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倏忽行至尾声。农历新年给2024年的2月留下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院里,春节档电影龙争虎斗;互联网的赛场上,各家大厂与电视剧并不甘于落后,都把这一次的春节当成了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展示舞台。开年以来的文娱行业便精彩纷呈,好戏接连上映,对于今年的影视综发展可以有更大的期待。
今年的春节档可谓是一场硬仗,大环境下观影人次逐年递减,大众购票决策滞后,观望口碑情绪显著,片方的传播和营销动作也较为谨慎,即使是在大规模票补下,前期预售成绩也不算理想。
预售开启一周后,春节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截至发稿前,总预售突破3.5亿元。
对于行业来说,这不算一个理想的成绩:今年有大额票补加持,而去年预售时间少了两天,总预售也在春节前两日超过三亿。
但今年喜剧片扎堆和三分天下的格局反而造就春节档的另一种“稳定”:三部影片齐头并进,谁成为冠军都难称“逆袭”;《熊出没》稳定发挥“硬通货”和梯队分割线职责;爱情片、动画片补足类型但难成黑马。
在行业明显回暖的大环境下,市场期待确定性的回归。今年春节档的喜剧三强格局以及缺乏大IP、大片的局势是不确定因素,但比以往长一天的春节档也很有可能在档期内卖出更多票房。2019年春节档也是三部喜剧对打,《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最终票房都比映前预测少了10亿左右,当年有科幻片《流浪地球》逆袭崛起,但今年却很少有明显黑马相的大片撑腰,在今年宣发略显保守、预售后期乏力的局势下,究竟结局会如何,也让人十分期待。
但一切自大年初一起改变了:久违的贾玲、高话题度的《热辣滚烫》,随着头部影片宣发马力加足,《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等内容也展现出喜剧外衣下差异化的观影抓手。话题尖子生一马当先掀起热议,一众片方、媒体相继开卷,共同助推着春节档影片关注度持续走高,也成功点燃了大众的观影热情。
蓝羽会客厅等主创深度访谈+9场38小时融媒体直播,大年初一至初四多城路演追踪、24期电视特别节目、观影团口碑发酵……电影营销大队中,电影频道“新春电影红红火火”系列策划的助力吸引了娱乐资本论的关注。
作为去年才正式加入影视宣发大军的成员(“封神”之后再攻“磐石”,六公主如何成为电影营销生力军?
),经过大半年的摸索,电影频道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定位:
不服务于单一片方,而是服务于档期、服务于大众
。既创造优质内容为片方提供大量弹药,也源源不断向全社会媒体提供大量素材。

更为可贵的是,电影频道本次春节档期间在内容议题和策划思路上的设计,同样是一次明确表态:摒弃过度娱乐化的宣传和粗糙噱头,不搞套路化行活儿,回归电影内容本体,用真诚的态度、扎实的传播打动观众
某种程度上,“国家队选手”的做法,也为当前电影营销行业刮来一股“新风”。
《第二十条》作为春节档表现突出的种子选手,凭借自带流量的的导演,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而对于这部电影,大家的印象都是这不是一部典型的“张艺谋电影”
我们印象中的张艺谋,是设色鲜明的,譬如《红高粱》中狂放肆意的红色、《悬崖之上》中黑白相间的凛冽、《坚如磐石》中浓烈的霓虹光影。而《第二十条》缺少浓墨重彩的形式包装,对话几乎都是正反打,吵架戏依靠琐碎的剪切营造混乱感,整部戏的视听语言更偏向一种电视剧感
但从内容来说,《第二十条》简直是为春节档“量身定制”:喜剧元素的铺陈和现实主义的关怀平衡得不错,用平实的语言和影像展现家长里短,现实主义的沉重和悲伤较为克制,最后上价值的普法环节也很像春晚小品,是一部适合全家人观看的电影。豆瓣开分8.0,也从口碑上证实张艺谋这次“创新”的确有可取之处。
但这部”春节档定制”还是没能拼过贾玲腹肌的奇观和含腾量100%的喜剧魔力,没能成为春节档的观众首选。
