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冬梅、核子可乐
前几年,张一鸣在字节跳动年会上,给大家摘录了一段文字,讲的全是互联网"黑话",满屏幕高级词汇叠加在一起,听起来却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一时间,互联网“黑话”遭遇“群嘲”。甚至有人还弄了个互联网八股文,具体内容如下:
但最近,这些在国内互联网大厂间盛行的“黑话”居然飘洋过海来到了海外,同样遭到了国外网友的吐槽。如果大家最近玩过 TikTok,估计会对这种刺耳的声音产生深刻印象。
由喜剧演员 Lisa Beasley 创作的“大厂艾琳”(Corporate Erin)是个标志性的符号,讽刺了技术大厂那种以积极话术给员工洗脑的不人道行为。在 TikTok 视频里,大厂艾琳可谓深得个中精髓,特别擅长用冗长且毫无意义的“黑话”轰炸用户脆弱的神经。
比如作为“物流经理”,大厂欧琳会面带微笑地把一个个残忍的消息甩到你面前,丝毫不为内容所动。
在人气最高的视频里,大厂艾琳解释了她今天为什么要打电话给你开会,然后用“可交付成果”和“上线”之类的废话不断耗费你的宝贵时间。
而面对员工失去家人的噩耗,艾琳也不会表现出一丁点同情。她只会提醒你,根据丧亲政策,直系亲属离世只能批一天假。
Beasley 从 2021 年起就开始制作大厂艾琳系列视频,其中表现的正是她本人作为自由职业者的真实经历。
如今的 Beasley 只想以大厂艾琳的身份接受采访,并表示这样“会保留一层被动的交互缓冲,也让我能继续把握住这种「不说人话」的精髓。”
为什么“大厂黑话”这么招人烦?
Beasley 的视频之所以能赢得数百万次观看,显然是因为触动了大量观众的共鸣。用户评论精准地总结道,“什么叫大厂黑话?就是说了一大堆企业术语,但又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而当一个人频繁使用或者听取“大厂黑话”,自己就会不自觉成为黑话的又一个传播节点。
宾夕法尼亚州的技术从业者 Sara 就表示,她是从大厂艾琳视频中意识到自己被黑话洗脑了。Sara 强调,公司里“根本就不存在自主表达的空间”。
“我觉得大厂艾琳视频甚至没多少夸张的成分。现在企业里就是这样,我每天参加的会议就是这样。”
乔治敦大学语言学教授 Deborah Tannen 也认为,大厂艾琳确实揭露了一些血淋淋的现实。Beasley 之所以选择这种极快的表达节奏,就是因为“企业既不想让人听懂,也不想让人理解,只想让人懵圈。”
“而且姿态和表情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身体前倾本来是种真诚的姿态,但却被配合上了毫无诚意的基本立场。”
而且这些搞笑视频由于太过真实,仔细想想好像并不该为之发笑。
有专家认为,这些视频体现出了所谓“道德剥离”,也就是“我们经常无意识地参与到某种集体行为当中,并因此确信自己造成的伤害完全合理。”与之类似的还有各种造词行为,比如把解雇或者裁员等完全负面的消息说成是“波动”或者“重组”。
曾经的营销从业者 Erin Kenney 甚至表示在观看大厂艾琳视频后引发了创作性反应。“我已经离职一年多了,但经常还是把突然吓醒,以为自己错过了消息提醒。”
对 Kenney 来说,大厂艾琳就是前疫情时代最流行的企业文化代表——不惜一切证明自己对工作的绝对忠诚。当时,X 一代和千禧一代甚至以疯狂工作为荣。
“在整个 20 多岁,我都在努力成为「大厂艾琳」那样的角色。我想快速晋升,愿意为此付出一切——哪怕放弃一个个重要时刻、通宵达旦、做各种自己根本不想做的工作。”
利用个人发展焦虑,
以企业文化为名作恶
大厂艾琳这样的习气确实能帮助新人融入企业、加快晋升,但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Beasley 坦言,刚开始她也不太熟悉像“复盘”这样的黑话。但说人话在企业里不太行得通,甚至可能成为融入团队的阻碍。“如果不能尽快熟悉各种潜规则和黑话,你的前途很可能堪忧。”
所以掌握大厂黑话,似乎成了需要认真对待的生存前提。
于是 Sara 决定采用语气更深沉、表达更单调的搭配,抛开一切人类的情感,让自己听起来更自信。
“作为女性,要想在这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闯出点名堂,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表达风格——让自己听起来更像男性。这不好,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人认真听我讲话。”
但这种策略也有可能适得其反。曾因创立血液检测初创公司 Theranos 而名气大噪、但后被证明造假而名誉扫地的 Elizabeth Holmes,在工作期间就特别喜欢以低沉的男中音说话。而根据《纽约时报》的跟踪报道,Holmes 日常的语音“完全正常,没有任何低沉沙哑的倾向”。
在社交网站上用幽默解构一切不公
如果大家经常泡在 TikTok 上,可能还见过大厂艾琳的另一个版本——非营利组织老板。这个角色由演员 Nicole Daniels 创作,表现的就是她过往在非营利组织工作时见过、接触过的人和事。
Daniels 总结道,“她总是穿着同样的衣服,嘴里从来不停,只是吃的东西不一样。她总是趴在电脑旁边,连吃饭时也是……她还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我觉得不行」。”
跟大厂艾琳不同,非营利组织老板这个角色对美国企业中的不人道问题披露得更加直白,总在以“我跟你是一边的”态度对员工施加折磨。
“虽然他们嘴上总在说「我们都是家人,我们来自同样的阵营」,但他们每年都拿六位数薪水,而普通员工连温饱都成问题。”
Sara 在观看了非营利组织老板的视频后感叹,“那边的情况更恶劣。虽然双方都是在 PUA 员工,但非营利组织老板总会把矛头掉转回来,比如认为要求加薪就是在破坏人类福祉、慈善大业。”
而这些满载辛酸与讽刺的段子,只能成为我们在面对艰难时局下聊以自慰的调剂。
Sara 认为,“特别是那些被公司裁掉、或者年末没拿到奖金的员工,他们在看到这些段子之后会笑起来,借此消解愤懑情绪。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瞬间似乎也都有所减轻。”
Daniels 说,最近她在机场遇到一位粉丝,对方表示“谢谢你塑造的这个角色,帮我用幽默化解了很多问题。”
“说着说着她就哭了,讲述了自己在非营利组织中的艰难处境。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获得关注是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请大家放心,你们的苦处有人知道、有人理解。”
Daniels 也很高兴自己的作品能在 TikTok 上帮助人们重拾勇气。
“我自己当初在非营利组织工作时,也同样需要这样的调剂。现在,我应该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更多同行一点支持。”
参考链接: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corporate-accent-erin-tiktok-trigger_l_659eeb02e4b0e696b9108f9e
今日好文推荐
 读者福利
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意外瞬间,或许当时我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如今再回首,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这正是我们每年对各领域进行盘点的意义所在。
2023 年,这一盘点显得更为特殊。比尔·盖茨指出,过去 12 个月人工智能领域发生的事情“与个人电脑或互联网一样重要”。大模型项目在过去一年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波创新浪潮给各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InfoQ 编辑部重磅推出了“年度技术盘点与展望”专题,聚焦 AIGC 引发的变革,希望能帮你在迷雾中找到清晰的方向。扫码下载电子书,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大模型和 AI Agent 企业级落地经验,尽在 QCon 北京 2024,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