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期,由于美国的『时代周刊』和英国的BBC先后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贴上「鬼城」标签进行报道,让这座荒原上建起的现代城市,一下子成为全世界的众矢之的,也让全中国人民都记住了「鬼城」这个词。
图源:THE NEW YORK TIMES
那之后,「中国十大鬼城」之类的新闻就屡屡出现在视野之中。对于中国人来说,「鬼城」是经济的腾飞与依旧落后的视野对冲后产生的巨大伤疤。它把现代化生活的轮廓描绘得更为具体,同时也将冰冷和黑暗种植在城市的一隅。
10年变迁、3年疫情之后,康巴什新区已然「鬼城」的标签中摆脱,被誉为真正的荒原明珠。世界上的其他角落里,承载着各种意义的其他「鬼城」却依然不停地在诞生、沉默、灭亡、觉醒之中往复循环。
图源:康巴什区人民政府官网
少子高龄化的日本,在「鬼城」的数量上自然不输,不过大多数是指那些因产业衰退、人口减少、自然灾害导致的废村和过疏集落,某种意义是真正的GHOST TOWN。
大型不动产项目、住宅街沦落为「鬼城」的案例也有,不过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时期比中国靠前,发生「鬼城」的时期也都比较早。
鬼怒川温泉
从大家熟悉的日本旅游的角度来说,日本「鬼城」中最有名的当属栃木县日光市的鬼怒川温泉废墟酒店群,同时也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泡沫时期旅游不动产废业后沦为「鬼城」中的案例。
军舰岛
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崎县军舰岛(端岛)也是有名的「鬼城」。这里在明治~昭和时期曾是日本海底碳矿业的荣光,60年代前后岛上建有高层集合住宅,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东京。直到1974年矿山闭山后,变成了一座无人岛。
废墟检索地图网站:https://haikyo.info
寸土寸金、人口密集的东京都,也并非没有街道沦为「鬼城」的风险。
高岛平
最有名的当属建设于70年代的板桥区高岛平团地。这座宛若战舰的巨大团地,曾因拥有东京当时难得一见的超过10层的大型公寓,而被视为「自杀圣地」,并随着老龄化的持续加剧,一度有变成「鬼城」的趋势。
不过,如今的高岛平团地虽然远离都心,但所在之处已有四座电车站(都营三田线西台站、高岛平站、新高岛平站、西高岛平站),物价又便宜,正日渐受到日本年轻人和外国人的关注。
堀向地区
另一个案例位于东京都多摩地域中部的昭岛市。当地的堀向地区距离JR青梅线昭岛站徒步约20分钟,因昭和飞行机工业的存在,曾经建设了都营住宅和配套的商店街、医院等城市设施。
1960年代,堀向地区北侧的美空军基地 · 横田基地扩张,为当地人的生活带来莫大的影响。
频繁起降的军用机不分昼夜带来巨大的噪音污染,每日超过100回以上,建筑会跟着晃动,电视和收音机也经常收不到讯号,甚至还发生了浴场的窗户与冲击波共振而碎裂,割伤入浴中的妇人的事故。
住民最终难忍基地的噪音折磨以及水源污染,从1965年起,集体搬迁到昭岛市内的新团地里生活,人去楼空的堀向地区也因此变成「鬼城」。
汐留
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东京最新的「鬼城」话题位于繁荣的港区。
2002年12月开业的カレッタ汐留(caretta shiotome),是一座地上48层、地下5层的巨大写字楼。内部设有广告业巨头电通的本社、电通四季专用剧场「海」、广告资料馆「Ad Museum Tokyo」,以及60多家店铺。
然而,三年疫情为产业和经济局势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年风风火火开发的近未来都市地产,也终究难逃被弃命运。
尤其是在2021年电通卖掉本社大楼(即カレッタ汐留所在大楼),富士通也从旁边的汐留CITY CENTER撤退之后,整个汐留都陷入一种难以名状的冷清之中。
在カレッタ汐留里,地下1、2层的店铺有半数都落着卷帘门,8月27日新开业的汐留横丁更是门可罗雀。
11月7日,三井不动产出身的投资专家牧野知弘在文艺春秋上刊登了「鬼城」汐留的一篇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カレッタ汐留存在严重的「集客难」问题。
カレッタ汐留是在国铁货运站旧址上再开发的复合都市 · 汐留SIO SITE的一部分。
从下方的规划图可见,前往位于A街区的カレッタ汐留,需要从新桥站出来后,先横穿第一京浜这条宽大的国道,再穿过B、C街区才能抵达。第一京浜的地上人行横道数量很少,ABC三个街区间的移动则都依靠地下通道或者上层的连廊,总之非常不方便。
カレッタ汐留的北侧就是银座,却被首都高速所拦截开来。高架桥下是交通量巨大的海岸通,如果往银座走,就必须利用那些奇形怪状的人行道。东南侧就更和「集客」二字不沾边了,是浜离宫恩赐公园。
在牧野先生的观点中,这栋商业设施的立地完全就是四通八达的反义词。虽然旁边也有大江户线的汐留站,但是由于大江户线的线路位置很深,上来之后还需要走一段步行通道,怎么想都觉得不尽如人意。
那么,对于在汐留工作的商务人士们来说又如何呢?说到底,汐留是进驻有电通日本电视台、共同通信、日本通运等众多大公司的商务区,听起来人口和消费能力相当值得期待。
对此,牧野先生建议大家把地图放大之后再好好看,到底是哪个「大冤种」会整天放弃新桥站前便宜又热闹的居酒屋,而跨越街区去カレッタ汐留。当人们新鲜劲儿过了,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去了。
尤其是疫情之后,远程办公得以普及,常驻汐留的人也少了多一半,这栋商业设施里的店铺也相继撤退,最终连麦当劳都闭店了。
在城市开发专家们的眼中,カレッタ汐留是一座拒绝着外人,又无法吸引当地人的「陆地孤岛」。无论是地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难以令人不忽视一个「远」字。建筑师们拘泥于街道的时尚和漂亮,却忽略了之于人本身的导线和动线,其结果只能是落得门庭冷落。
对于汐留的开发,也有观点指出,正是汐留的高层建筑挡住了东京湾的海风,助长了热岛现象。考虑通风是现代城市开发的常识,建设于试行错误时期的汐留如今成了不适用于常识的尴尬存在,却又不能通过「破坏」来单纯解决,唯有暂时背负上「鬼城」之名了。
咨询日本房源 请添加文末二维码
- END -
详询东京·大阪房源
请添加图中二维码
联系方式
微信视频号:@日本不动产大联盟
微信:jm0916817
小红书:@日本不动产联盟老马
更多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