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想要成就大事,就要学会遵守戒律,严于律己。就像晚清名臣曾国藩,从一介布衣到成为“千古第一完人”,他所坚守的刚柔并济、方圆兼备的大智慧,被后世名人所推崇。
富书作者:幸运星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两名信徒去听佛法,因为道路遥远,又逢旱季,口渴难耐。
正在危困之时,他们看见路旁有处积水,可是细虫甚多,佛戒不可取饮。
一个人说:“且当饮之,救得我生命,然后见佛闻法。”
另一个人说:“既破佛戒,见佛又有何裨益。”遂忍渴而死。
后来饮水之人见到佛祖,佛祖对他说:“你不奉我戒,虽见我闻法,有何益处?”
人这一辈子,想要成就大事,就要学会遵守戒律,严于律己。
就像晚清名臣曾国藩,从一介布衣到成为千古第一完人,他所坚守的刚柔并济、方圆兼备的大智慧,被后世名人所推崇。
他所悟出的劝诫良言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巨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曾国藩在《治兵语录》中说道: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谋可寡而不可众,众谋则泄。”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顾独享利益,注定会招来怨恨,无法做成大事
与之相反,谋划计策只需与几个专业的人讨论即可,人多反而会易生事端。
深以为然,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这两方面都吃过亏。
有的人不懂得与他人分享利益,最终被孤立;有的人做事没主见,最后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曾国藩年轻时,以为只要有道义就能感召他人,但结果使那些一开始投奔自己的人,都转去投奔了别人。
在曾国藩困惑不已时,幕僚赵烈文告诉他: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曾国藩恍然大悟,从此之后他对下属十分慷慨。
在军队,他论功行赏,加官晋爵,还常常把作战之功让给将士。
自此之后,每次湘军招兵,都是人满为患,很多高级将领都纷纷加入曾国藩的军队。
现实中,人与人合作,利益是基础,更是动力,只有对待钱财大气,才能积聚人气。
纵然道义可以感化人,但留不住人。一个人唯有懂得让利,才能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
与此相反,一个人只有懂得谋不言众,才能掌控做事的主动权
根据《战国策》中记载,商鞅在劝说秦孝公变法时,秦孝公想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但商鞅劝说道:“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后来,商鞅变法在秦国顺利展开。
生活中,一个人,想要谋划重要的事情,只需要和有真知灼见的少数人讨论即可。
因为,众说纷纭不一定能提供好计策,反而可能会动摇你的意志,打击你的信心。
正如《淮南子·人间训》中所言:“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已矣。”
很多时候,参与决策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数量太多,难免会被泄露机密,让他人捷足先登。
只有低调去谋划,阻力和障碍才会更小,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
所以,利以共享,谋不言众,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纵观古今,凡是成大格局者,都懂得把金钱当工具,舍小利而赚大利,从而取得成功。
同样,凡是成大事者,都善于藏智于身,谋不言众,勇于自主决策,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藩在《六戒》中说道:“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意思是,不要参与追求长期利益的事情,也不要去争斗激烈的地方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争夺利益而满盘皆输,有太多人因卷入是非之地而丢失性命。
常言道,利字旁边一把刀。
人生路上,放下争利之心,切勿与人争斗,才能更好地前行
春秋时期,齐桓公当政之初,齐国衰败,鲁、梁两国强大,齐国的处境非常危险。
为了扭转局面,宰相管仲向齐桓公献计,命令所有国民都穿鲁、梁两国比较擅长织作绨料的衣服。
这个计划一实行,齐国就从鲁、梁高价买入这种布料。
鲁、梁百姓看到有利可图,便荒废了农业,大家全都忙于大量织绨,并沉醉在获取暴利的喜悦中。
而与此同时,齐国一方面继续购买绨料,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国农业,囤积粮食。
到了一定时机,齐国突然命令所有国民,只穿帛料衣服,不再穿绨料衣服,并且宣布齐国闭关,不再与鲁、梁两国通商。
十个月后,鲁、梁两国粮食供不应求,只得以高价向齐国买进粮食。三年后,鲁、梁两国国库亏空,不得不臣服于齐国。
有句话说:“把利益奉为神明,他就会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
鲁、梁两国只看到利益的好处,便去争抢,结果被齐国牵着鼻子走,最后沦为其附属国。
一味去追求利益,往往会导致长远的损失,同时,过分投入到斗争中,会大大消耗个人的精力和资源,甚至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曾国藩曾因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名扬天下,但这也引起满清权贵的猜忌和防范。
曾国藩久经官场,深刻领悟朝廷和社会的复杂,也看透了官场权力斗争的残酷。
因此在功成之后,他主动裁撤湘军,急流勇退,从而远离是非之地,保住了整个家族的平安。
自古以来,众争之地往往都是危险之地,牵涉的利益越大,争斗越多,雷区险滩也就越多。
若要想拥有长久的幸福和平安,就要避免争名夺利,学会主动放弃和退让。
古语中有言:“利害之心生,而是非之心昏矣。”
真正聪明的人,不管利益的诱惑有多大,争夺的地方有多少价值,都不会把它放在眼里,记在心上。
因为他们明白:不为世俗利益所累,才能守住内心的纯净;远离是非困扰,方能享有自然的安宁
很多时候,与其醉心于追逐名利,倒不如抛开杂念,让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当你学会了远离是非争斗,头脑自然会更加清醒,人生也会更加轻盈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人之长乃忌人之长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人活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满足?
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懂得自省。”
曾国藩曾在《六戒》中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人之长乃忌人之长。”
意思是谈论别人的短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夸耀自己的长处,内心却嫉妒别人的长处。
生活中,喜欢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不懂自省的表现,还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汉高祖刘邦,曾经在与韩信喝酒时,闲谈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韩信:“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
这句话给了刘邦很大的启发,他意识到,只要能够掌管更多的士兵,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于是刘邦继续追问韩信,想知道自己能带多少兵,他希望能够媲美韩信,展现自己的能力。
韩信却回答道:“您最多只能带十万兵。”
这个回答让刘邦心中顿生失落,于是他继续问韩信:“那对你来说呢?”
韩信骄傲地回答道:“像我,就越多越好。”
虽然韩信后面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急忙补充道:“大王不善用兵,而善用将。”
但忌惮的种子在刘邦的心里已经埋下,他内心充满不安全感,强烈感受到自己的权力地位受到威胁。
他害怕韩信日后的能力和威望超越了他的预期,于是选择采取措施限制韩信发展。
而韩信最终被刘邦置于死地,就是因为他不懂得收敛锋芒,骄傲自大导致自己死于非命。
著名的鲁恩尼定律告诫我们:“做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骄不躁,不狂妄自大,才能为日后长久的生存积攒幸运的果实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所谓的荣光和成功,并不一定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
倘若一味沉溺其中,有可能会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增添障碍,带来无法预知的隐患。
只有懂得收敛反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全面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下半场,学会清醒看待自己,友好对待他人,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顺。
《华严经》中有言:“持戒而行,方得始终。”
人活一世,难免会有不如意,只有懂得坚守戒律,才能所行皆有度,所得皆有喜。
守戒,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智慧。
学会利益共享,谋不言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懂得远离利益和纷争,才能保住自己永享平安
正确看待自己,与人友好,才能活得清醒自在
点个在看愿你不被名利所扰,不被是非所困,做一个真正通透的人,过好属于自己的安稳人生。
作者简介:幸运星,富书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4本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责编:雷利,排版:斜阳叶,校对:闻溪、夏梦之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创业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