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并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而是在于有一颗追求梦想的心,要有勇气去尝试、坚持和创新,要善于把握机遇,打造自己的品牌。
富书作者:锦瑟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前几天,在一次直播中格力总裁董明珠再次谈论北大硕士张天一:卖米粉是“对学识的浪费”,这一次网友不再买账,表示支持张天一的选择。
还记得2014年,董明珠就在《中国青年说》的一期节目上说张天一是在浪费国家教育资源。
那是张天一创业的第一年,面对董明珠的质疑,他据理力争:“知识不应该成为一个人选择的束缚,当下年轻人缺的并不是选择,而是经历。因为经历太少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
这一言论,引起了全网不小的轰动。
然而,创业靠的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腔热血,需要一股子韧劲和毅力。这10年,张天一的沉浮也同样备受网友关注。
如果说当时张天一的说辞让人感到怀疑,那么如今他把家乡的米粉开遍了全国各地,年赚5亿,这一成绩不禁令人产生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
从小学霸,北大硕士,却一身反骨
1990年,张天一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一名律师,父亲是医生。
从小到大父母就寄予厚望,买了很多书,也报了各类兴趣班,希望他长大后有一两个特长。
这些广泛的阅读和生活体验,给了张天一广阔的视野和巨大的启发。
高考那一年,张天一因作文采用文言文的文体,被判不符合题意得了零分,语文成绩只有60分的他,与北大失之交臂,最终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进入大学后,张天一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埋头苦读,认为生活中除了读书还应该有更多的元素。
于是他通过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做兼职来了解不同行业的规则。
在校他是学生会主席,参加辩论队。校外他利用课外时间不分岗位不分单位,做过前台、秘书、收银员、保险推销员、艺人经纪人等。
大二那年,张天一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准备大干一场,打电话找妈妈要钱投资,却被劈头盖脸地骂了回来。
这件事情对张天一的触动很大,他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创业是赚钱的最快途径。
在一次政治课上,老师的一句话让张天一突然有了灵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家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准化中餐企业
于是,张天一决定做一家餐饮店。
此时的他通过兼职已经有了3万块钱的积蓄,盘算了一下后,最终开了一家饺子店,取名为“天一碗”。
虽然只是一家小小的饺子店,想要赚钱并不容易。
刚开始的半年里,饺子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最严重的时候,他硬着头皮去宿舍楼一家一户地敲门送外卖,当时的他觉得自己特别掉价。
后来,张天一发现,小区里的大妈大爷喜欢买生的水饺回家煮着吃,冻在冰箱里的饺子变得供不应求,饺子店终于开始盈利了。
从亏损到盈利, 一路摸爬滚打,张天一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在绝望中重生”,最终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80万。
本科快毕业时,张天一面临了读研和经营饺子店二选一的抉择,他思考如果继续卖饺子,无非就是开更多的门店,可他还不确定这就是未来的方向。
另一边,家里人也更希望他能继续读研。经过深思熟虑,张天一转卖了饺子店,决定继续深造。
毕业时张天一的专业成绩排名第三,获得了保研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接受,而是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一名金融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当得知张天一考上北大研究生时,父亲非常开心,觉得儿子终于回到正途,逢人便夸儿子以后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律师或者公务员。
毕业前,张天一在国贸一家律所实习,可打工半年后,他开始害怕每天花2小时通勤的白领生活,也怀疑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到底能做什么?