《红毯先生》是这个春节档最特别的一部电影,正如上映前终极预告中所展示的那样:不是八卦片、不玩爆笑梗、不走合家欢,这些显然跟春节档常见的观影氛围相差不少。
的确,这是宁浩、刘德华以及影片本身的一次冒险。
宁浩想讲的是一个关于“沟通”的故事,在人人都以自己立场出发的时代,每个人都很难理解对方。他用“孤独、忧伤”形容电影里的刘伟驰,一个努力想拍电影获奖的明星,找到拍农村题材这个讨巧的方法,但总是事与愿违。
电影中大篇幅的留白,是希望观众来填上的答案。但这种偏重作者性表达电影,或许最终的使命,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受众,真正完成戏里戏外宁浩都提出的最终命题:沟通。 
《热辣滚烫》作为春节档最后的赢家,“贾玲”两个字又再次占据了最高热度。前半段里,贾玲的喜感在意料之中,而李雪琴的心虚一跪更让人忍俊不禁。与大部分喜剧片中的熟面孔相比,又一代网红喜剧人成功逐梦影视圈。
如今,第四代网红喜剧人也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伴着童漠男那句“(脱口秀)行业又没了”,这一代脱口秀演员、喜剧演员更加集中于影视舞台,形成了一个坚实而庞大的第四代网红喜剧人阵营。
第四代网红喜剧人尚在逐梦影视圈的早期阶段,和角色的适配性、戏路的选择都需要摸索。但大部分想要真正转型影视演员的喜剧人,未来还需要学会“剧抛脸”的演员技能。
严肃与喜感兼具,或许就是喜剧人们最好的归宿。
春晚的C位从彩排期就已经稳固,如此高的自来水流量自然是不会被各家大厂放过。
从尼格买提二创表情包的传播,到“春山学”轰轰烈烈的舆论热度,可以看出,春晚这一符号背后的象征意义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单向观赏的晚会,更是一场全民共议、多方互动的“集体事件”
在春晚如此激烈的流量浪潮中,互联网大厂也面临着抢夺“C位”、走上山头的竞争战役。
京东、小红书两大“氪金玩家”以赞助商的形式强势入局春晚争夺战。
微博、B站等内容平台虽没有豪掷千金的魄力,却也凭借玩梗互动、二创等形式在大众舆论场造势,积极承接春晚的后端流量,真正守住流量“C位”
至于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不约而同地自建舞台,以“村晚”、“铁晚”等形式走进下沉市场,借助独特的内容编排和直播形式抢占春节期间的用户热情
热点变换,流量易逝,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如何攻陷春晚这一流量“山头”,需要更加灵活、多元的策略和玩法。
80.16亿票房和1.63亿人次,这是今年春节档交出的答卷,今年春节档创造了新的档期记录,也首次在档期内出现四部10亿+票房以上的作品。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档的确很难称为“史上最强”。成绩背后,比以往多出2天的超长档期、情人节档的叠加功不可没,影片时长缩短和银幕数的高点让场次创下新高,映前大量票补以及特效大片的缺席也让今年电影票均价下跌至49.1元,拉动总观影人次进一步上涨。
但前四部影片的稳健走势可以让这届春节档称得上“史上最稳”,除了电影本身过硬的质量,也离不开电影营销的新风向:当观众对过于娱乐化的营销方式脱敏,社交话题、全民热议最终达成的社交口碑才能吸引最大增量,成为大众观望情绪加重,购票决策滞后的趋势下,拉动观众进场的新“钩子”。
由春节档见全年,未来口碑将会是影响大档期票房的重要因素,相应地,营销动作偏后置化,假期长尾效应更强。宣发做得足够精准到位的影片也将稳定占据头部,8部影片4部撤档不仅是档期容量问题,也给片方提了个醒:找到与大众广泛共鸣的话题才能真正满足春节档的“好口碑”。
在电影风风火火的同时,“盗摄”这一词再次出现在观众视野里。
2月15日下午,薛之谦在微博上发送观看春节档影片《飞驰人生2》的观后感,由于其中出现了三张拍摄电影剧照的照片,引发轩然大波。
众多电影人、影评人以自己的社交媒体为阵地,指责拍摄屏幕的行为为「屏摄」、「盗摄」,编剧董润年、演员孙阳、导演路阳、编剧陈宇等人纷纷发声抵制屏摄行为。
