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军,2024年1月)
往大路走,往多人行的地方去
——读黄军女士新作《奔流不息——致母亲》有感
“往大路走,往多人行的地方去。”
这句话来自作者黄军女士2024年1月新近出版的新书——《奔流不息——致母亲》。关于这句话,在全书中出现过多次。全书从头到尾都在直接或间接诠释这句话的含义。依我来看,这句话是全书的魂、全书的主线。所以说,这句话很深刻,很内核化,也能狠抓读者的眼球,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想着这句话。我和作者是同龄人,都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苦涩,也就能深深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我依照我的阅读习惯,就顺着这句话去阅读这本书,思考这本书,感悟这本书。
这几年作者一直在笔耕,很投入,很多时候使她夜不能眠、饭不能正常吃,也和朋友来往减少。她沉浸在她的精神世界之中。按照她的话说,过去忙于工作,总怕工作受影响,尽管有写作冲动,但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现在好了。退休之后的作者,把自己变成一个专业作家,有时一写作就是一整天。写致母亲这本书,勾起了她和母亲过去的所有重要经历和往事,母亲感人的一生令她无限地感动,可是母亲已经过世了,让她流了不少眼泪。写完之后,她本以为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没想到她又开始创作了。
我熟悉作者,阅读她的新书就有亲切感,就有画面感。这一次阅读比之前阅读她的另外两本书都细致。每阅读到重要事件、有趣味的句子,我都用笔划出来。就这样,20多万字的新书,我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才阅读完。说心里话,阅读这本书令我沉静,让我享受,也让我时不时想起我和我的母亲的过去。当看到最后一页“谨以此书献给母亲”我才松了一口气。有鉴于此,我想谈三点我的阅读感想。
第一,读完这本书,有不少惊艳之处。
我尽可能收缩我的惊艳范围,惊艳标准,但其中三点值得一说。
1.这本书在结构上有突破。这本书可以当作一本回忆录去阅读,但写法上完全不是回忆录的写法,只有把全书阅读完之后,才能把作者眼中的母亲的出生、成长、革命、相夫教子、助人为乐及她的优良品德得以全面了解。准确地讲,这是一本散文,每一篇都能独立成文,但不能窥探作者笔下母亲的全貌。所以说,这是一本用散文手法围绕母亲一生写的赞美母亲的回忆录。就我所知,这是一种写作文体上的创新。
2.这本书在文字把控上有巨大的可读性。首先文字非常简洁,不拖泥带水,该停则停,该断则断;其次,在细节描写上,丰富细腻,入木三分,如临其境,有画面感和质感;再次,在情感渲染方面,作者不吝笔墨,纵情纵爱。在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勇气;最后,这本书充满着无限的正能量,无论站在母亲、父亲及自己的角度,都对生活充满着激情,充满着热爱。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怯场。所以说,这是一本励志的好书
3.这本书插图多,也恰到好处。这本书有数十张插图,既佐证作者文字描写的内容,又让读者读起来有惬意感。比如,摆放了一张母亲1970年到去世——跨度50年——还在用的一对双人沙发照片,就能说明许多想说的话。我本人喜欢摄影,曾出版的多本书都有插图,所以我很喜欢有插图的表达方式。生命需要留白,文章也需要留白。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阅读方式正在改变,书中在合适的地方安放插图就是一种好的设计思路,让读者能容易记住相关内容。
(深圳图书馆读书会,2024年1月)
第二,这本书,是一本有关女儿和母亲的故事。
现实中,相对于子女和父亲关系而言,子女和母亲通常情况下是更亲近一些。因为母亲为子女从小到大做的一切,子女都能看到都能感受到,子女和母亲的交流远多于与父亲的交流。在子女心中,不是说父亲不重要,而是因为父亲太重要了,不知道如何用大量的细节去表达和描写而已。
实际上,当我们撇开这本书的文体、文字及作者救赎等话题,这本书写了一个关于女儿与母亲的故事。在作者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高大的,有血有肉有情感,很完美,几乎是天下最好的母亲。
当我们仔细阅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作者对母亲做了几乎全方位结论性的定义。比如,母亲是谦虚的、正直的、刚毅的、坚毅的、正义的、勇敢的、聪明的、灵巧的、乐于助人的、能干的、无畏的、顶天立地的、排除万难的、高瞻远瞩的、节俭的;母亲是进取的、英勇的、不畏势力的;母亲对党忠诚、勤勉;母亲是作者的保护神,无所畏惧,爱憎分明;母亲是学习型母亲、实干家;母亲讲原则,有主见,在重病期间是隐忍的;母亲一生如水,是一个万能的人……这都是作者心目中的母亲形象。作者说,“母亲给了她一切,包括生命,昨天和未来。”这些都足以说明母亲拥有优良品格和人格。基于此,母亲影响着作者及作者的姐姐、弟弟和妹妹的人生走向。作者在宣泄情感时说:在家里,父亲是天,母亲是大海;在心灵上,母亲是她的天
