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6
10
·
线··
三八妇女节原本应该是甜言蜜语、满满的祝福!
而我却执意写下两个最不搭噶的人和故事,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故事写给自己、也写给想读故事的人!
曹瑞华,上海人,1942年出生。
1958年16岁,响应号召离开上海,来到江西九江印染厂做学徒,工资10元。
1959年被派到上海第九纺织厂进修学习,厂里给了他100,在上海买12把扳手,每把8元(12x8=96元)。
完成学习回到工厂后,正巧一个工友需要钱买饭票,17岁的曹瑞华随手口袋里的4元钱借给了工友。
1960年春节,因为这区区4元前,18岁的他以“贪污挪用公款罪”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之名被送到公安局劳教一年。
1961年劳教期满后,印染厂已停工解散,无奈,他被安排在劳改农场继续就业,直到...
1968年,“抓特务”运动在农场展开,反攻救国军上尉连长竟然是曹瑞华!台下的曹瑞华瞬间懵了,然后又成了劳改犯,持续被批斗和干脏活。
终于有一位领导来视察工作,曹瑞华鼓起勇气告诉领导,他不是特务。领导很诧异,因为他早被平反。
其实1970年已经被证实曹瑞华的无辜,但是他还是继续安排喂猪。
1975年,16年之后,终于被释放。上海没有户口,其他地方也没有单位接收。
曹瑞华索性直接回了上海。
前16年的苦难仅仅是曹瑞华不幸的上半篇,而后20年的下半篇,更是伤口被撒盐的痛。
没有户口的黑户,意味着没工作、没粮油供应、没住房、没朋友,除精神物质都没有,尊严更被摩擦在地上。还只能靠打零工捡破烂谋生,与流浪汉为伍。
终于还有人跟他结婚,买房因他没户口,房主就写了女方的名字,没多久,女方就以种种理由提出离婚,这时他才明白,为啥这女的当初这么主动嫁给他。
1990年,人生最大的讽刺和万幸降临了。
曹瑞华在外地遇到车祸,交警以为他死了,直接把他送到当地火化场,但是,竟然找不到他的身份证,这可怎么办,不得已,工作人员以“尸源不明”的理由,把他的“遗体”搁置在角落里。
几个小时后,已经“死”掉的曹瑞华竟然醒了…… 1993年,曙光来临,曹瑞华终于被证明当年的“贪污挪用公款”罪是冤案,然而,户口依然未有下落。
一晃又过了8年,2001年,59岁的曹瑞华终于拿回了“丢失”40年的户口。
从1960年到2001年, 从18岁到59岁,曹瑞华无奈地对《冷暖人生》主持人陈晓楠说:
陈小姐啊,4块钱,40年,太贵了啊!
为何在庆祝三八妇女节时,笔者来讲曹瑞华这样一个故事,因为他经历的种种磨难,连剧本都不敢这样写,实在太苦了。
无论艰难险阻, 曹瑞华没有倒下,不知有多少人都要自杀多少回了!
绝对不希望任何曹先生的故事再重演,然而,10分钟读完,要用10年忘却的故事,却能让人们在忿忿不平的瞬间,找回一丝宁静,意识自己今天的幸运。

其实无论男女,我们的人生多彩缤纷,光怪陆离。
对于女人来说,也正因为我们女性的多元身份:女儿、姐姐、妹妹、
儿媳、
妻子、母亲、后妈(......)、姑姑、阿姨、姥姥、奶奶, 还有职场女性.......  身份的不断变化,特别今天人人都面临的时代带来的压力,甚至内卷,许多挑战根本不是任何女性能提前预知的,甚至无论我们在精神上如何准备充足,都会被现实中的残酷而打脸。

媒体上常常出现的那些杰出精英女性,确实很出彩,终究那是百万里挑一或者千万里挑一的微小群体,而她们背后真正的成功秘籍,不是此文要赘述的内容,却是大多数女性望尘莫及的天花板。
在我们面临苦难、挑战,想想前辈们所经历的苦不堪言的故事,我们会不会发现了自己曾经习以为常的幸运和知足呢?


