还将冻结普京及一批政府高官在瑞士的资产。
卡西斯还说,他们是出于「道义」,才做出这个「特别而艰难」的决定。
顿时,全世界哗然,认为瑞士有违组训,打破了坚持两百多年的「中立国」传统。
瑞士老祖宗积累了几百年的永久中立信誉瞬间倒塌。
但如果真去追溯历史,瑞士的所谓「中立」,也不过是表面功夫罢了。
瑞士地处欧洲中部,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还被德意法等大国包围,看着就像是可以被随时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在大国环伺之下,留给瑞士的生存之道并不多。
在冷兵器时代,瑞士是靠拳头打出一条生路,而且战斗力比较强悍,这点德意志和法兰西都可以作证。
另一个是到处结盟。
从15世纪开始,瑞士与欧洲各国结盟,借机输出优质的雇佣兵。
到1815年,瑞士被欧洲各国确认为「永久中立国」。
按照国际公约,任何国家军队都不允许进入中立国境内,同时它也不能主动参加任何战争,包括不得向交战国双方提供雇佣军。
但即便如此,许多欧洲战场还是有瑞士雇佣兵的身影出没。
面对它国质疑,瑞士的说法是,他们的军队驻扎在原地一动不动,但总不能干涉老百姓周游列国的自由吧?
所以要论双标,瑞士是老传统了。
19世纪后期,眼看欧洲百姓对雇佣兵制度的批判声越来越大,瑞士才站出来宣布,禁止本国公民充当雇佣兵。
瑞士的雇佣兵生意没了,得想个新的营生来帮补国库,于是想到了发展金融业。
毕竟瑞士处于大国的战线缓冲带,是当时整个欧洲最安全的区域,非常符合金融业的避难和安全需求。
瑞士也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赛道。
1862年,瑞士有370多家金融机构组成瑞银集团,吸纳了世界各国政客豪绅的巨额存款。
瑞士金融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几十年后,一位叫希特勒的落榜艺术生横空出世,纳粹德国在士旁边虎视眈眈,无论瑞士怎么防御,在绝对体量压制下,被攻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小胡子一开始确实没打算放过瑞士。
据战后资料记载,纳粹德国曾策划了一个「冷杉计划」,想和意大利两面夹击瑞士。
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瑞士的地理优势是重要因素。
瑞士国土有四分之三位于山区,是易守难攻,再加上瑞士动辄来个全民皆兵,一下子爆几十万军队不是问题。
对于擅长闪电战的德国来说,拿下瑞士要花费不少功夫,性价比不高。
何况比起占领,瑞士在其他方面能起的作用更大。
瑞士虽然号称对盟军和轴心国两不相帮,其实一直在经济上给予纳粹德国许多援助。
1943年,英法情报部门发现,德国在市场上抛售的黄金量非常惊人,已经超过其1939年的黄金储量。
黄金当然是从犹太人那里洗劫而来的。
问题是,在同盟国全方位封锁轴心国的情况下,这些黄金是如何流通到市场上的?
战争结束后,盟军在纳粹的机密文件上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二战时期,瑞士一直在帮助纳粹转售黄金。
瑞士银行以低于市价5%的价格,从德国手里大量收购黄金,然后再转卖给其他中立国家银行。
据粗略统计,在1939-1945年间,瑞士从德国买入了300多吨黄金。
在转卖黄金之余,瑞士银行也帮纳粹洗钱,用瑞士法郎购买德国掠夺回来的珠宝和外币,再光明正大转卖出去。
瑞士既缓解了纳粹的用钱之需,自己也挣得盆满钵满,将资本主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简直双赢。
除了金融援助,瑞士还给纳粹德国提供一系列军工产品,同时允许德国用境内的圣梅达隧道运输战略物资。
如果纳粹的钱不够用了,瑞士银行甚至可以提供低息贷款。
可以说,如果没有瑞士的鼎力支持,纳粹还真不一定能把战争拖这么久。
正如纳粹德国经济部长冯克所说:
「如果失去瑞士这个渠道,德国根本没办法把战争支撑到两个月以上。」
当然,「中立瑞士」可不只做纳粹生意。
在二战后期,瑞士向盟军提供大量军火和后勤补给,并在伯尔尼设立新闻中心,实时播报德国战场的情况。
这种两头押宝的做法,使得无论哪一方获胜,瑞士都可以继续维持「永久中立国」的体面。
到1946年,盟军发现了瑞士大力支援纳粹的事实。