但另外一方面,觉得自己话语权被压制的观众,则用行动加以反击。有的将很多张在不同时间段屏摄的照片连起来,发在社交媒体上。有的在视频平台上直播自己在看的电影场次。还有人将直播画面投到广场大屏,声称”要捍卫屏摄的正当权利”。
恐怕春节档各方都没想到,春节假期内爆发的最大舆情,居然会是这个。河豚君的朋友们也参与了对事件的讨论,并且分成了旗帜鲜明的阵营。
每年过年期间,谁来值班,尤其是需要坐到屏幕台前一丝不苟、严阵以待,往往是传统电视台很苦恼的一件事情。
但杭州电视台的《杭州新闻联播》,就悄悄地用了一招解决。2月10日大年初一,坐在《杭州新闻联播》主播台上的是一位虚拟AI主播“小雨”,她字正腔圆、但略显拘谨地播出新春走基层等新闻。接下来的大年初二是另外一位AI男主播“小宇”坐镇。
这意味着,进入2024年,在电视传播领域,一个重要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经过2~3年的稳健发展,数字人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上新闻的创新项目,而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常态。如今,在一些城市的主要新闻中,AI数字人主播也得到了机构的普遍信任。
一种技术在刚推出时,是非常让社会感到新奇的。然而,当它真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时,却是悄然无声,变成一种不值得专门提起的日常。实际上,AI主播在电视端的应用完全遵循了这样一个过程。
张琦的热度比想象中持续地更久。
从2022年在互联网走红至今,张琦的上百个矩阵号持续地输出切片内容,随手点进去橱窗里的《天地人网》课程链接,不断有消息提示“xxx刚刚下单”。带课直播也从未停止,线下课程的进行更是如火如荼,今年一月,张琦就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开启线下公开课……
但表面的光鲜和掌声下,涌动着无数来自学员的吐槽和网友的争议。
此外,其实张琦的短视频内容也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不少人认为张琦的内容“非常假大空”、“就是把其他博主的内容揉一揉再输出,根本没自己的东西”、“一点实操性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张琦依旧保持着不小的热度,负面争议之下为什么张琦没有彻底翻车?高昂的课时费与咨询费背后,张琦到底贩卖的是什么?学员们又在为什么而付费?
韩流席卷国内,不止在偶像。
更近一步,韩女文化盛行、韩国人熬夜保命三件套走红、越来越多的韩国化妆室探店、甚至古早的大头贴摇身一变成新概念“人生四格”(指的是通过无人拍照机拍摄的四张连在一起的照片),价格翻了十倍,却一度成为韩国旅游的土特产。
从去年起,韩国人生四格品牌Life4Cuts入驻内地,在义乌、广州、沈阳、成都、上海、天津开设店铺,带着成型的偶像、品牌合作模式悄然入侵中国市场。单次60元的收费,也没能阻止粉丝们的热情。
娱乐资本论研究发现,在热火朝天的进击步伐背后,国内的人生四格市场却悄然走向下坡路。一年时间,从爆红走向熄火,被韩国品牌冲击,变成偶像经济的边缘产业和品牌营销工具的人生四格,很显然没有撑起青年文化希冀。
在它的影响之下,不排除韩国另一大品牌photoism入驻国内的可能性。而这两个品牌囊括了几乎所有kpop艺人的版权,也有着充足的合作经验,足以助力品牌接触国内市场,进一步展开合作。
尽管偶像实体经济的甜头已经被市场所证实,但当前中国人生四格产业仍然是只能分到肉汤的状态。如何从韩国品牌的竞争中存活,开发出新的路径还是吃老本,成为国内人生四格从业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今年,娱乐资本论也会坚定初心,持续关注文娱行业的最新动态,挖掘影视综的深层逻辑与方法,感谢过去对于我们的支持。希望在之后的成长路上,仍然会有每一位读者的陪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