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智合研究院 吴梦奇 张照栋
来源 | 智合
2020年,在智合的“中国律所40年”系列访谈里,一家特别的“学院派”律所曾出过镜——东卫。
那一年,东卫18岁,迎来“成人礼”,开启新征程,向着“打造一家业内公认的、具有口碑效应的专业化强所、综合化大所”的目标全力奋进。
也是在那一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严重冲击国民经济和生活。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新冠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的惊心动魄过后,人们对未来依然充满乐观和信心。
此后三年,风云变幻。疫情反复,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上扬,经济下行,行业寒冬。内外交困之下,国内众多律所选择战略收缩,放缓扩张步伐,在内卷的焦虑中,艰难过冬。
然而,东卫这家向来稳健、务实、低调的“学院派”律所,却一改往日风格,逆势而上,锐意进取,在寒冬中趟出自己的发展之路,一年内连开6家分所,实现了律所规模、人数、营收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东卫现象”,何以造就?东卫此举,意在何方?
秉学院基因,谋品牌突破
基因
当初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强调,后来走着走着回头看,‘学院派’已经成为了我们律所的风格名片。
谈及律所的“学院派”名片,陪同东卫一路走来的名誉主任顾永忠教授感慨道:“当年创办律所,是带有一定理想色彩的。
顾永忠
东卫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
那是2002年夏天,北京月坛北小街中船宾馆办公室,东卫所三位创始人郝春莉、张世国和张敬明一笔一划,把东卫所训刻在竹简之上:“所谓大辩者,别天下之行,具天下之物,选善退恶,时措其宜,而功立德至矣。”

将先秦法学家邓析的这句话作为所训,不难看出东卫创始人对法律行业的信念:要想成为大律师,必须有大格局,对于天下之物、天下之行,都要有深刻的把握,同时具有选善退恶的情怀,时措其宜的方法以及功立德至的追求。
顾永忠也提到,东卫所早期成员都接受过系统的高校法学教育,并且是在各自领域取得相当成就后才聚拢到一块办所,其中郝春莉主任更是在人民大学取得了副高职称。“他们不是为了挣钱谋生,而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念,才一起创办了东卫。
也因此,自诞生那一刻起,“学院派”三个字就深深刻进了东卫DNA里,并润物无声地影响了东卫此后20余年的发展。
东卫的“学院派”到底是什么?在东卫合伙人的眼里,五个关键词构成了东卫“学院派”的核心内涵:专业、敬业、规范、守纪、低调。
专业,指的是东卫一直坚持专业化道路,每个律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定位,这是学院派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敬业,则是指学院出身的东卫人对法律行业有信仰,执业认真,并以此赢得客户信任;规范,意味着东卫延续了学院派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律师执业做事都符合规矩,务实稳健;守纪,则体现在东卫律师对于职业道德和纪律方面的严格要求。
对于低调,顾永忠表示,这其实不能算作东卫“学院派”的一个优点,只能是一个特点。他认为,秉持学院派基因的东卫,过去一直保持着务实低调的工作风格。然而近两年律师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同行们都在使尽手段包装自己,“好酒也怕巷深”。东卫也在努力适应行业变化,提升品牌影响力——这既是律所发展现代化、规范化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东卫与更广泛的市场、客户接轨,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与客户的服务体验,更是将东卫打造成一家更包容、更适合新生代法治人才于此执业、成长的优质律所平台的必经之路。
“学院派”的基因一以贯之,但近年来,东卫更多选择了自我变革、自我转型。
改变
2022年的改制,是东卫近年转变的一大关键节点。
2022年6月,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东卫律所组织形式正式变更为特殊普通合伙。
律师行业发展潮流浩浩汤汤,律所建设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极速发展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锐意创新,只有改制才是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还是过去的普通合伙制,我们业务做不强,做不大,律所规模也很难搞上去。”东卫律所主任郝春莉说道,“另外,东卫改制的底气,来自于我们20多年来的积淀。我们在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在文化方面则是打造了风清气正的律所氛围。
