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成了大问题
寒假,娃在家,不得不说起孩子看电视的问题,妈妈们普遍是忧虑又无奈:
「我家孩子一看电视就停不下来,每次关电视都是一场硬仗!」
「我家都是拉锯战,说好了只看一集,看完了还要看一集,不答应就哭闹,每次只要一开机就是大半天。」
「我和队友要上班,电视成了保姆,娃每天废寝忘食,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不睡觉,家里老人也管不了,再不开学,娃就要养废了。」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春节期间的日均看电视近 7 小时,这还不包括使用其他电子产品的时间!就算孩子不全程参与,长时间暴露在电视环境下,对孩子成长也是不利的。

电视看多了,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现在说到看电视,已经不局限于对着电视机看了,抱着手机、平板都能看,所以,看电视的问题,其实就是屏幕时间的问题。为了表述方便,下文会以「看电视」为切口,说到看电视,大家可自行对照其他屏幕问题。
我们先来界定一下什么叫「看多了」?
美国儿科学会(AAP),拥有全美最优秀的儿科医生、育儿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它给出的建议是:
18 个月以下的宝宝,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
18~24 个月,宝宝应该在家长的陪同下使用电子产品;
2~5 岁,严格限制宝宝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可超过 1 小时。
很明确的标准,5 岁之前,孩子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 1 小时之内。
超出这个范围,会有什么后果呢?
2004 年 4 月,《儿科》杂志(Pediatrics)刊登的一篇研究显示:1~3 岁的宝宝每天看电视 1 小时,孩子日后出现注意力缺陷的风险便会增加约 10%,而且这种后续的影响一般要到孩子 7 岁左右才显现出来。
研究还发现,即便孩子不直接看电视,长期暴露于电视环境中,其大脑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一方面,大人看电视,与孩子的交流会减少;另一方面,被动「听」电视,孩子会主动屏蔽家长的声音(你叫他,他听不见,不理你)。
有数据显示,电视每开 1 个小时,孩子从大人那里听到的词汇量将减少 500~1000 个。
现在有很多家庭,不看电视,电视也一直开着,家长希望孩子能听声音「磨耳朵」,但其实,这对孩子的语言习得和早期大脑发育是弊大于利的。
201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起了一项名为 The 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简称 ABCD 研究)的研究,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青少年脑认知发展」研究项目,该研究将对 11874 名 9~10 岁孩子进行为期 10 年的追踪观察。
该研究第一期的结果对大众开放后,科学家们纷纷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018 年11月,柳叶刀杂志儿童青少年健康子刊上,发表了一篇针对该研究的重量级论文。该论文指出,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超过 2 小时,其认知能力就会下降。
换句话说,科学限屏,能让孩子更聪明。

为什么一关电视,孩子就哭闹?

说到限屏,妈妈们最头疼的是什么?
一开电视,就关不了机。

热播剧《安家》剧情:海清饰演的宫蓓蓓

在教训孩子,让他放下ipad乖乖吃饭
有位妈妈这样形容关电视的场景:「我怀疑我家遥控器连着我儿子的情绪开关,一开电视,他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一关电视,他瞬间无精打采,脾气烦躁,甚至哭闹。」
孩子有这样的情绪反应,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❶「朝向反应」锁定孩子注意力
科学家发现,人会不由自主地关注有响动的事物,本能地保持警戒,即所谓的朝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
这是由进化决定的,远古时候,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是威胁,所以,身边有任何异动,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
而电视等电子产品制造了类似的效果。
电视画面常有快速的切换、放大、定格,以及声光效果,它利用不断改变的声光刺激,不断引发人的本能反应。有研究显示,8 个月大的婴儿已经会转头去看电视。
不过,电视的声光与画面刺激速度太快,大部分电视节目每五六秒,有些广告甚至每两三秒就会切换画面,而大脑思考区域至少需要 5~10 秒来处理这种外界刺激,所以,孩子看电视,大脑根本就没机会参与思考
而且,在本能的警觉反应下,持续不断的刺激会让大脑过度负荷,孩子也无法通过看电视真正放松休息
其实我们成人也有这种感觉:本来周末想宅家看电视放松,但每次看完都会觉得身体疲累,心情也并不愉快(儿童甚至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这种疲累和不爽,似乎有理由促使孩子尽快关掉电视机,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❷大脑奖赏机制让孩子停不下来
有研究发现,看电视会出现上瘾症状,即所谓的「电视瘾」。
电视瘾与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有关,多巴胺是一种与快感有关的情绪调节激素。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个包括前额叶皮层和腹侧纹状体在内的奖赏通路,看电视、玩网游可以激活多巴胺在奖赏通路的传输,使人产生快感。
大脑奖赏机制的发现源于一个错误,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在小鼠脑中安装电极时装错了位置,导致这些小鼠乐此不疲地主动接受电击,直到力竭而死。
孩子看电视停不下来,看完一集还要再看一集,是不是跟实验中那些疯狂接受电击的小鼠很像呢?(不寒而栗)
电视屏幕通过光线、声音和图像的节奏,刺激孩子的大脑产生多巴胺,让孩子沉浸其中,感觉良好,不想做任何事情,不希望有任何改变。
突然关电视,等于迅速掐断多巴胺的传递,这种荷尔蒙下降给身体带来的冲击,就是孩子尖叫,甚至哭闹的主要原因。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讲,这种强行切断,对孩子是有害的。

