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出版家黄永松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病逝,享寿81岁。
黄永松先生和他的《汉声》杂志埋头整理和重新发现传统民艺,一晃已经四十多年。夹缬、苏州版、中国结、年画、中华童话、曹雪芹扎燕风筝工艺……他的理想是建立“中华民间文化的基因库”。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精神”的梳理。
对于传承千百年的民间手艺,我们是做记录和整理的人,但是这个过程里不能留下贪婪,不能一去就想买人家的东西。我们的编辑要是买人家的古董都会挨骂,甚至被我赶走。我用的,都是(结合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的东西。自己要先有这个精神,不然怎么去整理?收藏是别的行当做的事,我们做的是要跟传统民艺衔接,手拉手来做事情。”
黄永松说,“我请年轻的设计者和编辑做调研的时候,告诉他们一定要自己很有信心。为什么?你是代表新时代具有知识的年轻人,当你跟旧社会的工艺家衔接的时候,你是他这方面的老师,而他是你追求老技艺的老师,你们两个师师相识,要互相帮忙。其中肯定有很多隔阂,你不相信他,他不相信你,如何将心比心,如何可以把两只手握起来,这个传承才是真正的传承……”
2016年,Lens曾邀请黄永松先生分享一堂讲座。从“竹报平安”到吉祥美意,他把那些带着集体记忆的祝福讲成了故事。
以下为活动实录,再次发出,以纪念黄老。
刚过年,从习俗上我们来说一声“竹报平安”。元宵那一天爆竹盛放,驱走吃人的年兽。第二天大家都互报恭喜,恭喜平安,其实就是恭喜你没有死掉、恭喜你还活着,所以我们这个“恭喜”背面还有祖先克服很多困难,到今天幸福生活的集体记忆。我用这个开始,祝福大家,“竹报平安”。

这是南宋梁楷的《六祖截竹图》,画中人在破竹,还拿了一个破刀。
我在宁波策划了“天工慈城”,其中有一个竹工艺文化馆。我找到一位做竹工艺的老师傅。我们请他破竹,他把6米长的竹子抬出来,说“你走开、走开”,他在竹子的一头用破刀辟开一个口,然后两手抓住,大声吆喝一声,然后竹子就(被抖成波浪形)破开成漂漂亮亮的两半。看到他破竹我当时就很感动,我们说“势如破竹”,传统手工艺是跟材料本身互相协调的,认识它的特性,应该怎么去处理它,才能“势如破竹”。

这是西安白鹿原的一位老先生,在编一个小竹器。当地元宵节的时候,舅舅要送灯,用很细的竹丝条编成。他是拿了碗口那么大粗的竹子,一次次去破、切,他先破一半、再破一半,然后是横切,然后再直破,一根竹子破出了1152条,我们坐在旁边替他计算的。破竹的时候,也不是一刀使到底,手和嘴巴协调,一破一抽。

哈佛艺术博物馆藏《竹谱》,1940年
我们说民间手艺背后都有一个文化的底子。竹子跟我们的关系实在是太深厚了,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英国的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明的是“竹子的文明”。

在中国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竹子跟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相关,工具和用具、食用,以及艺术欣赏,都有竹的文化,甚至渗透到宗教、艺术和伦理等各个领域,成为“竹报平安”的文化,传达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吉祥祝愿。

你看这老先生在竹林里多惬意。这是明代仇英画的《独乐园图》。
竹在中国文化还有很多象征意义。竹子是空心的,竹子有节,竹子长得高又坚韧,竹绿化所以长青,清拔凌云。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产生的契合,被人格化,就转成谦虚、有气节、坚贞和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的精神。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一簞食,一瓢饮”,“簞”就是竹器,盛饭的工具,孔夫子用簞描写“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清淡生活。
我们在田里工作要送饭,要有一个盛器。饮食用具簋、簞、编都是竹子,簞是一种竹篾编制的圆形的餐具,制作的比较粗糙,下层老百姓盛饭的用具。
商周以来,竹具不仅日趋多样化和精美化,很多礼器的名字都是竹字头有关系,可见它都是竹制品。
这是湖北江陵马山墓中出土的一件竹扇,极薄,篾还染成了红黑两色。经篾是红色,纬篾是黑色,用三经一纬编织出这把黑色矩形,十字、回纹,和当时的织锦纹的纹样类似,用多色竹编的编织方法流传到今天。湖北,江陵马山墓也是战国楚北出土的。
春秋战国以来,竹制的生活器具已经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了物品,当时冶铁业也已经相当发达,这个有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青铜工具已经封闭逐渐取代了,所以竹面的加工有更高的指标。

这幅折枝墨竹图斗方绢本水墨,旧传为苏轼所画,后考证为元明间作品,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徽之说,“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外,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是竹子的好知音。

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欲。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说的非常明白。
不可居无竹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竹子有极高的食用价值。那么爱吃肉的苏东坡也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可以说生活无处不遍竹子的身影,无外乎,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石涛的诗“出头原可上青天,奇节灵根反不然。珍重一身浑是玉,白云堆里万峰边”,竹子可吃,他很是喜爱。