郝春莉
东卫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总支书记、创始合伙人
规模越大,对律所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律师归属感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随着优秀人才不断加盟东卫,原有的组织形式越来越难以匹配东卫的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东卫决定改制,最终顺利成为北京第36家特殊普通合伙律所。

改制后,东卫的股权架构必然要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律所凝聚力并吸引更多行业精英人才加盟东卫,几位创始合伙人选择让渡出70%的股权,极大激发了所内合伙人的积极性。“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后,大家的参与度、归属感、成就感一下就提升了,心气儿也不一样了。”郝春莉说道。
“学院派”名片也随着东卫的改制而迎来了新发展。
过去,“学院派”基因的外化表现之一即是东卫对行业热点、难点的研究能力。尤其在面对一些像央企、国企这样的大型机构客户时,东卫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专业行业的紧密结合,是帮助其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所在。但此前的专业研究活动更多维持着小范围,自发性和随机性强,合伙人主动组织的动力也稍有不足。
张世国
东卫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创始合伙人
东卫执行主任张世国说道:“我们总所有一大批具有博士、博士后学历的研究队伍,比如孙利、司楠、温克志、张军、康瑛、刘永林、卢桂、刘利君、左宁、张金玲、李怀胜、贺绍奇、宫万路、胡斌、曹兴华、李勇智、李庚强、陈怡伊、谢澍、王洁、王新等博士,他们学术功底深厚,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不但参与各种学术教学与研讨,参与国家立法征求意见修订,而且对于疑难复杂的法律事务,这支东卫精英力量有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功力,使得东卫在国家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足迹。
改制后,在培训部的支持下,所内对于行业研究活动的组织、举办频率大大提升。高级合伙人贾朝阳专门负责培训部,“几乎每周都有培训、研讨活动,大大小小的研讨会、闭门会议也很多,和第三方机构合作的培训活动增多,青年律师的一些案件研讨、行业最新动态的讨论沙龙也明显增多。”张世国举例道,“比如我们研究一个内幕交易的专题,梁延昊、刘洋等11位律师组成了一个研究专班,大家结合自身的办案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最终撰写成原创性研究稿件,分期刊登在内部刊物《东卫研究》上。大家积极性上来了,就更容易出成果,实务研究能力也更加精益求精。
东卫内部课题研讨会
“学院派”的招牌越发响亮,东卫律所的品牌形象也迎来突破,客户信任度大幅提升。“东卫大讲堂”是东卫一直坚持的公益讲堂,免费向社会开放,目前到第四季,由于邀请的都是法学大家、名家,观众(听众)合计达百万人,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多年的司楠律师的精彩主持,是东卫大讲堂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听了‘东卫大讲堂’的课,或者看了我们律师写的专业文章或发表的主题演讲,慕名来选择我们为其代理项目、案件的客户越来越多,这也让我们的律师越发意识到专业研究对于自身职业的正向作用,激励我们继续坚持自己‘学院派’的作风。”张世国表示。
东卫大讲堂
除了研究能力的提高外,东卫“学院派”名片的另一大发展,是与市场更为紧密地结合——这主要体现在改制后东卫内部市场的越发活跃。
近两年,东卫全国律师人数迅速增长至1200人,新生力量的加入,扩大了东卫的内部市场,而改制则使得律师间的合作意愿更加强烈;此外,改制后律所的凝聚力大幅提高,律师之间的合作也更多,全国律师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较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不停地研究、交流、合作,让‘学院派’更加贴合市场,并内化为东卫律师集体认同的理念。”张世国说道,“东卫的内部市场也因‘学院派’而更有成效,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更加促进东卫的品牌影响力、对客户的吸引力有质的提升。
