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 20240227
不久前,Sora的推出又引发了关于AI的新一波讨论热潮,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切入点也不尽相同,有从企业/商业角度的、有个人职业、行业与工作角度的,有从子女教育角度的,有从人类科技发展趋势角度的,有从投资角度的,还有许多人是从国家发展、中美竞争以及中国国运的角度去关心这个事情的。从热度来讲,应该说AI在中国社会面的热度已经远高于美国。不管怎么说,有如此多的人去关注AI,本身就是个好事。
作者之前写过一些与AI相关的文章,主要围绕经济、社会、政治等大的议题(可点击:Ai相关文章合集。后面,主要打算从教育角度去思考AI的影响和启示。
【目录】
1.互联网
2.电脑(PC)
3.科技融入课堂及考场的例子——电子计算器
4.实践与科技严重脱节的领域——手写作文
5.教育体系对科技保守态度的原因
6.在科技应用上,个人/家庭教育往往是先行
7.AI的重要性及为什么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要对AI进行响应
【正文开始】
1.互联网
在接触到互联网之前,我已经知道有WWW的存在。九十年代中期,当时看港台杂志,列式一些网址(http://www...),还有网页截图,我就很激动,我当时想:互联网上有人类需要所有的知识!如果能上网就好了,可以对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一次拨号上网进入WWW的浩瀚世界,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那时网费还很贵,每次都逛不了多久。
Wikipedia是2001年推出的。当时我还在国外上学,推出后很快就开始使用这个工具:用它去掌握基础信息是极为方便的。当时我想,如果突然没有了Wikipedia,那学习起来可就不方便了,有这个工具,真是知识获取的一种红利。我甚至想,不知道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人们是如何学习的: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知识获取的广度、宽度、深度及效率等方面都高度依赖互联网。
2.电脑(PC)
在互联网之前还有计算机。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母亲给我买了第一台电脑,我还大约记得:386,120兆硬盘,4兆内存,一万多块钱。当时很多家庭对于计算机其实是有些犹疑的:不知道该如何理解电脑与孩子课业的关系?是否应该让孩子接触电脑?从几岁开始比较合适?孩子用电脑可以做什么?是只用来学习,还是也可以用电脑打游戏?如何平衡电脑与课业之间的投入?电脑会不会影响学习?如果影响怎么办。等等。彼时,人们虽然大致意识到电脑是未来的方向,但对电脑的认知不足,不认为电脑是孩子教育的必需——尤其考虑到电脑上面可以装载游戏,可能会造成孩子不务主业,沉迷游戏。因此,对孩子的主业课业而言,电脑被认为是一种带有未知性的“挑战”。
(注:网图)
后来,伴随电脑全面普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成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成为人类在现代社会里必须要驾驭的基本工具,主流教育/学校课堂里自然就开始接受电脑,并让电脑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它既是学习的辅助工具,又是学习内容和目标的本身。
无论家长、学校教育体系,都是经历了一定的时间,才逐渐确认了电脑的角色与作用,并确立了电脑与未成年人教育的“边界”。
3.科技融入课堂及考场的例子——电子计算器
学校教育中还有类似的例子,例如电子计算器。
(注:网络图,非广告)
在上中学的时候,大概学到三角函数以后,就需要购买计算器。学生在考试时也可以“合法”使用电子计算器。当时作为低年级学生,看到高年级学生使用计算器,还是觉得很羡慕,觉得这是一项巨大的特权,而且这是对课堂教育的颠覆:如果高年级在考场都可以使用计算器,未来生活中也都会使用计算器,那平时还用那么多手算干什么。诚然在基础教育里,手算是重要的,但在手算里是不是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资源?
