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生的言论之一:“流感疫苗时时变,能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说反了,就是因为每年流感病毒不一样,才更需要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

世卫组织专家组会每年提前几个月分析流感病毒的发展趋势和抗体中和结果。举个例子,如果发现某种病毒株有增长优势,预测几个月后它会是导致冬季流感高发的主要毒株之一,当季的疫苗中就可能包括这个毒株。每年接种是为了有的放矢。

以上一个流感季节(2022-23)为例,流感疫苗接种使美国成年人去看急诊和门诊的几率降低了近1/2,流感住院病人减少了> 1/3。
言论之二:“普通人即便得了流感,又怎么样?”

先不说感染流感后症状难受,有导致重病的可能,就是单纯感染了也可能变成一个感染源,会传给别人,尤其是脆弱人群。

言论之三:“普通人接种流感疫苗没什么意思,高危人群可能有点意思”

转评论:「相当于他在说:普通人坐车系安全带没意思,高危人群坐车系安全带才有点意思。」

言论之四:“我从来没打过流感疫苗,我认识的医生也几乎没打过流感疫苗”

说明这位医生实在太无知了,所有权威专业组织都建议医护人员打流感疫苗。

这位医生据说是重症科医生,他只自私地想到得了流感自己的风险不大,却不知道医护人员打流感疫苗,主要不是为了防止他们自己出问题,而是为了保护他们每天面对的老人、婴儿、病人等脆弱人群。这些脆弱人群一旦被感染,他们得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

今年发布的《中国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指南》明确指出:接种疫苗降低医护自身罹患流感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感染后传播给患者的风险」。

不要忘了中国每年有约8.8万人死于流感。

中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一直很低,百分比在个位数。原因之一就是像这位医生一样的专业人士疫苗知识不足,没有给病人提供正确的医学建议。我也知道有不少医生朋友在整个疫情期间,每次有病人来问要不要打疫苗,从来不建议接种,只回答“你自己决定吧”。

想想看,可能有多少老人、病人、移植病人被医生误导失去了生命?

我以前一直以为,有些医生虽然对专业以外的事情错得离谱,本职工作也许做得还不错。但现在我很怀疑他们能不能做好本职工作,比如这种对疫苗的误解最受害的是他们的病人。
另外,他们既然有这种不遵循专业机构共识、不看科学证据的思维方式,就很难想象他们在本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上能做到理性客观。
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