人总有那么一瞬间,能让你幡然醒悟,给张天一带来触动的点是导师的一个故事和一幅画。
有一天上课时,导师吴志攀先生讲了一个关于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故事,让他突然领悟到工作本就没有学历高低的区别,只是分工不同,任何事情,都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这让他放下了自己学历的包袱。
当天晚上张天一回到家盯着一幅画有地球的图,发现当人站在更大的维度上看毕业选择时,忧愁的事情毫无意义,你要干的一定是能够发光发亮的事,而只有创业才能做到。
这两个瞬间助力了他创业的决心。
其实张天一在开米粉店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他认定必须做一件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事情。
如果选择做律师,他可能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那个,而他更希望自己是某个行业中有更多竞争优势的人。
因此他决定不去律所,至于为什么选择卖米粉,这是对家乡米粉的一种眷恋。
张天一在读书时,就一直寻找湖南米粉,可唯一吃过比较正宗的店离学校很远,在大钟寺,是一家夫妻小店,生意却很火爆。
张天一每次去的时候都会观察客流量和翻台率,还自己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中国餐饮业中主食1.5万亿元,但品牌转化率不到1%,这让他看到了米粉行业的前景。
有人说张天一过于跳脱,人人渴望的北大学历,他只当作是知识储备的平台,人人渴望安稳的工作,却带给他迷茫和困顿。
但也正是他的这份“不安分”让他在众多的经历中去认清自己,思考更远的路,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顶着舆论的压力,依然坚定卖米粉的信念
张天一离开律所,回到常德,走街串巷,一天尝试十几碗米粉,吃到想吐,最终选择了一家口感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
为了做出好吃的米粉,他买了一把小秤,每天晚上一小勺一小勺地把食材放在秤上,搭配出最优比例。
又邀请当地最有名的几家米粉店的主厨品尝,经过300次试验,最终研制出了符合标准的独家配方。
配方有了,还缺少团队和店铺。
张天一邀请了三位朋友一起组建团队,分别是24岁的周全、25岁的柳啸和25岁的宋硕,他说:“我们经营米粉,也经营一种生活方式。
们一起拿出了10万块钱积蓄,在环球金融中心租了一间三十七平方米的店铺。
2014年4月4日,一家名为“伏牛堂”的湖南米粉店正式开业,张天一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而此时来自家人、同学、社会的舆论压力也接踵而至。
在国贸大厦上班的同学经过他的小店时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张天一怎么在卖米粉,这不是初中毕业就能做的事情吗,硕士怎么也来卖米粉了?”
每当听到以前的同学私底下议论,张天一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正在为店铺发愁的他连夜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卖米粉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被一名湖南当地官媒记者看到后,写了一篇报道,经过《常德日报》转载,“北大硕士卖米粉”迅速火了起来然而,当张天一的爸爸在报纸上看到儿子卖米粉时,脸色大变,打电话过去质问,生气也无济于事,仍没能改变儿子的决定。
日的骄傲一扫而空,儿子既没有选择律师行业也没有成为公务员而是选择了人人能做的米粉生意。
街坊邻居也开始议论:“老张的儿子北大硕士毕业却去卖米粉。
关于网上、家人、邻里等众多的消极声音,张天一都知道但却不为所动:“天高皇帝远,他们也管不着。
后来,张天一参加《中国青年说》,同样遭到了评委老师的指责:“堂堂北大法学硕士毕业生,跑去卖米粉,这简直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可在他看来,北京不缺优秀的律师,但是缺一家好吃的湖南米粉店。
接下来,他屏蔽掉周围的声音,一门心思研究米粉,他要做的是把米粉店生意做起来,堵住悠悠众口。
创业初期,因为资金少,又缺少经验,一天下来见不到几个客人。
眼看账面上只剩下4万块钱的张天一,跟合伙人商量后决定破釜沉舟,通过微博找到2000多个在北京的湖南用户,邀请他们来门店免费体验吃粉。
这个举动,一下子来了很多顾客,人手不足,他就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去市场采购。
店里所有的材料准备、堂食服务、卫生打扫都由4个人分工承担,最忙的时候张天一一个人既当厨师又当收银员、服务员,晚上凌晨收工搞完卫生后还得盘点,然后熬汤熬到半夜两点,才能睡一会儿。
制作米粉的每道工序,他都会认真检查,并且持续改进。“汤头要至少10个小时熬制,一天只能接待120个客人,客人多了就不能保证米粉的味道了。
家乡风味的米粉获得了很多顾客的认可,依靠这些种子用户一传十,十传百,这家小小的米粉店高峰时创造了日翻台20桌,日营业2万的记录。
同时,那篇《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去卖米粉》的文章,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流量的关注,米粉店也快速成为当时的网红店。
有了一些小小的影响力后,他又上电视、做访谈、录制节目,硬是用自己北大硕士的身份给米粉店打响了知名度。
创业路上,质疑声常有,张天一以优质的服务和纯正的口感,为自己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助他完成了从0到1 的突破。
创业之路步履维艰,用智慧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接下来的4年,可以说是张天一的辉煌时期。
2016年开始,张天一带领团队组建了百万人的用户社群,有读书、观影、户外……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顺便也能卖个米粉,成为当时互联网餐饮网红代表之一。
伴随着外卖需求的攀升,张天一开始琢磨起速食米粉。不久后他就把米粉投入到各大超市,变成了货架上就能选购的方便食品。
在2018年4月张天一又有了更大的突破,一年卖出了1000万份牛肉粉并将“伏牛堂”正式更名为“霸蛮”。
“霸蛮”是湖南方言,意思是“敢拼要赢不服输”,而这也成了张天一始终坚持的创业精神。
