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中私人消费占比低,到底低在哪里?
1
在GDP中,中国的最终消费占比(53%)长期远低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约~80%,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70%(如越南、印度)。
趋势上,中国在90年代初与21世纪初都有明显下滑,其中2001年加入WTO后由2000年高点的64%下降2010年的49%,主要是出口和投资(房地产)的增长造成了消费占比较低。
促消费是中国近两年经济的主要话题,仅从中国GDP中消费占比看,2022年中国GDP中消费占比为53%,长期低于其他国家。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占比~80%。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占比为70%。
但另一方面,中国在GDP规模仅为美国GDP 69%的情况下(2022年对比),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是美国的81%,且在疫情前长期超过90%,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比美国还高。
到底这是为什么呢?
2
之前与中国过去较为接近的是日本。但日本在90年代后消费占比显著拉升(政府做了大力驱动,消费增长中60%+由政府拉动),2005年后已达到德法水平。(背后对应资产泡沫破裂后,消费成为了经济的主要驱动因素)
我们进一步区分居民(私人)和政府消费,可以看出中国最终消费低主要是居民消费远低于其他国家。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高达68%,印度和英国是60%出头。日本德国法国越南是55-60%、最近十年中国只有35-40%。
政府消费上,中国16%-17%处于平均水平,低于德英法,与美国接近,高于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政府最终消费和政府支出是两个概念,政府支出分为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政府消费包括劳动报酬,福利救助等;投资主要是资本形成,如基建等。
私人消费太低,是经济学家攻击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论据之一。
中国GDP中,私人消费37%,政府消费1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含餐饮)占GDP的比例达到36.5%。
美国GDP中,私人消费68%,政府消费1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含餐饮)占GDP的比例只有31%。
如果去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实物商品销售量,汽车、空调、电视这些,中国的消费量更是远大于美国。美国是汽车王国,但汽车年销量大概在1500万辆,中国在2500万辆。家电的销量中国更远超美国。美国社零总额更高,主要是价格更贵。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GDP消费比例比美国低这么多,为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比美国高?
3
中国2022年GDP是美国的69%,最终消费仅是美国的43%(居民为38%),但社会零售品是美国的81%,且过去长期超过90%;这与GDP之间的消费差距是有悖论的。
问题的关键是GDP中消费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两个指标统计间的差异,即非餐饮的服务消费(社会零售消费品主要包括商品消费和餐饮,而GDP统计中还包括其他非餐饮的消费)。这一部分中国仅为美国的22%,远低于GDP占比。
从美国服务消费的数据进一步展开,这部分服务消费包括住房、医疗、金融、休闲娱乐等。
住房、医疗这两个服务行业约占美国GDP的23%。这两个行业有因为社会制度和计量方式带来的先天差异。住房部分的GDP,自有住房居住产生的“虚拟租金”,中国用成本法,美国用市场法,导致美国的“虚拟租金”增幅更快,中国会有低估。而社会医保条件不同,中国有政府的全民医保,居民医疗消费支出远低于美国。
即使剔除住房、医疗等由于社会制度和计量方式带来的先天差异(约占美国GDP的23%),其余非餐饮服务消费还占美国GDP的17%(2023年约4.7万亿美元)。中国官方未披露更明细的数据,但我们预估中国这部分服务消费不足GDP的10%。
之前拆解过中美GDP按行业的构成差别
中美目前GDP差距是 5.6万亿美元。商业服务(2.5万亿),房地产(1.7万亿),批发零售(1.1万亿),餐饮酒店(0.4万亿)四个行业的中美GDP差距,就达到5.7万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的GDP差距,以及差距更大的私人消费,主要的差距都在服务业消费上。
4
促销费应该促什么?从商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促商品消费,还有多少空间呢?
中国消费占GDP总额比例低,主要差距就是服务消费占GDP的比例。问题主要出在这里。那么,新的问题是,为啥服务消费占GDP的比例,中国如此之低呢?
在中美两国都生活过的朋友,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一个普通家庭,在中美两国能享受到的服务水平。北京大厂的一个码农,出门可以随时打车,饿了可以随时叫外卖,家里可以请得起阿姨或者小时工。
当然,美国也可以叫外卖,也可以请阿姨。但价格和中国相比,那是远远高出。美国的基础服务价格,比如外卖配送费,家里的阿姨工资,基本上汇率就是1美元=1人民币了。
中国老百姓能享受的平均服务水平,和美国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如果中国100元人民币能享受到的服务,美国需要100美元。自然而然,服务业GDP的差距就拉开了。
如果有经济学家有时间,应该把GDP的组成部分拆开,特别是商品和服务拆开。分开做购买力平价。然后看一看,如果中国的服务业的价格水平和美国一致,中国的服务业消费占GDP的比例,以及私人消费占GDP的比例是多少。我自己肯定没时间做详细分析。
中国的商品消费,按量算是大于美国的。按金额算,大概是美国的80%多。服务消费,远远低于美国。大概只有美国的30%多。
促消费得促服务消费,而如果中国老百姓享受的实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数量并不差,那如何促服务消费呢。办法其实就是学习美国,涨价。价格上涨,消费不就起来了吗?本来中国的社零总额已经接近美国了,美国来了一把通胀,一下就再次拉开距离。
竞争市场中价格上涨是很难的。会涌入更多的竞争者。要么就是普遍价格上涨,学习美国搞一次通胀。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主张的。老实说,我也觉得来一次通胀也挺好的。现在国际市场的很多领域,都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竞争,内卷得一塌糊涂,如果来一次普遍通胀,大家成本都提高,也不需要自己卷自己了。
另一个就是垄断或寡头市场价格上涨,学习美国的医疗教育模式,医疗和教育价格涨上天,GDP也就一下子就涨起来了。消费也促进了。
但对国家的长期发展,真的好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