鉴于其对同盟阵营的贡献,盟军决定网开一面,瑞士只需交付价值2.5亿瑞士法郎的黄金,以及6000万美元的纳粹资产,就不再追究它的责任了。
和纳粹高层存在瑞士银行的海量资产相比,这点罚款不过九牛一毛。
瑞士不仅血赚一波,还安全上岸了。
尽管瑞士在二战中的骚操作,让其「中立国」的公信力下降不少,但时间总会冲刷人们的记忆。
战后,欧洲各国忙着舔伤口,修复经济瑞士依旧以永久中立的政治立场自居,迎来一段飞速发展期。
瑞士银行允许开设匿名账户,客户名可以是代号,甚至是一串数字,同时对客户的身份绝对保密。
也因此,就算瑞士银行的利率很低,每年还要收取高昂管理费,它依然是全世界富豪存款的第一选择。
据瑞士银行家协会统计,瑞士银行持有全球25%的离岸财富,超过一半的亿万富翁都是它们的客户。
金融业发达,让瑞士常年居于「收入最高国家排行榜」前列,瑞士人躺着啥也不干,就能过上富裕生活。
在「保密制度」优势下,瑞士银行也成为大盗、毒枭及巨贪们的小金库。
在电影《华尔街之狼》中,男主角费尽心思,通过频繁转账、人肉走私现钞等方式,也要把财产转移到瑞士银行账户上去,就是图「安全」二字。
在知音体文章中,瑞士银行是信用的象征,永远以客户隐私为主,保护客户财产不被侵犯,是妥妥的正派形象。
然而,瑞士银行的龌龊事真不少。
比如有人吹捧:「瑞士银行一直保存着犹太人客户的信息,等待他们的后代来取」。
事实是,瑞士银行已经把这部分财产据为己有了。
当年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迫害,都把财产存进瑞士银行。
瑞士银行的保密性是不错,但由于只认账号和密码,根本不认人,意味着万一存款人遭遇不幸,他们的存款就会成为无主资产。
二战一役,犹太人死亡数字达到600万人,他们的财产几乎全落到瑞士银行手中。
一开始,瑞士银行想矢口否认。
到上世纪60年代,在国际舆论压力下,瑞士银行才承认保存有犹太人财产,总数是1000万美元。
消息一发布,前来登记认领的犹太人超过7000人。
经过漫长的审查手续,最终只有1000人成功领走存款,总金额约700万美元。
一直到三十多年后,这个隐藏许久的真相才被揭开。
1997年1月8日晚,瑞银的保安迈里在例行巡查时,发现银行居然准备销毁与纳粹的交易文件。
根据文件显示,犹太人的存款远超过瑞银当年公布的1000万美元。
这名保安偷偷带走一部分文件,交给苏黎世的犹太人团体。
1月10日,文件曝光,全世界哗然。
事已至此,瑞士银行只好认栽,承诺将彻底调查二战时期的账户。
据国际媒体报道,属于纳粹受害者的无主账户达到54000个,同时瑞银赔偿 12.5 亿美元给国际犹太组织。
这件事,让瑞士银行几十年来经营的口碑走向崩坏。
这只是开始。
2003年,在美国压力下,瑞士银行冻结了萨达姆和伊拉克55位高官的账户。
资本家彻底震惊,瑞银不是只问钱财,不问身份吗?
这钱还能说冻结就冻结?
让资本家恐慌的还在后头。
6年后,美国政府为了弥补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又盯上了瑞士。
美国逮捕了一名前瑞银雇员,顺藤摸瓜找到了瑞银把柄。
随后,美国司法部对瑞士银行发起调查,指控瑞士银行帮美国富人逃税,要求瑞士提供具体的客户名单。
瑞士银行顶不住压力,直接跪了,最后向美国政府提供4450名美国客户的名单,还主动交纳7.8亿美元的罚款和赔偿金。
就这样,瑞士贯彻了200多年的银行保密制度,已然沦为笑话。
美国给西方各国树立了榜样,于是法德意紧随其后,宣布要调查瑞士银行。
瑞银不仅全部配合,甚至全方面摆烂。
2014年,瑞士签署「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承诺向各国政府交出该国公民的瑞士银行账户资料。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也走向了终结,「世界银行」名存实亡。
几年后,瑞士仅剩的「中立国」口碑也彻底玩完。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瑞士宣布制裁俄罗斯。
对于来自国际的质疑声音,瑞士方面辩解,说中立原则不能被「侵略者」利用。
瑞士也充分诠释了,什么叫「解释权归本国所有」。
不管如何辩解,从瑞士站队乌克兰开始,就已经不能称为中立国了。
到2023年2月,瑞士宣布冻结价值81亿美元的俄罗斯富人资产,比起一年前的口头警告,瑞士这次是来真的了。
这下子富豪们都坐不住了,这次是冻结俄罗斯,谁知道下次要冻结谁,如果自己国家也得罪了老美,是不是被制裁也是一句话的事?
