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于2023年11月21日发表了针对新冠突变株BA.2.86 及其子子孙孙的最新声明(注意最近有人提到的JN.1也是这里面子孙中的一个)。这个声明主要说了三件事情:
1,世卫把这类突变株从新冠病毒分类的最低档上升到了中档,和中国目前流行的EG.5在同一档。
为啥改呢?
因为BA.2.86 虽然增长缓慢,但它已经在很多国家被发现了。它们在今年第44周(10月29日-11月4日)大约占全球病毒数的8.9%,比四周前的1.8%明显增加了。
既然这类突变株势力越来越大,世卫组织就把他们从偏房扶正了,从受监测变体 (VUM)提拔为感兴趣变体 (VOI)。
用玛丽亚博士(Maria Van Kerkhove)的话来说,上调一档可以促进各国对这类病毒株的监测,以及鼓励更多科学家研究它们。
2,这类新冠突变株的风险被世卫评估为“低风险”。
虽然这类突变中的占比慢慢增加,但是,世卫指出,根据现有的有限证据,BA.2.86 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被评估为“较低”。 
为啥这类病毒越来越多,但风险还是相当的低?
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以前得过奥密克戎感染的话,我们血里的抗体也对这些新变种有交叉反应。
二是因为T细胞安然无恙。世卫说,很重要的是(importantly),我们的T细胞产生的免疫力不太受突变的影响,因此对防止新突变株导致重病有持续的保护作用。
因此,世卫说,这类变种的出现不太可能增加各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负担。 
3,突变株的临床表现不变。
玛丽亚博士说,目前的观察是这类突变株包括JN.1造成的临床表现没有改变,也没有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法国的早期数据显示这些突变株的感染跟以前的病毒株相比,病人的年龄、性别、症状、或者其他风险因素也没显示出区别。
最后,世卫照例很谨慎地说,当然现在测序出来的病毒株还不够多,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更多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