东卫“学院派”风格的新发展,不断赋能其增强自身专业服务优势。
秉承“学院派”基因,东卫在专业建设上下大功夫,深入研究、修炼“内功”,再加上东卫改制后集体研究、团队作战的氛围越发浓厚,这使得东卫在处理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往往站位更高、理解更深、方案更准。
(学院派)不仅是指学理上理解得更深,在实务操作层面,也要求能切中要害,这背后是深厚的专业实力。以近几年的一起公益法律援助为例,东卫安排了二三十名律师为北京二环内某大型综合商场疏解工作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高效帮助政府完成5000多家商户的疏解安置的法律意见,获得了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张世国举例道,“这个案子是东卫近几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也体现出即便是没有收益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我们也能够依托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很高的凝聚力拧成绳来尽到自身的那份社会责任。
布局加速,以高质量规模化铺平前路
过去十余年,“规模化”是中国律师行业绕不过去的一大关键词。如今业内知名的规模大所,大多在这段时期实现了人数、分所数量上的大幅增长,甚至是数量级的跨越。
然而,随着近几年经济下行,市场寒冬,行业内对规模化的态度有所变化,不少律所扩张步伐放缓,甚至选择战略收缩。与此同时,则有一批律所逆势而上,在看似趋于固化的行业格局中尝试开辟新路。
东卫选择了后者。
仅2023年一年,东卫即一口气连开贵阳、青岛、海口、昆明、济南和西安6家分所——放眼整个律师行业,这样的规模化速度也难得一见,更不必说此前行业对于东卫的认知更多是一家“稳健低调”的专业所。
是不是太快了?不然。
看似激进的扩张背后,是东卫管理层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和对律所发展方向的深远思考。
深谋远虑下的“高质量规模化”
就律师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规模化是必然趋势。现在一些客户的业务需求庞大且琐碎,需要律所匹配高素质且具备相当规模的服务团队。只有规模大了,律所调动的人才资源多了,律师们才能在更好的平台上攻坚克难。”张世国表示,“我们不是单纯为了规模化而规模化,更多是因为市场到这个份儿上了,推着东卫选择规模化。
他举例道:“尤其是近年来,大型国央企需要的法律服务规模越来越大,有的项目标的额几百亿,涉及全国四五十座城市,客户的基本要求就是律所要匹配一个100人团队来提供服务。不规模化,能行吗?
东卫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毛洪涛则表示,规模化契合东卫当下的发展需求,但东卫不会盲目追求规模化。
毛洪涛
东卫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管理合伙人
无论是在吸纳人才、对外宣传,还是内部合作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规模化是当下东卫必然要走的道路。”毛洪涛说道,“追求规模一定要防止贪大求全!东卫追求的是高质量的规模化,即‘适度规模化的强所’,绝不会因为开设分所而降低办案质量和管理质量,也绝不会因盲目扩张增加执业风险。
在东卫2023年的大举扩张前,毛洪涛进行了整整一年多的调研,然后才和管理合伙人一起制定了之后的规模化策略。
我们开设分所,首先会对人数有要求,原则上,律师必须在30人以上才具备开设新分所的基础条件;第二点,分所内部必须是合伙体制,不能是一言堂,这有助于律所长远发展,同时有效防范风险。”毛洪涛说道。
东卫选择筹建分所时,还会重点考察加盟律所是否认同东卫的“学院派”理念。“虽然听上去比较虚,但这是一个比较核心的要求。因为只有理念相同,合伙体才能走得长远。”张世国解释道,“除此之外,律所专业特色是否突出、创收规模、带头律师的影响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开设分所考察的因素。
对于规模化的落子布局思路,东卫当前更多是基于市场规模和人才资源的考量,在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铺开。毛洪涛对此总结道:“东卫分所布局一是跟着国家战略走,二是跟着客户需求走。”例如,国家要把云南建设为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东卫就在昆明开设分所,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涉外法律服务;又比如东卫的主要客户都是央企国企,许多国企业务落户新疆,东卫的新疆分所筹建也随即提上议程。
哪里需要东卫律师,东卫就去往哪里。
如何实现总分所间高质量的紧密协同?