长大看,就很清楚了,显然,只有用电子计算器才能帮助更多的学生接触更高等的数学。电子计算器带来的有利之处远远大于不利之处。同时,也只有技术及物质基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普及电子计算器。
这可能是科技进入教育的一个更直观、更简单的例子。
4.实践与科技严重脱节的领域——手写作文
前面举了计算器进考场的例子,这是数学。在语文课里就不同了:作文是要在考场里手写的。中国的作文考试其实隐含了多项能力考试:从文化功底(例如引用典故),到具体的文字表达能力,到宏观叙事里的抽象思维能力,到书法(写字是否足够精细工整)。作文将这些独立但又互有关联的能力贯穿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沿袭。
如果说里面有哪个环节可以被拆解出来的话,就是书写/书法。在中国应试的人都知道:字迹清晰、书写工整,同时展现书法功底,本身就是回答的一部分。但这部分能力其实完全是独立的:和思维没有任何关系。
现代社会的成年人基本不会用手去写作大段文章,第一是没有这样的场景——除非是做文字工作的,否则需要写长篇大论的人是很少的;第二,大部分写作(例如年度述职)都可以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电脑输入的内容易于保存、编辑与传播;第三,大多人其实习惯的是在键盘输入的帮助下思维,而不是在手写字时思维;第四,对经常写作的人来说,会发现键盘输入其实是对书写的极大赋能:由于输入和编辑的效率更高,可以让写作者的思绪与书写(及编辑)高度同步。人们还会发现,手书实际上会影响、拖累思维。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需要大段手书,那最好的方式是在电脑上写成,然后下来抄(抄写一会儿就会觉得手都酸了)。
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经常想这个问题。平时孩子写作文,是让她用键盘/电脑写,还是用手写?我瞬间就发现,在规定时间里,用键盘写作文和用手书写作文(尤其是在手写部分融入书法因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需要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为了应试,就需要孩子多练手写作文,或者说能习惯于手写作文,不依赖键盘;
如果单纯为了写作本身,就让孩子用键盘作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思绪,完全不受手写输入速度和编辑效率的限制。
因此,手写作文是在给定条件和约束下的特定场景作文,并不代表一个人在写作领域的真正能力,更不代表其全部能力。(读者可以进一步联想:今天的GPT,可不可以是某种意义的键盘)。
那么为什么今天的作文考试还要手写呢?自然是很多人认为:以手书的方式写作代表着某种更加神圣的传统,其形式的背后,承载着某种精神、能力和价值。这些价值如此之重要,即便因此牺牲习作本身的内容质量也在所不惜。因此,即便有广泛使用的科技手段,即便应试实操完全脱离社会现实,也要坚守。
所以,应试中的手书作文是与科技脱节,未必有利于能力培养的一个具体例子。
如果由我来建议,我建议作文考试的输入可以自选:用电脑/键盘 或 手书进行都可以。打分内容明确为作文的内容实质。
同时,另辟硬笔书法考试,通过书法考试来达到书法教育的目的。考试方式可以为:提供一段拼音,由应试者翻译转化为汉字。这个环节中,就可以考学生的知识、典故、识字能力了。但将这个考试与作文区分开来。考硬笔书法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软笔书法对左手学生的系统性歧视。
简言之,书法应该和作文分开。作文采用键盘输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单纯的写作能力。
5.教育体系对科技保守态度的原因
总体来看,人类社会主流教育(指学校教育)对新涌现的科技的态度往往是保守、谨慎的,并且与新科技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什么呢?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新科技毫无疑问有创新,但往往也有暗含一定的颠覆性,会改变过往人们习惯的教育习惯、教育传统、教育范式、教育内容、教育文化、教育目标,教育结果的评估以及教育的方式,会将人们推出熟悉的“舒适空间”。(显而易见,这对教育从业人员也会有直接影响)
第二,人们无法在短期内准确、全面评估一项新科技在中长期的影响,认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检验。尤其是,未成年人教育涉及的不仅仅是基础能力,还有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人们会担心科技可能带来某项短期好处,但在中长期给某种潜在价值(例如传统)和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前面讲的“手写作文”就是个例子;    
第三,任何一项新科技,还要经历一定的时日(尽管可能时间并不长)才能被确立下来:它代表的就是未来的趋势,而非一时的风头和潮流;
第四,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问题:新科技刚出现的时候,能够获得、使用新科技并从中受益的往往是少数人(而且通常是社会里的特定人群——距离科技和财富资源更近的人)。当一项科技距离全民普及尚很远的时候,也很难在教育体系里全面推广;
第五,在确立了一项新科技的价值后,教育体系需要了解它,适应它,并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从教育的内容/模块,到教育的方式、方法、模式,到教育的目标,到对教育结果的考核和评估。过程中,需要有教学者(老师)的支持与配合。这些都需要时间;
第六,最后,当一项技术被全面接受,并被普遍推广后,还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及影响,特别是要考虑到技术有被滥用的可能。举个例子,当下中国公立教育里就存在过度依赖手机app的问题,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每日在家长的配合下大量打卡,导致科技应用的本末倒置,背离教育初衷。
