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731篇原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即可收听音频)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听到过这样一段“人生指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高人开悟
这个说法对么?很对。但是为什么对?对在哪里,今天可以和大家好好拆解一下。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你知道过好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决定”是什么吗?
读万卷书,不要简单的理解为抱着书本在啃,读万卷书本质上掌握的的是“知识”。你看书可以获得知识,读公众号看“键政”们胡侃也能获得知识,刷抖音看小姐姐跳舞也能获得知识,看B站长视频也能获得知识(可能是奇怪的知识),这些统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什么?是当个背包客到处乱跑么?当然不是,按照这个说法,那天天旅游的岂不是特别牛X(虽然其中有不少的确挺牛的)。行万里路的真正含义是做事,也就是去实践。实践和知识最大的区别就是,“读书”不会犯错,而实践一定会犯错,你可以从错误中汲取经验。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阅人无数,又是什么?是天天蹲在马路牙子上看路上的行人么?当然更不是,这里的阅人无数,阅的不是人头,阅的是人性。是你在做事过程中看到的那些: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好强 无奈 孤独 脆弱;忍让 气愤 复杂 讨厌;
嫉妒 阴险 争夺 埋怨;自私 无聊 变态 冒险;
好色 善良 博爱 诡辩;能说 空虚 真诚 金钱,
的人性。而和人性的博弈中,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犯错,又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最后就是高人开悟了,这个就比较简单,就是字面的这个意思。但是,谁是高人?为什么“高人”可以让你开悟?这个就值得说道说道,首先,父母是高人么?有的是,但绝大多数不是。很多父母总是希望以自己的认知教育出来一个能够超越自己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高人至少应该是在你所要追求的领域,曾经拿到过“结果”的人。而为什么高人可以让你开悟,其实也不复杂,因为ta自己经历过,你当下的问题,很多时候感觉迷雾重重,而在ta面前,就像开了全景图一样。

所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开悟。
回到今天的主题。你知道过好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决定”是什么吗?前天和昨天,我们一起读了《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作者在书里还提供了两个关于人生的“充实和幸福”的工具,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一个是如何从失败中找寻力量,另一个事如何寻找导师。
为什么这两个工具这么重要,因为从失败中寻找力量,就是
“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而寻找导师,就是“高人开悟”。
我们先看前者如何“从失败中寻找力量”,作者在书中说:
想象一下,如果存在这样一种疫苗,可以让你永不失败。只需要注射一针,你的生活就会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挫折,成功接踵而至。一段完全没有失败记录的人生,听起来相当不错吧?没有失望,没有挫折,没有麻烦,也不会悲伤,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没有人喜欢失败。失败的感觉非常糟糕,失败产生的压力会让你感觉胸闷,透不过气来。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失败的感觉”出现,同时还能给与自己力量呢?
关键是要培养出来一个叫做
“失败重构练习”
的习惯。

失败重构是一个过程,通过对原材料(失败)的转化,达到质的飞跃(成功)。这个练习很简单,分为三步:
1.记录失败的经历。
2.对失败进行分类。
3.鉴别出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点是对失败进行分类:
第一类失败是由低级错误导致的失败,即由你一般不会犯的错误所导致的失败。从这样的失败中,你学不到什么,你只是单纯地做错了。
第二类失败是由于自身弱点导致的失败。你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非常了解失败的原因。你可能已经非常努力地去改正了,并认为自己有所改善,但防不胜防,你还是失败了。
第三类失败是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它是一种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败,或者是以后可以避免的失败。这类失败的原因是可辨认的,而且有补救方法。我们重点关注的应该是这类失败,而不是其他两类失败。
当你发现,你遇到了一个第三类失败,我们要问自己,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下次要采取什么方式呢(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洞悉失败,从中寻找促成成功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就是失败重构,非常简单。
在记录的时候,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表格来帮助自己。(有点像我们上学时候用的错题本)
当你积累了足够多的案例,你自然而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提升。这样坚持下去,从失败中我们能够吸取教训,期待下次成功。我们会发现,人生并不只有输和赢,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无限游戏,当我们像设计师一样应对人生时,我们就会时刻充满好奇心,想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我们再看如何寻找导师,作者在书中说:
导师有很多种形式。有些人非常幸运,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导师关心他们的生活,陪伴他们度过人生。此外,还有在某方面能给予你帮助的导师,如养育孩子、金融、心理支持等方面。你还会找到一些临时导师或周期性导师,如孕期指导、工作实习指导、护理指导,或搬家指导。这里没有任何硬性规定,能够给你提供指导性帮助的人都可以充当你的导师。

不过,在寻找导师的时候,要注意分辨“引导和建议”。引导和建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引导是他人努力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想法,而建议是他人告诉你他的看法。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分建议及引导。当有人说“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的话时,你得到就是一条建议。当有人说“如果我是你”,那么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则是“如果你是我”。这就是建议的关键所在,建议者会告诉你,如果他处于你的情况会怎么做,并且希望你在生活中也采取同样的做法。有人给你建议很好,但在接受建议时,你需要谨慎对待。如果有人给你建议,你要设法弄清楚建议者的价值观,以及他有哪些经历让他确信自己的建议有用。
引导则完全不同——引导总是有益的。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看法。如果能够找到某个人,既可以给你有益的引导,又能让你头脑清醒、心态稳定,那么你就拥有了一笔巨额财富——这就是导师的作用。我们认为,合理的指导主要是指引导。引导一开始总是围绕问题展开,其目的是准确了解你的情况,包括你的言行以及正在经历的事情。
以上,就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中,个人感觉比较有价值的部分,也希望对于有志于在这个假期,好好“设计”一下自己的小伙伴有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有机会渡过一个“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