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绪,尤其在节日的时候。譬如,每逢春节,总有人感慨“年味淡了”。似乎只有小时候的春节,才最有年味的。

那小时候的年味儿咋来的呢?上世纪70、80年代之前,在那个凡事凭票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过得紧巴巴,吃饭要粮票,买肉要肉票,穿衣服要布票。在经历一年漫长的物质困顿之后,过年成了人们充满无限憧憬、为数不多的奢侈时刻。
那段岁月,只有在春节,你才能享受到父母为你添置的新衣服;也只有在春节,你才能吃上期盼已久、平日里不常吃到的“大餐”,还能东家进、西家出到别人家里拜年“讨”邻家好吃的。蛋糕、花生、瓜子、糖果,这些现在稀松平常的食物,在当时可是奢侈品了。

某种意义上说,过去的年味,是建立在日常“匮乏感”上、带着独有的时代印记。
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富裕。如今,商场超市全年无休,不用再费尽心思囤积年货;新衣服早早穿上身,不用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全国各地的美食,外卖、网购搞定,很少再有什么“过年才吃”的稀罕美食。
当丰盛的年夜饭、添置新衣的欢喜早已成为日常,物质丰饶反倒让“年味”的面目变得模糊起来。

但是,生活总要有点仪式感。在“年味淡了”的吐槽成为家常便饭后,过年重新成为一种时髦。只是,过法不同了。逐渐掌握“春节话语权”的90后、00后,将各种“新年俗”“新年味”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人早早网购染发剂,给自己染个“好彩头”;有人在APP收藏夹里装满年夜饭菜谱,准备回家一展身手;有人精心换上新年美甲、新年妆、新年屏保、祈福手串,主打一个“新年新气象”;有人自己的新衣服还没买,倒给家里的宠物换上了“新年战袍”……
春联更是不满足于传统的基础款,各种谐音、图案、卡通、字母组合而成的手写春联,应运而生,甚至有人准备用刮刮乐发红包。

一些整活不停的年轻人,还为传统春节打造了“赛博玩法”:在VR虚拟世界复刻北上广三地的特色庙会;准备科技感十足的vlog给长辈远程拜年;更高能的,已经用上AI亲戚模拟器,将一年学到的糊弄文学、废话文学、发疯文学都演练一番,以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
大家虽然嘴上说着“没年味了”,但都在用各自方式,还原记忆中“年”的样子,用实际行动去打捞失落的年味儿。
实际上,几千年来,春节的出场方式也是变了又变,许多古老年俗也在滚滚洪流中不断推陈出新。

就拿春联来说。相传,春联原为“桃符”,用桃木书写,辟邪祈福,将桃符与门神配套,意在卫家宅,保平安,就像诗里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明朝初年,才有了“春联”这个词。这一习俗慢慢成型,并在明代帝王的推广下开始盛行。
还有更近一点的例子,在贺岁档概念出现之前,“看电影”还不是很多人春节期间的必选项,由于电视机的普及,不少影院在春节前后都是歇业的;而如今,看电影已成为春节合家欢的主流选择之一,2023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达67.58亿元,占全年电影总票房的12%。

哪怕同一时代,不同地区之间,年味的载体也不一样。
在广东,缤纷盛大的新年花市象征新年的好彩头;在四川,围坐“搓麻将”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娱乐;在东北,准备冻货与年菜是家家户户的新年序曲。
春节的形式,如同一条河流,随着时代与地域的变迁,时而激荡,时而宁静,但古往今来,人们在其中寄托的心意,却始终如一。

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中国人爱过年、看重过年,不仅因为这是最盛大的节日,更因为这段时间汇聚了平常生活的每一份感动、关怀、祝福。
过年时,我们能看到:正在做饭,来不及穿好拖鞋就踉跄着过来抱孙子的奶奶;正在上班,听到女儿的声音,一边飞奔着跑出来一边伸出手拥抱的母亲;在外独当一面,返乡后又成家里小辈的游子……

诚然,一些习俗消失了,一些习惯在渐渐改变,还有一些新场景在逐渐成为风尚。但是,流动在所谓年味之下的,永远是中国人细腻绵长的人情味。过年,过的是一份情意。
只要情意浓,年味便不会淡。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龙年到了,祝朋友们龙年大吉!
评论区聊聊,你感受到的“年味”是啥样的?

“龙”竟然应该翻译为loong
监制 | 李绍飞
编辑 | 杨瑞
审校 | 天明
来源 | 央视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