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记者来采访,上海市住建委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副处长陈丽红的同事们早早来到会议室,都要说一说她的故事:“陈老师啊,光是那份能坚持与群众沟通的勇气、耐心和技巧,就值得大伙儿学习。”
在中组部、中宣部联合部署开展的“最美公务员”学习宣传活动中,陈丽红荣获2023年“最美公务员”称号。过去十年,她的职业与“一江一河”密不可分,深度参与并推动实现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全方位贯通开放。
称号虽然给了我个人,但是荣誉属于‘一江一河’背后的每一位建设者,这是对上海‘一江一河’开发开放建设的莫大肯定。”陈丽红说。
不穿高跟鞋的“市民热线接线员”
接受采访前,陈丽红在等待时间里“加塞”开了一个苏州河文旅功能提升协调会。过去十年,大大小小的协调会开过不计其数。
2014年,陈丽红从金山区规划部门进入市住建委浦江两岸开发协调处(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的前身),负责综合协调工作。“一开始很迷茫,我虽然是从事规划业务出身,但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么整体系统的工作。”她说。
“一江一河”涵盖14个区、340平方公里区域,岸线处处是堵点、难点,有3500家各类企业要搬迁,60多处沿岸居民区要贯通。企业诉求、居民诉求,区区衔接,空间贯通之后的管理问题,管理准则按照什么标准进行统一……一堆“硬骨头”摆在面前,怎么办?
陈丽红意识到,虽然自己是在市级统筹部门,但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看文件,肯定想不出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往往就是最高效的,从参与贯通工作开始,她再也没穿过高跟鞋,跑现场、进小区,去了解每个堵点和断点的形成原因、现场情况。
徐汇滨江踏勘重大工程项目
陪同妇女代表调研苏河湾绿地
苏州河岸线中心城区段,超过50%的岸线是在居民区,空间资源要彻底开放共享,就需要沿线居民同意。
为了争取居民理解,陈丽红和同事没少遭冷眼、吃“闭门羹”。
“我们小区的产权岸线,凭什么对外开放?”“贯通开放后的小区安全怎么保障,维护管养谁来做?”2019年,在中远两湾城小区召开的第一次贯通开放意见征询上,居民赞成率不到10%。居民当面责难,对陈丽红提出质疑,甚至辱骂。陈丽红与同事在大华清水湾花园查看现场时,小区居民有所警觉,一路跟随,反复质问他们“来做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居民们的对立情绪和不信任,深深触动了陈丽红。“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工作做得太不到位。”从那时起,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下决心要拿出最合理的方案来打消居民顾虑,取得居民理解。
中远两湾城居民意见征询会议(左二为陈丽红)
在中远两湾城,陈丽红一边整理产证权属资料、完善贯通方案,一边积极邀请居民到已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实地感受,主动通过12319热线耐心解答居民问题,往往一个电话就是一个多小时,同事们把她的座机称为“市民贯通热线”。同时,她还与区、街道、居委共同录制了13个宣传视频、召开了13场座谈会。

几个月下来,最初的质疑者在她的诚恳沟通中,慢慢转变成热心的建言者、宣传员,小区居民的态度也从坚决反对到开始部分接受,但不少人对“24小时贯通开放”还存有疑虑。为了打通居民心中的“最后一公里”,她把中远两湾城小区所占的1.69公里岸线走了无数个来回,居民们关心的小区安全、道路改造、设施维护、绿化提升、隐私保护等问题不仅记在了本子上,更落在了优化后的改造方案中。前前后后,经过十几轮修改,在最后一次的贯通方案座谈会上,现场气氛已经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变成了积极热烈,居民代表们关注的重点也变成了如何更好开放,贯通方案最终顺利通过!
最好的资源要让人民用起来
“哎!她接电话开免提,这不是影响我工作嘛。”陈丽红的同事一边开玩笑,一边告诉记者,“其实我是打心眼里佩服她。”
那是来自一位老教授的书面信访投诉,原本没有留下联系方式。陈丽红受理之后,辗转要到了老人的电话号码。原来,老教授希望苏州河畔梦清园可以24小时开放,让市民充分共享,可一直没有得到来自有关部门的满意答复,憋了一肚子火。这通电话一打就是两个多小时,陈丽红举着话筒,手臂越来越酸,不得不放在桌上开起免提。
“老教授的提议其实很有意义,全时段开放梦清园本来就在我们的工作计划中,只是难度很大,既要改造一部分硬件设施,还要建立开放之后的管理机制,不是马上就能实施到位的。”陈丽红说。在电话里,她耐心解释了全时段开放的难度,介绍了推进设想,还给出了大致的开放节点,最终得到老人的理解。他跟陈丽红说:“接电话的时候,我是有火气的,但我对你没意见!”
