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和爱人在一家餐厅吃饭,邻桌坐了一对相亲的男女,本篇试着回忆并分析一下他们的对话。
男主年龄在35岁左右,打扮很洋气,身材相貌也不错,之所以判断其35岁,是因为聊天中他提到2010年大学刚毕业时青岛的房价如何如何,以此倒退年龄。
女主颜值中等,年龄按照相貌看约摸30岁上下,或许因为相对男主拥有年龄优势,女主在相亲过程中明显是强势的一方。
二人不是第一次见面,他们最初在扯东扯西,并没有吸引我们关注。
中途女主突然来了一句:
“你买房了吗?”
我和爱人相视微微一笑,知道相亲过程中的摊牌式对话要开始了……
“我在老家有房,这里还没买房。”
男主回答道。
之前他们应该聊过彼此的家乡,所以女主没有追问,只是略微感慨的说道:
“除非有特别的情怀,否则老家房子留着意义不大。”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浪潮,外地打工人在家乡买房的情况很常见,往往是一线城市打工人在本地省会/计划单列市买房,二线城市打工人在本地三四线城市买房。
这一方面是出于给自己留条退路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房价上涨期的焦虑所致。
然而临近成家时人们才会意识到,非工作地房产对于年轻人来说实用价值不高,卖又卖不掉,显得很鸡肋。
以本篇男主为例,他老家很可能是山东省内的某个地级市,一套房子大致有个几十到一百万的账面价格,但变现需要大幅折价。
回到相亲主题,女主接着问道:
“那你现在住哪呢?”
“租在黄岛,公司附近,那边大概一万多点每平。”
“还是市区比较方便,你有在市区买房的打算吗,市南、市北、崂山。”
女主进一步界定目标范围。
这里给外地朋友简单介绍一下,青岛市内四区一般指市南、市北、崂山、李沧,女主刻意排除掉了价格较低的李沧区。
男主有一点不开心,他稍带情绪讲道:
“崂山新房很贵的,像XX、XX……”
女主打断他:
“你不要那么极端,我只是说一般的商品房。”
“那你比较关注哪个盘呢?”
男主问道。
“比如崂山的海尚府。”
“海尚府多少钱一平?”
“三万五吧。”
女主提到的“海尚府”具体位置。
听到女主的话后,笔者大致可以定位出她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地点。
因为海尚府并不是崂山区的几个标志性楼盘,它处于崂山、市北和李沧三区交界处,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那片到底属于哪个区。
女主关注它且清楚知道其隶属崂山区,大概率在周边上班,也就是海尔工业园一带。
相亲对话是很直接的,男主也没有跟女主绕弯子,直接讲:
“我觉得还是考虑单价两万左右的盘吧
女主表情略显不悦:
“单价两万只能买李沧了……那你能出多少钱呢?”
“六七十万吧,百分之二十首付,可以买个不错的。”
“首付比例低,还款压力就大了呀……”
男主不再接话,沉默片刻后开始岔开话题。
笔者对于青岛楼市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单价两万可选的盘很多,不过面临结婚问题的青年男女眼光通常只盯着新房,而现阶段市区新房多以改善户型为主,压力确实很大。
归根结底,市区新房原本就不是给青年男女买的,那是给已经打拼奋斗过若干年的成功中年人士准备的,除非原生家庭可以提供大量资助,否则没必要想着一步到位。
海尚府的单价及总价信息,这个价格显然不是六七十万首付可以够得着的。
简单梳理一下。
男主的收入可能在20~25万左右,女主略低,因为女主年轻五岁,所以对男主的经济条件有较高期待。
可男主工作十几年来的收入分散掉了,一笔投到老家的房产上,一笔为目前六七十万的首付款。
而相亲时女方不仅关注男方的总资产/家庭资产,也十分关心哪笔钱可以直接用到新家庭的建设上。
整个谈话过程中,女主处于不断发问的进攻态势,男主防守,言语间不难体会男方很希望在年前推进甚至基本确定下来这段关系,也好对家里有个交代。
对于相亲结果,笔者爱人觉得这是“最后的晚餐”,女方以一种坚决的态度做摊牌式提问,尽管轻声细语,但气氛仍显尴尬,似乎已不想再留退路。
文章最后,简单做下点评。

虽说相亲圈对女方的年龄更加直观敏感,但男方年龄其实同样重要——当你还是个小青年时,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便可以博得女方好感,那是因为对方对你的前景有无限遐想;可一旦到了35岁左右,就必须得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不然很难担得起对方的期待。
因此凡事要趁早,赚钱要趁早,谈恋爱要趁早,结婚要趁早。
当然,
回家
过年也趁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