综上,科技与教育的关系与边界确实需要谨慎确立。教育体系在一开始也几乎肯定对新的科技会采取保守观望而非全面拥抱的态度。
6.在科技应用上,个人/家庭教育往往是先行
学校教育要考虑各种公共性及中长期影响,接受科技手段的过程肯定会更慢。在实践中,科技在教育中的突破口往往在个人及家庭(“私域”):个人/家庭会先于学校(“公域”),尝试使用各种创新的科技手段。从电脑、互联网到移动设备都是如此。学校里的老师及教育领域的决策者也都会先在家里接触体验创新科技。
这篇文章指向的终极问题,是AI与教育。AI时代的到来对于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教育应该如何适应AI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育是否要适应AI时代,与AI进行某种“对齐”、结合?AI是否应当是我们教育的辅助工具,以及教育内容的本身?(正如当年的念叨一样)。在AI时代,人与AI合作竞争的年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能力?如果我们目前的教育是不适应AI的,那么应该如何调整我们的教育?在AI与传统教育之间是否存在边界、禁忌与伦理问题?等等。
以上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有一个问题恐怕是有答案的,即AI与孩童教育发生结合的场景,将首先出现在家中。成千上万个焦虑的中国家长将是为孩子们打开指向AI的第一扇门。
而孩子最初接触AI的场景可能就是家里电器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应用。举个例子:我家的“座驾”是理想汽车。理想装有可以简单对话的“理想同学”及一个AI画图的“小画家”。这个小画家是功能非常简单的(“naïve”)的应用,其实就适合小朋友。我们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这个应用:通过调整输入,就能得到不同的作画结果。旅途休息时,小朋友们就会拿小画家比划比划,看看输入之间会有什么差异,以及如何提供更准确的输入。这时很自然就会激发的是孩子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框架思维。这个案例说明,哪怕是非常简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增加对AI的认识,发展特定领域的能力。
这些小小的事情也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
7.AI的重要性及为什么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要对AI进行响应
第一,AI的迭代和推广速度会更快、应用场景更全面,成为主导的科技力量。AI未必都以独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形式呈现,但却会出现在生活中的各处(例如各种智能家居应用,各种自动化能力),依托于原有的设备与应用(例如,它只是原有app里的一个加强或延展功能)。这一轮更迭与当年的计算机或互联网革命是不同的:硬件的“路”和“端口”已经铺好了,AI可以最大程度的依托已有的基础设施。因此,AI对教育的“包抄”之势不可阻挡,并且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打开。
因此,家庭和学校必须直面AI,考虑如何将AI作为教育的辅助工具,以及将AI纳入教学内容的本身,如何结合AI调整教育模式与范式。对此,其实人们并没有选择,越早拥抱AI,反而越主动。(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如何利用AI辅助教学,改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很快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二,本轮AI革命将对未来人类的工作及社会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AI将导致人与机器在价值链上的“再分工”与“重构”。每个父母都要思考这个问题,自己孩子在学校教育所学,是否能够帮他适应AI时代?二十年后他在做什么?他的能力会不会在二十年后为AI所全面替代?如何让他的能力培养与AI“对齐”?如何让他更好的理解与驾驭AI,与AI形成一定的“错位”、“差异化”?因此,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必须考虑AI的存在与影响。这不仅仅是学校、社会、政府要考虑的,更是父母及每个个体首先要为自身考虑的
第三,要考虑AI影响的公共属性。本轮AI革命将对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最终有“赢家”,也有很多“输家”,甚至由于未来的工作被AI重置,导致“输家”远多于“赢家”,甚至让未来世界变成“赛博朋克”的世界。这就使得公共教育/学校必须提前考虑AI的影响:如何通过在教育上的布局,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AI(“AI literacy”),并且更好的围绕AI构建能力,最终减少AI对劳动人口及社会的冲击与分化。
第四就是中美大国博弈。教育如何适应AI,如何与AI结合,如何与AI“对齐”,不仅仅是摆在中国学校和家长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美国学校和家长面前的问题。未来中美大国博弈,有很大的程度将是AI能力的博弈。如此的话,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模块、范式、目标、反馈及考核等)能够更好的适应AI,更好的发展和培养与AI相关的能力,哪个国家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优。
可以看到,后面几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问题,而是国家/社会层面需要考虑的长远问题。

     (全文结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