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挺热闹的。
有温情的,也有搞笑的,有人谈现实,也有人聊远方,称得上一句百花齐放。
其中到底哪个电影最好看,我不便评价,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有差异。
但《红毯先生》是看完后劲最大的一部。
电影对现实的嘲弄是直白的,同时是耐人寻味的。你能感受到那些丰富的意向和隐喻,一次次冲刷着感官,刺激着去完成思考和解读。
刘德华饰演的刘伟驰,是位香港巨星,工作认真敬业,对事业有追求,梦想是拿个影帝。
可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他,对待身边的同伴却不够上心。
妻子质问他何时公开已婚身份,他沉默以对;
孩子写小纸条向他诚恳道歉,却被批评字写得不对;
经纪人无数次劝他谨慎决策,换来他的一意孤行。
电影一次次抛出他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让观众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出问题的不是外部的世界,而是这个无法沟通、极度自我的刘伟驰本人。
因为只考虑自己的处境,只知道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所以习惯性地忽视他人的情绪与感受,不会倾听和理解,也不会交流与沟通。
我觉得这恰好是电影想要讨论的话题:人与人为什么总是无法沟通,无法相互理解。
有一场戏,为了追求真实,刘伟驰要求不用道具马,而是骑着真马狂奔,然后摔倒。
当花絮被传播到网络上,他受到了网友接二连三的攻击和声讨:
“你们这就是在虐马!”
“有没有人考虑过马的感受。”
“抵制电影,抵制刘伟驰。”
。。。
刘伟驰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困境。
公关?道歉?赔偿?
好像一切手段在这样的时刻都变得无济于事起来。
最后刘伟驰面对镜头,崩溃大喊:
“我真的不懂,我亲自演戏,亲自体验生活,亲自拉投资,我有错吗?有错吗?”
这个瞬间,不被大众理解的他,终于与过去不被他理解的人,产生了共鸣。
傲慢的刘伟驰,被生活上了最好一课。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错位,其实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让我意外的是,宁浩选择了用一个很特殊的视角来切入这个主题——网络发展引发了信息混战,导致沟通错位问题愈演愈烈。
被困在网络舆论中的刘伟驰,和在网络上声讨他的人们,形成了两个立场鲜明的群体。
从各自的视角出发,他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前者看到的是自己,觉得自己敬业、努力,值得被认可;后者关注的是摔倒的马,当即提出批评。
立场与视角的差异化让大家无法相互理解,进而相互攻击,于是矛盾产生了。
这不就是沟通错位导致的结果吗?
悲哀的是,这并非是电影里的虚构故事,而是我们几乎天天都在经历的现实。
去年刀郎久违地发了首歌,《罗刹鬼市》。因为其歌词过于独特,被送上了热搜。
歌名取材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一段故事,说有个罗刹国以丑为美,颠倒是非,甚至因丑的程度决定其官位和财富。不难看出,蒲松龄是在用反讽,对现实世界进行辛辣的挖苦。
于是不少人认为,刀郎的歌曲也在表达类似的情绪,说他唱的是内娱现状。
好多人逐字逐句分析歌词,竟解读出了刀郎是在阴阳怪气华语乐坛几个曾经批评过他的重量级人物。
比如歌词中唱到“那又鸟”,又鸟二字拼起来是“鸡”,那鸡谐音那英。
刚巧那英曾经锐评: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
还有一句“未曾开言先转腚”,被网友理解成是在吐槽某音综里导师转身的动作。
这下子网友可炸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个爽文故事啊,看不起你的人被你写进歌里骂了个遍,而且这歌还火了,多刺激。
如果网友只是自己脑补也就罢了,偏偏他们还要去这帮人的评论区里找场子,恨不得按头让人家承认刀郎就是牛逼,我批评他我有罪。
说实话,刀郎的歌真有这么多深意吗?我觉得未必。
尤其那些对个人的内涵,多半是网友的过度解读,掺杂着私人情绪,是个体视角的呈现,而非事实,更不能代表创作者本人。
更何况,一首歌肯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是个人的自由。
但大概所有人都逃不过被误解的命运。
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这些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丰厚的社会资源,也依旧无法从这种困境中脱身,作为普通人又能如何得到更多理解呢?
