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01
热搜上的一条网友吐槽。
春节临近,家族群里一年一度的“抢红包大战”又开始了。
本来这是一场快乐值拉满的家庭活动,但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网友的舅舅一大早在群里发了一个红包,然后兴师动众地通知了所有人,还在群里@了一遍,却偏偏落下了她这个外甥女。
网友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兄弟这事干得挺不地道的。
舅舅则坚称他不知道外甥女在群里,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逐渐升级,甚至有闹翻的迹象。
有人留言,说网友母亲小题大做了,多大点事,至于吗?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觉得,红包事小,心意事大:“群里有多少人就在群名旁边写着呢,真要是忘了,会当场再发一个,而不是跟自己姐姐吵架。”
仔细想想,这话说得没毛病。
想起儿时的一件小事。
父母那辈兄弟姐妹众多,一年大家集体去给外公外婆拜年。
小孩们一个劲儿地往长辈身前凑,都想先领着红包。
我因为性格内向,常常落于人后。
那次,刚好小姨在给孩子们挨个发红包的时候,临时有事,慌忙中把人群中的我忘了。
说真的,那时的我也才十一二岁,心里可着急了,但是又不敢说,感觉被忽视了,委屈巴巴了一个下午。
等到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咧咧的表姐主动帮我提起,小姨才想起来,赶忙给我补了一个。
钱不多,只有10块,但是那一刻,却抚慰了一颗年少的心。
其实这就是中国人发红包的一条重要潜规则:
红包,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比起里面冷冰冰的数字,我们享受的是被人爱着的感觉。
02
提起发过年红包,里面的讲究真的挺多的。
趁着新年来临前,耳朵再和大家分享几条注意事项。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
“亲戚家两个孩子,我家一个,过年她给我孩子包100元红包,我给他们家孩子一人50。我做错了吗?”
题主还说了下具体情况,她结婚晚,要孩子又迟,以前没结婚都是给的50,后来各家把红包升到了100 ,她也给了五六年了。
但是亲戚家家都是两三个,她每年过年要倒贴出去两千多。
如果对方客气客气,表示一下谢意,她也就认了。
事实是,大多数平常连个电话也没有,也就过年走动一下。
更让人心塞的,其中一家因为和老人一起住,去他们家拜年,就只能收到一份红包,可她爸妈却是另外给的。
去年,她干脆不惯着对方,就给了他们家孩子一人50,没想到两家的关系更冷淡了,听说对方还在私底下编排了他们家不少坏话。
常言道: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往来是修养。
这事,看着鸡毛蒜皮,却很糟心。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
一对小情侣,男生出手向来阔绰,过年给女友发了个5200的红包。
女生领取后,回复略显公式化。
又过了一阵子,男生见女友没再来消息,便半开玩笑道:为什么我没有压岁钱?
可能一直被偏爱吧,女生第一时间没想过要回礼,既然男生开口了,她就 “勉为其难”发了个6.66元的红包。
男生当时就傻了。
虽然不见得对方非得也来个5200,但是6.66是不是有些太离谱了。
之后,男生冷冷回复了一句“睡觉了”,就“失联”了。
第二天,女生主动联系男生,男生却表现得很冷淡,她便忍不住质问男生你这是什么态度?
男生也不装了,坦言道:
“我感觉你昨天侮辱我,给我发几块钱红包,这是看不起谁呢?”
被男生一吼,女生也很委屈,平常你给我买东西么,也不见你要回礼,一个红包值得发这么大火吗?
最后,女生把红包退给了男生,这段感情也随之戛然而止。
这就是发红包的第二条潜规则:人和人的感情,都是双向奔赴的。
我从没见过收多点红包就能发家致富的,也从未看到单方面付出的感情可以长久的。
03
关于过年发红包,耳朵曾经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体验。
那年,耳朵大学刚毕业。
按照老家的规矩,只要没结婚,没分家,遇到随礼,发红包这样的场合,父母出一份就可以了。
初三去堂叔家拜年,恰巧堂哥家孩子刚过周岁。
父母给了孩子红包,就去外面和亲戚聊天了。
我坐在里屋喝茶,堂婶抱着孩子路过时突然冒出一句:
“过年,你这个做叔叔的,不给侄子压岁钱吗?”
看上去像是开玩笑,但是一句话把我架在那里,真的挺尴尬的。
当时我虽然毕业没多久,工作不稳定,兜里也没几个钱,但是给晚辈包个红包还没问题,但我确实没准备啊。
最后,还是堂哥打了个哈哈,过来给我解了围,事后我还补了一份礼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深刻。
有年春节,微信群里几个晚辈嚷嚷着让长辈们发红包。
几十,一百,长辈们发,晚辈们抢,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突然,群里出现一个千元红包。
大家第一反应是快抢,抢完了才看到是大姑发的。
那几年,大姑家过得挺不容易的,虽然发了个大额红包,大姑啥也没多说,还开玩笑给孩子们买糖吃。
可回过神来,大家都明白大姑可能是手滑,多点了个0。
几个晚辈也没商量,去大姑家拜年时,很默契地买了很多礼物,而且不少还是生活必需品。
说到底,亲朋好友之间,没有谁必须给谁发红包。
要记住:发红包是情分,可收红包不是本分,有来有往才能长长久久和和美美。
这就是发红包的第三条潜规则。
04
网上有一句话,特别扎心:“有钱,才叫回家过年,没钱,那叫回家找虐。”
实话实说,我们无法忽视红包的金钱属性。
前几天,《三联生活周刊》有篇报道,里面罗列了一组数据。
在农村,很多老人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过个年竟然要花掉他们一年的收入。
其中,给晚辈发红包占了大头。
耳朵也是农村娃,对于这点其实感受挺深的。
虽然说儿女也会给老人“过节费”,但是家族开枝散叶稍微多一点,沾亲带故的都要上门拜年的话,给孩子们发起红包来还真不够用。
当然,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红包越来越大。
别说老人了,就连年轻人也吃不消。
说一个北方朋友的故事,30岁,未婚,在公司也算个小领导,月薪两万,可自从他工作以来,过年回乡就胆战心惊。
因为到了他这个年纪,荣升“长辈”,春节回家,不仅要去探望老人,亲戚朋友也会拖儿带女来他家走动,这个喊叔叔,那个喊舅舅,怎么能不表示表示。
而且他所在的北方小城,红包给少了还会被人说闲话,关系近的至少500起步。
如此一来,一个月工资真打不住。
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会说,人到中年,害怕过年。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钱真的禁不起乱花啊。
#过年红包掏空年迈父亲一年收入#那条热搜出来的时候,微博上还有一个热门话题:成年了才知道广东红包的快乐?
有多快乐?
广东红包叫做利是,讲究的是意头,5蚊10蚊20蚊,就算亲戚家的孩子也不会过百,而且没结婚不用给。
这就是发红包逐渐被遗忘的那条潜规则:红包是祝福,不是负担。
平日里,工作的难、日子的累已经够苦的了;过年时,来往的人情、亲朋的攀比只能让我们越发疲惫。
大过年的,开心最重要,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咱能不干就别干了。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祝福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