于是从2月14日起,大量资金从瑞士银行疯狂逃离,全涌入到香港和新加坡银行。
香港金发局曾预言:到2023年,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这下语成谶了
到3月,挤兑风潮愈发猛烈,瑞士所有银行的资金都在加速蒸发。
3月14日,规模仅次于瑞银的瑞信银行,公开向瑞士政府求救,说自己资金链断裂,没钱了。
2022年全年,瑞信银行的资金蒸发一千多亿美元,到23年3月,瑞信银行更是每天被取走100亿瑞士法郎。
就算瑞士拿出500亿瑞士法郎救助,也不过杯水车薪,根本撑不了多久。
但瑞信无论如何也不能倒闭,因为这事一旦发生,瑞士整个金融业会直接崩塌,再无翻身之日。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瑞士拿出一个方案,让瑞银拿出30亿收购瑞信,随后瑞士央行再援助1000亿瑞士法郎。
问题是,瑞信不是国有银行,你想买,人家肯卖才行。
这时瑞士政府的执行力十分高效,在未征求瑞信的两位大股东,也就是沙特和卡塔尔的同意下,就直接把市值70多亿瑞士法郎的瑞信拨给了瑞银。
沙特国家银行购买瑞信的9.9%股权花了14亿瑞士法郎,如今被瑞士政府强买强卖,直接血本无归。
瑞士政府的杀鸡取卵手法,已经可以和「资本坟场」印度相媲美了。
在挤兑风波持续一个多月后,瑞士政府也顶不住了。
3月23日,瑞士宣布再次恢复永久中立国身份,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
似乎对瑞士议会来说,只要闭门鼓捣一番,随便宣布,就能恢复国家信誉,阻止外资流出了
瑞士的这个决定,也让老美不爽,这不是打我脸么?
3月24日,美国司法部宣布调查瑞银和瑞信,怀疑它们帮助俄罗斯寡头逃税。
这一敲打,瑞士又老实了。
3月29日,瑞士宣布放弃中立,恢复对俄罗斯的制裁。
瑞士的「再度复国」,前后只持续了6天,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大笑话。
今年1月14日,在达沃斯论坛召开的前一天,瑞士外长主持了一场国际外交官会议。
在会议上,瑞士外长挑拨中俄两国关系,搞道德绑架,想把中国拖进俄乌冲突的泥潭里。
「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结束这场战争。金砖国家的参与不可或缺,因为这些国家都与俄罗斯保持着关系,尤其是中国。」
自从舍弃中立国包袱后,瑞士在不当人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什么祖宗信誉、百年契约、永久中立和童叟无欺,在巨大的利益和压力面前,都只是待价而沽的口号而已,谁要是真信了,那真是纯种冤大头了。
【部分参考资料】
1、赵念渝:《瑞士银行何以成了纳粹德国的金库》
2、李媛:《二战期间瑞士中立政策及免遭侵占原因探析》
3、卢颖:《第一个发现瑞士银行秘密的人》
4、卢铭君:《二战之后瑞士银行保密法遇到的两大危机》
5、高荣伟:《瑞士信贷银行上演“危机时刻”》
6、范宇朋:《瑞士银行外国公民账户保密制度终结》
7、国际金融报:《瑞士金融业欢迎取消保密制度:避税并非主流业务》
8、庄劳:《“存款保密”外衣掩盖下的邪恶》
9、经济导刊:《瑞士银行不再替客户“保密”》
10、央视财经:《约10亿美元没了!沙特国家银行投资瑞信》损失近80%》
11、文强:《瑞士》赃款汇集之地》
12、王辉:《瑞士银行业:洗钱还是反洗钱?
13、张亚飞:《瑞士银行秘密》
—— END ——
往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