规模的迅速扩张,必然对东卫的律所管理能力、总分所协同制度建设提出考验。
目前,东卫开设分所时,会和加盟律所签订框架性协议,协议条款多达四五十条,涉及品牌统一、党建、信息化、合作协同、人、财、物等方方面面;此外,分所合伙人都要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以方便总所管控风险。
我们相信契约,相信合作。”张世国表示,“我们的核心要求就是把业务干好、把客户服务好、对东卫品牌负责、对‘学院派’理念认同,在此之外,我们充分尊重分所的自主性,尊重律师的创造力。
为了在所内统一思想,东卫明确提出了“总分所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强化律所管理能力,确保高质量规模化。
内部管理方面,东卫加强中后台建设,提高律所服务能力,“让律师能心无旁骛地干业务”。
业务是东卫的根基,律所中后台建设则对律所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业务与管理这两架马车并驾齐驱,东卫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奋力发展。”郝春莉介绍,东卫的中后台管理目前已形成了“两办七部”的架构。“两办”是指党建办公室和分所管理办公室,前者负责东卫党建工作,后者则专门负责管理与协调全国各分所,统筹兼顾各分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合全国专业优势及业务资源,推动总部和各分所融合与协同发展;“七部”则是指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信息部、宣传部、招投标部、运营部,分管律所各板块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
东卫律师事务所监事会主任张景伟表示,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改革,东卫已经初步建立了合伙人会议、管理合伙人会议、管委会、监事会这一良好的民主治理体系。
随着东卫所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改革也当继续坚持。我们要充分发展合伙人会议、管理合伙人会议、管委会、监事会的作用,让中后台面向各个分所,为全体东卫人服务,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东卫律师工作中的困难,让东卫律师专注于业务,为东卫所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张景伟表示。
张景伟
东卫律师事务所监事会主任、高级合伙人
而在数字化发展方面,东卫律师事务所信息总监宗冉提到,东卫过去几年一直在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实现立案、合同、财务等工作的全部在线运行,极大地提升了律师的工作效率。

以前律师接案子,要人工进行利冲检索,随着律所规模越来越大,分所越设越多,就容易造成信息滞后、缺失,增加执业风险。现在实现在线立案后,东卫律师可以线上迅速检索,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风险。”宗冉表示。
宗冉
东卫律师事务所行政部技术总监
东卫的信息化建设还紧跟时代潮流。近两年,直播行业火热,东卫积极拥抱潮流,为律师搭建专业直播间,并配备专业人员辅助律师直播,推动东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对于去年大火的AI技术,东卫也重点关注,并且调研了目前市场上的几款法律AI产品,为律所未来使用AI赋能管理运营和专业建设而提前布局。

作为一家“学院派”律所,东卫还计划将自身的“学院基因”融入到律所高质量规模化之路中。毛洪涛表示,东卫计划让各个分所都设立东卫研究院分院,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毛细血管”,让专注研究的行事作风在每家东卫分所传承下去。
作为东卫内部组织专业研究的核心机构,东卫研究院以行业需求为引领,以支持企业行稳致远、帮助企业提前识别和防范风险为目标,专注于立法政策、行业动态和典型案例有关前沿问题的持续化深入化研究。
迄今为止,东卫研究院已取得了堪称丰厚的专著成果,每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学会、全国律协各专业委员会,以及《法治日报》理论部、《方圆律政》等联合开展司法改革、诉讼制度、律师业务研究等国内外项目的课题研究。
分所设立分院,要与当地的院校紧密结合,与当地比较突出的法律服务需求结合,理论结合实践,提高研究能力,进而推动专业板块建设。”毛洪涛表示。这种研究不局限于当地,分所的研究院也可以和总所合作,发挥东卫的顶级院校资源优势。这样东卫总分所联系更为紧密,各分所对“学院派”理念的认同也得以增强。