这样的事并不少见,经常在网上你会看到大家批评说“三观不正”,但其实讲的只是“三观不合”。
很多人理解不了别人行为,也不愿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所以就干脆地选择相信对方是错的,而自己是对的。
他们也不在乎别人说的真相,不愿意去沟通,只顾着用自己的逻辑去进行审判全世界。
甚至会觉得戳穿他人谎言的自己,是道德标兵,是在匡扶正义。
但有没有可能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非黑即白的呢?
这个世界是五彩斑斓的。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想不通这件事,你就永远不可能理解他人。
更糟糕的是,信息茧房正在加剧这种问题。
如今的互联网为了留住用户都在不断地制造信息壁垒,你搜什么,网络就给你推什么,你想看什么,互联网世界就给你呈现什么。
人们总能看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之前有人做过测试,不同账号在同一条内容下看到的前排评论甚至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重复的观点冲刷下,他们会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认可自己的做法。
普通人就这样被圈养在互联网里,被同化,被裹挟,失去了信息交流的能力。
《红毯先生》能够具象而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现状,并且表达出来,非常难得。
电影在很多地方采用了一种看似荒唐的处理方式。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是刘伟驰批评儿子怎么连道歉的“道”字都不会写,结果老婆跳出来说你为什么要批评儿子。父子之间的矛盾被转嫁到了夫妻之间。
包括后来,刘伟驰崩溃地和公关人员发泄情绪,公关人员反过来痛斥他,大家僵持着的时候一头猪冲了出来。一个混乱的出现解决了上一个混乱,然后被下一个混乱顶替。
这里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得到解决,也没有下文的。
而这恰好呼应了互联网上最常见的那种解决方案——当另一件事情开始受到关注的时候,就不再有人关心之前的事情。
真相,理解,乃至于沟通,在这里好像都变得不再重要了。
我不觉得这是好事。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个体的感受都具有差异化,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标准因个体的经验不同,会引发天壤之别的情绪。
很多人能理解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却很难体谅与自己截然相反的人;他们能为利好自己的故事鼓掌欢呼,却不愿读懂利益相悖的情况。
借用董宇辉的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理解的困难,不亚于一台机器和一头猪。”
所以人们需要沟通,需要理解,如此才能看到彼此的世界,获得更多的关怀与认可。
沟通的错位,理解的缺失,都会让彼此被割裂得越来越远。
之前看宁浩的采访,他说这部电影拍的是他人到中年后的一些感受。
我反而在电影里又找回了过去的那个宁浩,敢想,也敢拍。
即使可能被质疑,也要坚持拍映射现实的,拍自己想表达的。
虽然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风格,但完全能够预见这部电影必然会收获两极化的评价。
光看他们的宣传风格就知道,一开始就打出了“三不电影”的标签:不是八卦片,不玩爆笑梗,不走合家欢。乍一看有种和春节档水土不服的感觉。
不过看完电影就知道,这标签一点没贴错。
这既不是一部为了针砭娱乐圈或爆料秘闻的传记式电影,也不致力于大量输入让人捧腹大笑的爆梗,宁浩只是想讲一个“不同视角的人发生各式各样冲突”的故事。
因此,刘伟驰不理解为什么编导要求他喊liaoliaoliao,而不能直接说666;导演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明明在拍电影,却变成了给投资商拍广告。
矛盾与冲突让一切变得混乱,但这混乱好像才是世界的本质。
肯定会有人觉得这样的剧情没有逻辑,但世界不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嘛,还谈什么逻辑呢?这持续的混乱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从这个角度,看这电影,像不像在看你我荒诞的人生。
所以我还是很推荐大家去看看《红毯先生》。
它讲了一个很另类的故事,充满了对生活的自嘲与批判。每个人都能从电影找到一些熟悉的隐喻,看到身边人被真实地投射到电影角色中。
甚至我们也能看到自己暴露的问题,感觉到不同视角的延展。
如果电影也能让你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让你愿意更努力地去理解他人。
如果看完电影,你愿意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看世界。
那我觉得它就实现了自己的意义。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