如何才能愉快地关机?

不能强行关机,又不能任由孩子沉浸在虚假的愉悦中,那有没有愉快地关掉电视的办法呢?
有。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孩子架起一座桥梁——帮他快速走出虚拟世界
结合学龄前孩子的特点,以下几个方法供参考。
❶教孩子看进度条
教孩子看进度条,让他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提醒他看进度条:「快要结束了,妈妈闭上眼睛,看看宝宝会不会自己关电视。」
然后继续提醒:「妈妈可以睁眼了吗?」
孩子为了回应你,通常会快速关机,并告诉你「可以睁眼了」!
孩子主动关机了,记得来点仪式感,跟他击个掌,点个赞,抱住亲一下,让孩子觉得遵守规则很重要,妈妈很重视。
❷顺势切换到其他游戏场景
孩子若不愿意关遥控,你可以顺势说:「嘿,今天我们宝宝不关电视,是不是想让小恐龙来试试?」然后让小恐龙关电视。
或者,顺便借孩子的小脚丫制造反差,「我猜今天小手不想关电视,那就小脚丫试试吧,我猜小脚丫关得更快!」
这种办法等于把孩子带到另一种游戏场景,孩子通常会秒关。
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爸爸扮成老鹰,飞过来把宝宝抢走,妈妈扮成鸡妈妈去追。
孩子觉得有趣,就会快速走出电视场景。
❸定时定点,让孩子心里有底
给孩子看电视,最好固定时间、约定时长。这能让孩子心里有底
有的妈妈有事要忙,想让孩子清净一会儿,就打开电视。
妈妈忙完了,孩子看得正嗨,忽然来一句「不能一直看了啊」,然后强行关电视。
这样孩子没自主感,就容易耍赖,不配合。
心理学上有个「蔡戈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它告诉我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想想我们大人,正看在兴头上,忽然有人拔你电源,你什么感受?
孩子也是一样,既然电视已经打开了,那最好还是让孩子把一集看完。
有些孩子为什么一让关电视就哭?因为孩子心里没底,他不知道现在不让看了,以后还能不能看,什么时候还能看?
心里有底,孩子会知道,现在不看,明天到点还可以看,这会让孩子更自主。
这种习惯养成了,将来不用你催,到点了,孩子:妈妈,我去看电视了。到约定时间了,孩子「啪」自己就关了。
当然,我们不能期待孩子每次都像机器人一样自觉,但至少定时定点,孩子会对他的生活更有掌控感,这是孩子自律的一个前提。

最后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你希望它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 学习的工具?
  • 打发时间的工具?
  • 还是代替你陪伴孩子的电子保姆?
想明白这一点,我们再来明确电子产品的属性——工具。
电子产品只是一个工具,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主要还取决于我们怎么教孩子去使用它。
比如电视,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是:
电视并不能教孩子很多东西,它最大的功效是激发学习兴趣,但不是最佳的学习工具。
最后,希望孩子都能受益于电子产品,而免受成瘾之害。
@爱贝睿科学早教,0-6岁儿童早期教育专家陪你与宝宝共同成长。
不想错过更多前沿优质育儿资源?快来加星标哟!
跟着下面动图3 秒钟就搞定~

星标设置方法如下,三秒就能完成!
转发
收藏
点赞
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