规模基础上的综合化发展:
条块结合,纲举目张
东卫的高质量规模化之路,不仅仅是律所在规模、人数、营收这些方面的增长,更伴随着东卫业务板块的综合发展。
东卫对自身的定位,是一家“专业齐全、服务优质、口碑良好的综合性大型律师事务所”。但由于东卫在刑事业务领域的实力突出、国内顶尖,再加上承办多起大案要案所积累的赫赫声望,以至于业内提起东卫,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刑事业务。
为此,顾永忠表示东卫的下一步目标是:“以综合化发展为基础,在原有的刑辩业务领先的格局下,再带出几个优势业务来。
张世国介绍道,东卫近两年的业务开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首先是基金业务,东卫目前已经有30多位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律师,并且在张景伟律师的率领下,成功完成了北京市证监局交付的对2000多家基金的核查任务;第二是合规业务,东卫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和人才储备,张锦辉、张健超、邵男等律师为包括像中信集团、中石化、鞍钢、三峡集团、首农这样的多家大型国企央企、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合规服务;第三个是破产重整业务,东卫是北京高院确定的51家具有管理人资质的律师机构之一,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业绩卓著,石利明团队承办了多起资产超过百亿的破产项目,比如金丰科华项目资产110亿,方正物产项目资产100亿等。
毛洪涛则用“条块结合,纲举目张”八个字,总结了东卫业务综合化发展布局。
具体而言,东卫会建议各分所要根据所处区域市场的情况,突出自身特色,建立优势业务。“比如说杭州分所,我们会建议他们多研究互联网企业相关业务;对于上海分所,我们就建议他们多关注金融、知识产权、海事海商海关、为上市公司服务等领域相关业务。”毛洪涛说道,“这样,每个分所既是综合性的,但是又有一两个拳头产品。全国一盘棋,各所之间可以就各自优势业务展开相互学习合作,共同打造东卫的品牌优势。
在这一规模化策略下,东卫现有十八家国内分所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成都分所拥有阵容强大的数十位博士律师,为此因地制宜设立了“博士律师服务团”,成为全国首家成立博士律师服务团的律所,迅速跻身当地头部律所行列;上海分所则在金融、上市公司争议解决、知识产权等领域建立起长板,人均创收能力比之国内顶尖律所也不遑多让,未来还将利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作为试验田展开更多前沿探索;武汉分所一直深耕建筑工程领域,有明显的专业优势;重庆分所、杭州分所在和当地各商会联系密切,服务民营企业经验丰富;去年9月刚成立的昆明分所,依托地利,重点发展面向东南亚的涉外业务,目前已经与多家东南亚律师机构和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各地分所是‘块’,‘条’则是业务流。”毛洪涛说道。东卫目前正在建设刑事、知识产权、金融等各大业务中心,总所的业务中心建好后,将逐步向各地分所扩展。“总所和各个分所的业务中心都建好,分所业务发展就能搭上总所的‘天线’,条块结合、纲举目张,东卫各所之间的合作就会更加紧密。
在今年1月的2024东卫发展论坛上,东卫刑事研究院、民商研究院和17个全国业务中心正式揭牌。这17个全国性业务中心涵盖刑事、刑民交叉、公司与并购、建设工程与不动产、金融、证券与投资基金、破产重整与清算、知识产权等领域。此外,东卫还设立“东卫刑事辩护与司法改革研究基地”“合规与风控研究所”“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东卫昆仑金融与房地产调解中心”“东卫特殊资产暨重大执行案件研究中心”“东卫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秉持“学院派”风格,深耕专业研究,推动律所业务综合化发展。
17个全国业务中心的总部不一定都设在总所,我们会根据各分所的业务优势,进行相应资源倾斜。”郝春莉说道:“东卫‘两院十七中心’的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东卫的品牌影响力,东卫律师参加业务招投标或者业内研讨会时,有了东卫业务中心的背书,会让客户更加认可我们是一支专业队伍;另一方面,这是东卫抢占专业领域高地的战略需要。研究院注重理论研究,业务中心则注重法律实务的研究与协作,两者合力共同打造东卫新的业务品牌高地。
