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校友群有人转发了一篇中山网的文章,里面提到近期出现了专门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网红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糖浆。
图源:中山网截图
我不知道这个网红配方究竟流行到什么样的程度,但我想还是得来详细解释一下,并不仅仅只是慎用那么简单。
一、阿奇霉素:
图源:朋友拍的
这个我之前写过很多科普,比如这篇:阿奇霉素要吃三天停四天吗?要吃几个疗程?
大家应该基本知道,这确实是可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只不过,近年来耐药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所以甚至开始有医生呼吁要淘汰这个药,直接用多西环素替代。
这个观点见仁见智,此处暂且不论。但至少,在各大权威机构的推荐里,阿奇霉素仍然还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也就是说网红三件套里的这第一件,可以算得上是靠谱的。
我们也顺便说说阿奇霉素的用法,分为三日疗法和五日疗法:三日疗法即每次吃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吃3天;五日疗法则是第1天吃10mg/kg体重、每天1次,第2-5天吃5mg/kg体重、也是每天1次。因为五日疗法的副作用风险相对会更小一些,所以相对也更为推荐。
不过,我还是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阿奇霉素是用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而不是治疗所有支原体感染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支原体感染并没有导致肺炎,那么阿奇霉素一般是不需要使用的。
切勿一看到孩子咳嗽发烧,或是支原体抗体阳性或核酸阳性,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上阿奇霉素再说——否则很有可能会是过度治疗,这种做法也正是支原体耐药形势如此严峻的主要原因
二、布洛芬:
这是最常用的两种儿童退热药之一,相信大家对它都不陌生。
但关于布洛芬等退热药的使用时机,很多家长却并不都清楚。事实上,并不是孩子体温一超过38.5℃就要开始使用退热药,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来说,什么时候用退热药,只取决于孩子对发热的耐受程度:
如果孩子发热时精神状态良好,没有不适,那么不管体温多少度,不管是否超过38.5℃或甚至39℃,都可以不需要使用退热药;反之,如果孩子发热时状态不好,比如哭闹、烦躁、睡眠不稳,那么即便没有达到38.5℃、或甚至只是低热,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
说白了,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缓解孩子因发热引起的不适,而不是单纯为了退热而退热。
至于布洛芬的用量,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是:说明书推荐的用量其实是偏小的。想要准确一点,还是得根据孩子的实际体重来。
具体大家可以参照下面这张图表:

三、愈酚甲麻那敏糖浆:
这是三件套里面最不靠谱的一个,因为这是一种复方感冒制剂。
它主要含有3种成分:“愈酚”指的是愈创木酚甘油醚,“甲麻”指的是盐酸甲麻黄碱,而“那敏”则指的是马来酸氯苯那敏。
其中,愈创木酚甘油醚是所谓的化痰药,但并没有优质证据证明它对呼吸道感染(包括支原体肺炎)的恢复有益,而且也不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
盐酸甲麻黄碱则是黏膜收缩剂,可以减轻鼻塞,但同样对支原体肺炎是没有帮助的,而且也是不适用于六岁以下儿童;
马来酸氯苯那敏则是第一代抗组胺药,主要起抗过敏、减轻鼻塞流鼻涕等作用,是感冒药里面最常见的成分,但这最多也就是治治感冒时的鼻部症状,对支原体肺炎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用于婴幼儿还可能引起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影响对病情的评估。
也就是说,这个药对支原体肺炎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多种不适合婴幼儿的成分,所以并不建议使用。
事实上,所有的这类复方感冒制剂,都是不建议儿童使用的。具体如何判断一个药是否属于复方感冒制剂,大家可以参照以前写过的这篇:如何快速识别复方感冒制剂
图源:同事拍的
总结一下,这个所谓的网红三件套:
阿奇霉素在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时可以使用,但不是肺炎时不需要使用;
布洛芬在发热引起不适时可以使用,发热没有不适时不需要使用;
愈酚甲麻那敏糖浆则任何时候都不建议使用。
一句话:网红不大可信,治病没有捷径,用药请遵医嘱,才对孩子有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