画竹艺术在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竹已形成专门的绘画题材。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后人遵为墨竹绘画的鼻祖。上面这幅是文同的《墨竹图》。
“胸有成竹”的典故出自苏东坡的《筼筜谷偃竹》,赞赏文同的竹画,“画竹必先成足于胸中”,这句话流传千古。

[元] 沈贞《竹炉山房图》

[明] 杜堇《题竹图》
另外,大家翻开辞典或者是字典,看我们带有竹头、竹部首的有这么多……

“竹报平安”,竹子是绿化最快的,我们现在减排节能就是要靠竹子,至于如何呢,我们要慢慢来。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相送当门有修竹,为君叶叶起清风”——这两联送给大家。
一个文明的演进,刚刚是看故事、材料、竹子陪着我们演进,帮助我们演进,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竹报平安”也象征着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怎么去度过,让我们的民族更茁壮。
过年的吉祥话特别多,我一直觉得这是我们大家常常忽略的一个核心元素。所以我对“吉祥美意”整理了一下,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延续“竹报平安”发展出来。
“吉祥美意”,古今皆宜,人类具有积极的奋斗精神,追究理想和进步。当一个人的愿望实现时要祝贺,大家平安要祝贺,失败了需要安慰。
中国吉祥图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艺术的符号学”,是因为这些符号大都跟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中国特有的。

吉祥图的出现,先要有吉祥话题——就是吉祥语。将有关的审意形象组合起来。像上面这个叫做“必定如意”。这个“如意”在哪里?“必定”在哪里”?在“定”后面有笔,就组成了“必定”的谐音;前面挂了一个大如意。所谓“笔定如意”,就变成了“必定如意”。

像我这个“耄耋”老头,寄语长寿命题,所谓“七十曰耄,八十曰耋”,就用“猫蝶”来谐音象征。上面这个曹雪芹的风筝图大家可以看到,猫在上面,蝴蝶在牡丹花的上头,这个又多了一个含义,叫“猫蝶富贵”,因为牡丹花代表富贵,也就是“长寿富贵”的意思。

牡丹为什么成为富贵的象征呢?因为它花大丰满,娇艳多姿,花中之王。尤其是盛唐的时候,被比喻为国色天香,与富贵的联系并非偶然。

还有兰花,自古以来人们称兰花为“香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没有人看我还是很香,由清香高雅,经常比喻洁身自好。
画兰中墨兰又多。宋末诗人郑所南不断绘画兰草,但是他所画的兰草都是露根的,根都要画出来。根不着土,他不画地皮。人问其故,他说“土为番人夺,忍着耶”。他这种露根兰,对于后来的影响很大,在工艺美术跟民间美术中常有表现。
中国历史悠久,积累的吉祥图十分丰厚。吉祥美意我分了十二种:福、禄、寿、喜、财、子、吉、安、和、养、爱、全。

《说文义证》说“福”是佑,《广雅》中说“福”是盈,《释名》说“福”是富。民间常用蝙蝠来表达福。这幅纹样,上面下面有蝙蝠,中间有铜钱的钱孔也称“眼”,所以是“福在眼前”。 

我国自隋唐以来,以科举考试,由读书做官到高官厚禄,成为一条仕途,五子登科、状元及第,加官晋爵等画题都有,都是仕途上求上进。画中是麒麟送子,折桂就是要考上科举。

上面是一幅花浆染的纹样,“松树”为长青之树,“鹤”为长寿之兽,松鹤长青、松鹤同春、松鹤延年,皆是祝贺老人寿诞的常用。
花浆染,是我们传统女性的生活中很有仪式性的存在。妇女们很辛苦,白天要到田里做工,回来以后煮饭、照顾生活,晚上就开始织布,织好的白胚布就存起来。家里有孩子成年或者结婚会拿出白胚布染成蓝衣花布。家里公公过生日,也要染布,叫住穿街走巷的花浆染师傅,“请你帮我挂一个浆可好”,师傅就帮忙选纹样。选什么纹样?五福祝寿,或者是松鹤延年。然后在现场刮浆。松鹤延年的花板铺在布上,板是镂空的,一刮镂空就呈现出花纹;再进染缸去染,我们看到的这种蓝色至少要染七八次才能达到这么蓝,染完要晾,然后把镂空印在上面的浆刮掉,这个工艺其实挺复杂的。从媳妇的用心到工艺师的用心,才会有一块给老爷爷的兰花布。

这两幅是曹雪芹风筝图谱,一幅松鹤鹿“六合同春”、一幅雏燕“福寿双全”。
曹雪芹是大才子,大家知道他的《红楼梦》,却很少知道他的《废艺斋集稿》,里面记录了8种工艺,要给残废的同胞一技之长,你给他钱不如给他一个技艺——他是这么有博爱精神的艺术家。
这部书失传了,最后只有一个抄本。《南鹞北鸢考工志》是集稿的第二卷。北京常常放的燕子风筝就是他设计的,因为北方风大,燕子多,现在的北京春秋战国时叫“燕国”。
曹雪芹把吉祥图案都描绘到风筝的框架里面,那是需要转变和设计的。他说蓝天做画纸,风筝在上面做丹青。各种吉祥美意在天空,和乐融融。
图片由《汉声》提供。编辑整理:王小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