与建议提出人查看梦清园现场
陈丽红很乐于倾听来自市民的声音。“老百姓会提意见,是因为他们把母亲河当作自己的家园一样去关心爱护,真心想让它们变得更好、更有序。而且,许多居民的意见都能转化为‘金点子’”。
在参与上海首部公共空间立法的过程中,陈丽红也坚持了这个工作思路。要制定《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第一步是充分掌握市民对滨水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需求。通过组织召开不同群体的专题座谈会、人民建议征集、来信来电、媒体讨论等方式,短短两个月,就有数千条人民建议纷至沓来,记录了整整三大本笔记本。
陈丽红梳理发现,在“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能否吸烟、能否遛狗、能否垂钓、能否跳广场舞等,都是人们特别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条狗的困惑”最为突出。为了避免行人和宠物狗发生矛盾,许多滨水空间在开放之初就竖起“遛狗不能入内”的牌子。一些法学专家认为遛狗会破坏滨水美好景观和设施,既然立法就要刚性执行,但很多市民和人大代表认为遛狗是市民的合法权益,应该保障。
大家意见分歧很大,争论激烈,连陈丽红都犯了难。但她认为,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市民共享“一江一河”发展成果,“最好的资源要留给人民,更要让人民能够用起来”。
在一次社区沟通会上,一名基层志愿者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建议。“我们这儿的居民跳广场舞都有固定场地、固定时间的,不同团队还会互相监督,大家都很守规矩的。”会后,陈丽红立即与沿岸各区段的管理单位开展进一步研究,针对特定活动划定特定区域,避免扰民和安全隐患,并就此达成了广泛共识,确定了“部分约束”的原则,约定遛狗、垂钓、跳广场舞、轮滑等活动在“部分区域、特定时段”开展。
就这样,陈丽红在保护公共利益与满足不同群体需求间达成了精巧平衡。2022年条例正式实施后,将滨水公共空间内的相关行为进行分类监管,成为一大亮点,广受好评。
灵活变通回应市民新需求
“一江一河”贯通开放之后,陈丽红更忙了。“市民们对滨水空间开展公共活动提出了许多新诉求,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工作理念,更好地去回应人们的期待。”她说。
有细心的路人发现,浦东滨江骑行道安装了不少减速带。这是因为不少市民反映,部分竞速自行车爱好者把休闲骑行道当作竞速道,造成许多安全隐患。
“我们也在灵活调整管理力度。原来鼓励的行为,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没有预想到的情况,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加以限制。”陈丽红说,同时结合试点的良好反馈,管理者也在逐步放松原来从严管理的内容。比如,遛狗、搭帐篷、钓鱼,这类限制性行为的允许段区域会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从原来以载体建设为主的工作思路,转向建设和功能并重。整合融汇市、区两级多部门资源,把更多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新功能植入到空间当中。
这几年,在陈丽红和同事的努力下,滨水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了篮球场、小型足球场、滑板公园等各类体育设施,成功举办上海杯帆船赛、上海赛艇公开赛等专业性赛事和群众性活动,2024年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也将在黄浦滨江举行。
此外,陈丽红还主动对接文旅、交通等部门,深挖苏州河沿线历史,全方位推进苏州河游船、基地、码头和陆域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苏州河水上游览项目落地。2022年底,“悠游苏州河”水上航线正式开通,游船上座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苏州河旅游码头建设现场踏勘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打开之后,每年有超过480万名市民前往休闲游憩。但陈丽红发现,还缺少专门为儿童打造的游玩空间。在她的推动下,《“一江一河”儿童友好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指导意见》得以出台,目前,沿岸还建成40多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友好地图制作专题会议
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会
最近,陈丽红还在牵头做一件事。“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集成式平台、一个信息门户,整合滨水岸线所有的活动资源、服务资源。让想遛狗、骑车、看展、遛娃、露营的老百姓们,都一键搜索到想要去的地方。”她说,“这需要我们要跨前一步,召集条块部门合力,继续往前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戚颖璞
微信编辑:皮小姐
对:rong wing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