东卫研究院与全国业务中心揭牌仪式
文化塑骨:是律所,
更是一座以人为本的终身学府
“远望东方拂晓的朝霞,东卫大家庭温暖你我他,有缘的知交在这里相聚,相扶相助相伴春秋冬夏。”
——《心手相连》东卫律师事务所所歌
2010年春天,一列从山西开往北京的火车车厢里,刚开庭辩护归来的十几名东卫律师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东卫的发展,兴之所至,大家提议创作东卫所歌,这首由郝春莉、梁枫等多位东卫人共同作词的《心手相连——东卫所歌》就此诞生。时至今日,东卫所歌已成为了东卫每年年会上雷打不动的压轴节目,东卫律师们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大合唱中,建立起了对“东卫大家庭”越发深厚的归属感。
多年来形成的“人合”属性极强的律所文化,正帮助“形体”快速扩张的东卫律所“凝神聚魄”。
以党建为抓手,建设“风清气正”律所
长期以来,东卫一直坚持“党建促所建、党务强业务、党风正行风”的指导思想,坚持党建引领,淬炼理想信念。
党建是东卫的定海神针。”郝春莉如此形容党建之于东卫的重要性,“我带东卫这支队伍22年来,深感党建工作对律所各项工作全面引领的重要性,可以说党建是引领东卫稳健发展的灯塔,尤其在党建与东卫文化融合、党建与东卫管理融合、党建与东卫业务融合等方面,东卫党总支积极探索研究新方法、新路径,比如2023年是东卫党总支换届年,我们在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中,选拔优秀的党员合伙人进入党委,除了书记、主任‘一肩挑’外,在律所管理决策层中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力与决策力;而且我们采取‘立案——办案——结案’三流程‘核审制’,即党支部书记与业务内核部联合审查把关,严把案件政治关、质量关。
郝春莉继续说道:“再比如,由党员律师轮值党员先锋岗,带头办理公益法律援助案件,带头参与社区治理,走社区,进街巷进行法治宣传与法律咨询;带头参与诉源治理,在北京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市各法院、检察院等参与律师值班工作;在积极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方面,组织知识产权党员律师服务团,全程为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提供公益服务;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工作中,张景伟律师亲自带领20多名党员律师受北京市证监局委托,对辖区内基金机构进行核查,长期服务北京基金小镇,在构建基金业法律服务、风险防范、风险和纠纷处置机制等方面为防范金融风险积极贡献东卫力量;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我们采取重大敏感案件由党员律师牵头办理的机制等等,这些工作机制使东卫党建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找到了‘窍门’和‘钥匙’。
多年来,东卫党员律师带头倾力投入公益法律服务,不仅积极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援藏律师服务团”、全国妇联妇女维权热线1233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12348、国家信访局、全国妇联信访处、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法律援助工作等多项国家级公益法律项目,还长期参与北京市一、二、三、四中院、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市律协、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仲裁院及检察院律师值班工作。此外,东卫还成立了东卫妇女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妇女法律公益服务。
在党建引领之下,东卫自上而下形成了“清风正气”的律所氛围,以“党建画出律所同心圆”,党建不仅提高了全所律师的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还使全所律师增加了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而且党建正向引导了东卫律师的执业规范和执业纪律,有力把控了律所风险。
