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3227
10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孙甘露的记性可真好
文:薛海翔

2023年8月,最新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孙甘露成为继王安忆、金宇澄之后,第三位获得茅盾奖的上海作家。
著名作家孙甘露创作的《千里江山图》

下面这条视频,是三月初上海电视台“可凡倾听”节目中,孙甘露接受曹可凡访谈时的片段
访谈中,孙甘露回忆他文学生涯起步的往事,甘露的记性真好,我们的那些对话,距今四十多年了。
80年代的合影本文作者薛海翔与孙甘露(左)
右起:薛海翔,孙甘露,陈村
孙甘露讲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往事。
那时我是大二学生,在思想解放浪潮中,发表了一些小说,成为上海作家协会文革后最初发展的会员。甘露是邮递员,酷爱写作,他开着送电报的摩托车到校园,把他的小说手稿给我看。
手稿让我眼睛一亮,我们这批文革后最早的青年作家还在用小说控诉文革,用“文学干预生活”的时候,孙甘露已经在用文学探测幽暗的人性,用文字铺陈文学的形式之美,观念上技法上都走得很远。
我鼓励他写下去。
我是说过,我平常不鼓励新人写作,万一他没有足够的才华,被鼓励写下去,很可能就耽搁人家的人生正事了。
那时,我们都才二十多岁,意气风发,云帆高张,人生的可能性仿佛无穷无尽。结果,我们都在文学写作的这一个可能性中,一直行走,再无更改。
曾经的文学青年再相聚
前排右起:王安忆、陈村、宗福先。
后排右起:金宇澄、李章、许子东、薛海翔、孙甘露、谷丽雅、吴斐。
今天,
看着屏幕上的甘露和屏幕外的自己,
或花甲或古稀,
桑榆夕照,
殷红青天。
但是,
我们都度过了美好时光,
因为,
不管世道如何起伏,
生活如何变化,
文学一直为我们遮风挡雨,
写作一直撑起我们的精神世界,
由此,
身如苍松挺立,
心似明镜高悬,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薛海翔,作家
出生上海。15岁因“文革”辍学,后,赴广西插队务农,黑龙江炮兵部队服役,上海科学院从事激光科研。1977年参加“文革”后首届高考,进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机关干部,赴深圳特区创办民营公司。1987年赴美留学,创办“美中时报”。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1981年发表成名作《一个女大学生的日记》,获首届“钟山文学奖”。著有《早安美利坚》《情感签证》等长篇小说,多部作品译成英文法文和日文,发行国外。
薛海翔部分小说作品
薛海翔部分电视剧作品
1996年,开始创作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拍摄播出电视剧累计有九部222集以及2部电影文学剧本。其中,23集的《情陷巴塞罗那》为首部中国与外国合拍并在两国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44集的《潜伏在黎明之前》居全国收视前列。电影文学剧本《亲吻江河》获“2008年夏衍杯创意电影剧本奖”
 2021年,长篇非虚构作品《长河逐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为文学写作的最新成果。
延伸阅读

精选汇编 ↓↓↓ 百篇尽收眼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