如果要我推选这本书最感人、最美丽的篇章,我一定选择“母亲没有老,母亲不会老”一篇。其中2017年11月27日,是作者最后一次与母亲在深圳红树林户外的活动。在这一节中,作者和前一节多次重复一句话:“我多么粗心,多么愚蠢,多么后悔”。紧接着,就讲一些曾经的故事,以说明作者根本就不理解母亲以及母亲的需要。在结尾作者说,“母亲这一天精神很好,神采飞扬。”“但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每一天的日落,都是生命的减少。”“当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完全可以安静下来全身心照顾母亲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留在我相机里的母亲的照片,成了我们最后的合影。”“母亲最美的形象定格在这一刻了。”作者母亲那多么饱满的形象,就这样凝固在作者文字中,也凝固在读者心目中。
作者在书中说:“母亲有一个独立的、属于她自己的完整的人生。”我想,这是千千万万人一生追求的过程和目标,但能实现这个愿望的人不多,也太难了。作者母亲做到了,没有一点遗憾,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说,作者母亲是人生的赢家,是大家的榜样,包括作者在内。在此,我们应该为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深深地鞠一躬,祝愿她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样如此精彩。
(新书封面)
第三,这本书通过记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是回答了一个哲学问题:当自己的人生这么度过时才是有意义的。
正因为如此,这正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正是这本书的社会价值的所在。所以在此我要感谢作者,感谢作者为一名普通女人、平凡母亲立下了一座丰碑。
前面说过,我和作者的年龄相仿。年轻、年幼时,我并不理解人生的意义,只想着向前冲。也并不理解人活着的意义到底为了什么。到了年过50、60,甚至到了退休才对人生或者人活着的意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面对浩瀚的宇宙及短暂的人生,人活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个世界有我无我都不重要。人活着如果要有意义,无非在三个方面做出选择:1、享受生命的全过程,道法自然,随遇而安,像花像草自然终老。这正是《道德经》所倡导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下,提倡天人合一,人要不争,人要无求,人要无欲,一切都随心所欲;2、珍惜当下,订立目标,努力去实现。按照儒家教导的那样做人做事,要有进取心,要有抱负,在过程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享受努力之后的丰硕成果;3、看淡事情的结局,接纳一切,也努力做事。这是儒道的合体。结局很重要,但要看淡。不要贪婪,不要偏激,不要执念,努力做就是了。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我相信作者母亲选择的人生之路是第二种情况。
这位母亲做到了。基于此,作者非常热爱母亲。在精神层面,甚至当母亲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她好像失魂一般,多年都不能接受和释然,于是就奉献了这本书。所以说,这本书是一本人生之路的教科书,足以让我们从中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起码对我来说,我就是这么理解的,能让我进一步调整自己今后的行为和选择。
最后,期待作者像母亲一样,走好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同样激励身边的人。这本书的书名《奔流不息》,也许就是作者心目中从母亲那里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和路向选择。中华文化如黄河、长江一样,奔流不息、生生不息,期待作者的家族也会这样传承下去
2024年1月31日
转自剑冰摄影及文学 作者 剑冰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