做律师光有术不行,关键是还得有道德。东卫的律所文化很重视这一点,我们几个管理合伙人着力培养所内风清气正的氛围,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下面的律师。”张世国表示,“风清气正的律所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律所内产生争议矛盾在所难免,在这样温情的氛围下,大家都能相互体谅,积极化解矛盾,有利于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律所团结了,发展就有了动能。
以党建促所建,以党建带队建,是东卫从建所以来倡导的律所文化。东卫自我而下,党员律师以身作则,带动非党员律师规范自身的执业行为,提高思想觉悟。”郝春莉说道,“律师不是商人,我们是有使命、有担当、有情怀的法治工作者,我们东卫律师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经过多年耕耘,持之以恒的东卫党建已取得丰硕成果,律所及多名党员律师先后获得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律师、北京榜样·律师楷模、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党建之友、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律师等荣誉;此外,东卫还获得了北京高端服务业创新品牌100强、中国优秀知识产权律师榜TOP50榜单、中国律所品牌价值100强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
东卫党课
立足人本,一座和合共生的“终身学府”
东卫既是资深律师的热土,也是年轻律师的乐土。”毛洪涛表示,无论是实际的薪酬收入还是长远的职业发展,对于青年律师而言,东卫是绝佳的去处。
“律所处理案件时,青年律师都可以跟着参与,和资深律师一同研讨,进而提高见识和专业能力;此外,青年律师还会因协助案件办理而得到一笔报酬。”毛洪涛说道,“另一方面,东卫律所有众多名师,青年律师可以随时请教;还有东卫大讲堂里的众多培训课程,帮助青年律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青年律师是很艰难的。”张世国介绍道,针对青年律师面临的各种困难,东卫都设立了相应的帮扶机制:
青年律师没客户,展业困难怎么办?东卫面向全体东卫律师,开放律所入库的客户白名单。只要青年律师想做白名单上的客户业务,律所都会给予充分支持。
办案遇到难点怎么办?东卫律所内有着集体研讨的传统,资深律师、名师教授都会帮助青年律师解决执业困惑,此外东卫20多年的案例资源库也已经开放,青年律师可以随时线上查询,站在前辈肩膀上前行。
律师团队该怎么建?东卫一直鼓励青年律师组建团队,并一直致力于营造团结协作的律所文化。“(团队)可以是松散的、半紧密或紧密型的,律师必须团队协作,不然走不远。”
律师如何打出自己的个人品牌?东卫要求律师不做万金油律师,每个律师最多只能打两个专业标签。青年律师要珍惜自己的羽毛,要珍惜自己的品牌,要选择最感兴趣、最有成就感的专业领域深耕,专业精进打出自己的个人品牌。”张世国说道,“这是东卫作为一家‘学院派’律所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律师在行业内站稳脚跟、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郝春莉主任则将东卫吸引人才的举措形容为“筑巢引凤”。她介绍道,东卫“学院派”律所的雄厚实力,可以帮助青年律师在研究和实务两个维度都获得迅速成长;东卫大讲堂、东卫讲习班、东卫微课堂、东卫沙龙以及众多免费的线上线下课程,则为律师持续精进业务提供重要学习研究平台;此外,东卫还在着手搭建人才梯队,逐步完成新老年律师的迭代。
我们要给青年律师以愿景期许,让他们切实看到在东卫发展所能获得的权益。”郝春莉介绍道,“东卫内部的晋升机制透明畅通,分为核心管理合伙人、高级合伙人、二级合伙人和初级合伙人,达到对应门槛条件即可晋升为对应层级合伙人,进而参与律所管理及权益分配。
东卫青年律师沙龙,顾永忠主任视频连线指导
除了上述提到的种种帮助外,东卫对青年律师更重要的影响,是来自律所文化层面的熏陶。
在“师徒”带教制为主的律师行业,老一辈律师的行为举止很容易自上而下影响到新生代的律师们。在东卫,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我们东卫律师在行业内是一支业务精、专业强、为人厚道又低调的队伍,而且独特的学者气质,以至于很多同行形容我们是‘谦谦君子风’。”郝春莉说道,她还如此形容理想中的东卫律师:“一个律师应该像哲人、像学者,有锦心绣口,又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具有纯粹、坚韧、积极、乐观的信念。