那一年,张天一通过“AI大数据+线上电商新零售+外卖020线下连锁体验店”的新型零售模式,又建立中央厨房,集中配送,标准化流程,规模化量产,靠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效率。
2019年年底门店迅猛扩张,新增了十几家线下店,张天一对未来充满信心,父母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2020年,张天一再次回到北大,进入经济学院读博,他希望能学习更多经济方面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然而,人生总是阳光有时,风雨有时。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阵脚。
在疫情的冲击下,“霸蛮”将近60家门店停止营业,收入瞬间归零,而每月还有2000多万的支出,最危急的时候,公司只剩下2周的现金流。
这让张天一陷入了生死时刻。
但这并没有将他打倒,经过一番盘算,张天一决定拓展线上渠道,所有员工往线上转型,包括直播带货。
张天一一边组织员工直播卖货,一边联系了李佳琦、罗永浩、汪涵等外部明星主播,两周的时间竟起死回生。
整个疫情期间,“霸蛮”整体直播超过了1000场,2020年业绩不但没有下降,竟然还比前一年翻了一倍。
同年,凭借“堂食+外卖+小吃外带+零售分销”的无界餐饮模式成为首个入选哈佛大学商业案例研究库的中国快餐品牌。
疫情之下,“霸蛮”已经具备了强劲的抗风险能力,不仅连续3年占据天猫湖南米粉品类销量第一,更是在2021年突破了十亿元的营收。
这一年,“霸蛮”成功完成亿元级B+轮和C轮融资,估值达到15亿元,全国化扩张之路从此开始。
疫情初期总算安全度过,但2022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全国范围内的区域性反弹,让张天一有点措手不及。
疫区门店关闭,上游工厂停工,不少货品供应中断,疫情区快递停发,线上电商业务腰斩,前端收入骤减,月亏达千万元级别……
线上线下的挑战接踵而至,无一不考验着张天一的耐心和公司发展的韧性。
好在2022年6月以后,全国疫情逐渐消退,终于让张天一缓过劲儿来。
他也暗自庆幸,当初果断发展线上业务,通过无界餐饮模式加速转型发展,开拓增量市场,让自己赢得了公司求生求变的时间和空间。
因为他认为:“餐饮的本质是‘时空生意’,你要做餐饮还是零售的生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造,触达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打破餐饮与零售之间的界限,给消费者提供在多个场景下都能方便享用的饮食方式。
因此,张天一不仅餐饮、零售两手抓,还要做全渠道全场景的米粉品牌。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变化,张天一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呢?
他开始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希望通过全产业链的溯源告诉消费者,“霸蛮”产品的品质是有保证的,消费者可以吃得健康放心。
有线下门店做底盘,增加预包装产品,打造全新的供应链。
张天一的“霸蛮”因祸得福,成功转型。
如今,“霸蛮”在全国已经拥有近200家门店,每年能卖出超过2500万碗米粉,在多家电商平台销量位列第一名。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张天一不忘经世济民的初心,回馈社会。
在新冠疫情时期,张天一不断向一线的抗疫工作者提供支援,3年来累计捐赠物资近百万元。
2023年,张天一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回到家乡湖南,着眼于乡村产业振兴。
从一粒稻谷到一碗粉,全链条做了溯源,从源头的5000亩自建绿色专用水稻基地开始,到5万吨智能制造米粉工厂,将大米深加工为高附加值的米粉,最后再到前端品牌。
创业路上,张天一始终牢记出发时的初心,将“饱足世人”确定为霸蛮的企业使命。
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有嘴的地方就有“霸蛮”。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的愿景,他决定找996个志同道合的创客,共同用5年时间打造霸蛮的万家门店。
他说:“霸蛮2.0应该是一个孵化器,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不断发掘、培育更多‘张天一’的生态,找到那些像我们一样的霸蛮人,帮助他们去开出自己的10家乃至100家店,我觉得5年1万家店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如今的张天一在写书,在演讲,在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鼓励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张天一的创业成功并非必然,他的每一次决定都是建立在完成了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本科毕业时,张天一选择了读研,因为当时的他还不确定未来要走的路;
硕士毕业时,他毅然地选择了创业,因为在经历了各种人生体验后,他认为创业最能让自己发光发亮;
事业风生水起时,他又去攻读经济学博士,因为他需要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对自己能力的不设限,对梦想的坚守,对周围的屏蔽力,都给了他巨大的自我驱动。
张天一在毕业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餐饮业,并且坚持了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
成功并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而是在于有一颗追求梦想的心,要有勇气去尝试、坚持和创新,要善于把握机遇,打造自己的品牌。
同时,在心态上不拘泥于传统的职业观念,平凡的行业中同样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让自己发光发亮。
作者简介:锦瑟,富书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4本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责编:青允香克斯,排版:闵晶,校对:Jenny、陈晨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创业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