在儿女名校父母群里,认识她许多年,叫她糖妈,知性能干,事业有成,生活优越,直到有一天知道刚刚退休的她,义无反顾的走进四川大凉山支教。
原本可以悠哉悠哉傲游世界、享受生活的她,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一时间晚拨通了她的电话,话筒对面传来她温柔且带欢乐的声音。
多年来她一直有一个心愿,退休后,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用微光,去温暖和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我听得热泪盈眶,一字一句记录着她讲述的故事,然而,她一再吩咐不要写她,而是强调:这些孩子们给我带来无尽的幸福!让她完成一场从青年时就向往的修行和自赎!在一步又一步的前行中,迎来涅槃重生的自己。
去年8月,她从冈仁波齐转山回来后,迫切地想去实现自己的这一夙愿。机缘巧合的是,从一位合作多年的记者那里获悉,四川大凉山急需支教老师,由此联系上了坚持支教九年多的额布老师。
当她就支教一事征求90岁高龄的老父亲时,他坚定地表示:“坚决支持!有生之年就应该身体力行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验证凉山的教育现状,去年11月,她和朋友专程前往大凉山,在额布老师的陪同下,走访了几所偏远的山区学校,当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衣服肮脏凌乱,又黑又脏的小脸露出无瑕的笑容,极其渴望着支教老师的到来时,她的内心既忧伤又充满期待,急切地想用自己的爱和有限的知识,像额布老师所说的那样“能帮一个是一个”。
孩子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他们有权利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教育才能像阳光一样,照亮和温暖他们前行的路,帮助他们早日摆脱愚昧落后,走出大山,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在几篇日记里,她这样记录着:
今天走访的学校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竹库乡阿毕乃拖村小。
从牛牛坝镇开往学校的8公里多山路崎岖颠簸,但因靠山崖一侧有围栏挡着,保证了一定的安全性。
走进学校是一个围合式的校区,1~3年级各一间教室,另有四间教师宿舍,共有80名学生,5名支教老师。因学校设施落后简陋,离开最近的乡镇有8公里山路,所以,很难留住支教老师,算得上是支教学校里的困难户。但孩子们乖乖排队领午餐、踊跃在我手心写名字、快乐地跳绳、与支教老师打球时天真烂漫的样子完全融化了我的心,促使我想去擦干他们拖着鼻涕的小脸,亲吻他们,拥抱他们,让他们知道,有这样一群人,走进大山去做他们的老师,就是为了他们早日走出大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是我此时此刻最大的心愿。
小朋友们放学后,我和衣洛老师快速吃完晚饭,赶在太阳落山前去家访。
有个叫石干的小朋友上学期数学考第一,语文也不错,但这次摸底考试语文数学都有大幅度退步,为了弄清原因,特意去家访一次。去孩子家的路上风景优美,但山路坡度起伏较大,且只容一车通过。
我开着车,虽有衣洛老师带路,但依然战战兢兢,开了大约近半小时才到孩子家,敲了半天门,无人应门,领居告知,孩子家中只有一位几近耳聋的奶奶,但此时也不在家里,应该还在地里,而孩子此时尚未回到家里。我一看时间,此时离放学已有一个半小时。
想到我们一路开车来的山路之崎岖和漫长,推测孩子至少要走1个多小时。此时,远处一老妪缓慢走来,领居大声告知她,老师来家访。奶奶的脸像被山野的风风干了一样,写满岁月沧桑,她用彝语说,她耳朵聋,听不到什么,我说孩子很聪明,但最近两次摸底考试很不理想。衣洛老师用彝语翻译给她听,她说孩子的爸妈出门打工了。
此时,孩子和住在附近的邻家小姐姐向家中走来,此时7点已过,离开放学已经一个半小时。我问孩子早上几点出门,同在我校三年级上学的邻家小姑娘说,早上7:00出门,他们一路不停,才能在8:30后赶到学校……
而这里的早上7:30,天才朦朦亮,也就是说,他们在日出前就出发了。听完这些,看着孩子略显紧张无措的小脸,我忽然想紧紧抱住他,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睛里打转,我不能让它掉下来。一个7岁的孩子,家中没有父母陪伴,一早起来很可能饿着肚子,走1个半小时的山路,赶到学校。
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高楼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啥是电梯,更不知道冰激淋是什么味道,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来教他们,却要他跟城里的孩子用同一本教材,做一样的考卷,去面对未来异常激烈的竞争,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们贫穷是因为懒惰和不思进取?!除了大自然,他们几乎什么都不曾拥有。
一时间,所有的这些在我的脑中翻滚,禁不住为他感到无比的委屈。我跟他说,“你爸妈不在家,接下来跟老师住在学校,不要每天来回走这么多路了,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你学习。”他低着头,咬着嘴唇,轻轻地摇头,我又跟他说,“那你再想想,如果想跟老师住学校的话,再跟老师说。”他轻轻地点头。奶奶说她要回家做饭了,我这才想起,他们还刚从田间和学校回来。
挥别他们,在驶往学校的路上,天边已是暮色苍茫,我的脑中全是孩子们迎着朝阳赶往学校的画面,这些迎接朝阳的孩子,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
这也正是我来到这里的使命所在!
糖妈自称闺房的前与后对照
让生活折射一束光
孤独吗?艰苦吗?我这样问她。
她说:“我知道我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身后有无数的支持者,用我们的爱与慈悲,帮助弱小,共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或许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感觉陷入绝境或坠入谷底而无力前行,恰恰是这个时候,更要坚信,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你最终抵达顶峰的关键一步!
她,我的糖妈,放弃优厚的上海生活,面对许多不期而遇的惊喜和艰难,她传递的信息,让我们看到,当我们拥抱阳光时,微暖就带给了世界,而黑暗已经甩在身后。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写下此篇,物质上的欢庆很简单,而精神上的愉悦,会刻在我们心田。
如果让自己过一个最特别的节日,恰恰给自己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安静下来:感恩、祈祷、祝福!
想想自己作为女人的角色,
可以去做阳光,
照耀大地;
也可以做月亮,
洒出柔柔之光;
更可以做千万星星中的一颗,
点缀着夜空!
我们更是半边天,
用女人最独特的善良与知性,
引领一代再一代人,
走进诗和远方!!!
女人节里,写下另类此文,用男人曹瑞华的故事,警示我们了解到:也许这个世界上,比你不幸的大有人在;而选择奉献的糖妈,并非人人可以效仿。
把俩位不搭噶的两个人组合这里,希望呈现的是生活中,人们可以坚韧从容地去选择心态与状态,无论什么样的境遇,活下来,再活好,然后,永不言弃!
苦难中不放弃,
富贵下不迷失,
让我们活出精彩的自己!

精选汇编 ↓↓↓ 百篇尽收眼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