正是顾永忠、郝春莉、张世国等老一辈律师以身作则,业务上精益求精,道德上持正守心,把东卫打造成一家风清气正的“学院派”律所。有了前辈们做表率,东卫的青年律师们也自然而然将专业、正派、包容的文化理念融会吸收。
2020年,在从事律师事务数年后,打算长期从事争议解决事务的陈怡伊博士慕名加盟东卫。在她看来,东卫优质的客户资源对青年律师而言意味着丰富且难得的历练机会:“仅执业这几年间,我就已经积累了累计百亿标的额的案件经验,而且是全程参与案件的接洽、谈判、庭前庭后各环节工作。当然,为了把控案件质量,东卫也会安排主管律师全程指导我们,并有着十分完善的所内培训机制。
陈怡伊
东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青年律师
我觉得东卫的办公室文化非常简单,大家就是齐心协力把事情办好,没有那些人事上的纷争。这种氛围让我每天来办公室都很开心。大家不仅仅是同事,更像是战友、家人,经常一起聚餐,一起聊天,感情很深厚。我觉得良好的律所氛围和和蔼友善的同事,对我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助力。”陈怡伊表示,“而且我们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带教机制,很多人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况,但我们东卫的合伙人们更信奉长期主义,都愿意把蛋糕做大,加上所里有很多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教授、兼职老师,可以说,就像一座非常纯粹的、共同提升的大型学府。
而对另一位青年合伙人张毅而言,与东卫的渊源还要精彩一些:在广州实习期满后,张毅曾加盟了东卫广州分所,彼时广州分所在专业层面的支持,以及东卫律师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风范都令他印象深刻。富有冒险精神的他中途曾离开过东卫所三年多,“想去见识见识真正市场化的律所是什么样子”。这段经历也让张毅认清了自己的需要,2021年,张毅重回东卫,跟随郝春莉主任执业。
张毅
东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青年律师
郝主任身上有着非常典型的老一辈东卫人的特点,专业,敬业,严谨,再复杂的案情也能很快把握住关键点。有时我们年轻律师思考问题难免过于理想化或囿于经验太少而理解不了重点,我自己就曾经因此和郝主任battle过好几次。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有点愣,但郝主任特别包容我们年轻人,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这也是我最认同东卫文化的一点。”张毅表示,“此外,郝主任的加班强度,我们年轻人看了都自叹不如,令人佩服。
而今的律师行业,“内卷”是令许多年轻人为之苦恼乃至望而却步的拦路虎,但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却又是不可逆的客观规律。
在这种竞争烈度提升的大环境下,东卫的合伙人们更希望做的,是创造一个能让认同东卫文化理念、有志于这份长期事业的年轻人毫无顾虑、心无旁骛提升自己,并与身边人共同进步、相互成就的共生平台。从东卫年轻人对律所的感受与认同来看,这份愿景正越来越趋近于变成现实。
予客户希望,给律师成长
东卫正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不仅仅是指快速扩张的律所规模、日渐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口碑,更是指在经过二十余年探索提炼后,东卫已然明确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从内而外一点点将律所向这个越发明晰的航向发展推进。
即便目标明确,这仍不是一件易事:“学院派”在过去二十余年里给东卫输送了足够多的力量,让东卫专业又规范、低调而强大。但这同样让东卫在规模化、综合化、国际化的发展大潮前需要克服更多的路径依赖,找到将这种独特优势传承、扩散给未来更多东卫人的科学路径,进而为更广泛、更多样的客户群体提供始终如一的高质量法律服务。
尽管很难,但我们未曾动摇。”张世国表示。这份坚定,与二十年的底蕴一道成就了近年的“东卫现象”。而在2024以及更远的未来,它还会继续作为引路航标,指引越来越多选择和东卫共进的法律人共同奔行,去实现属于个体、属于东卫,乃至是属于整个行业的目标与梦想。
这或许才是东卫——这家“学院派”律所选择奋楫扬帆的真正原因。
智合研究员
吴梦奇
智合研究员
张照栋
扫码添加本文作者微信
与智合进一步交流

责编 / 
吴梦奇Scott
编辑 / 李媛媛Yoyo
分类 / 原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