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玲
开年以来,A股市场总体呈现震荡态势,红利策略相关产品表现可圈可点,市场热度不断提升。已披露完毕的2023年四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红利策略基金总规模同比增幅超20%。其中,多只产品规模创新高,最高增幅达25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红利策略在长期上都是有效的。当前,高分红、高股息板块仍具有配置价值。不过,任何策略都存在双面性,投资者需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多只产品规模创新高
首尾差距悬殊
2023年以来,在基金公司持续布局下,红利策略基金不仅申报数量、成立数量频创新高,产品规模增势同样明显。Wind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红利策略基金总规模超1400亿元,相较于上年末增幅超20%。
具体来看,有可比数据的红利基金中,半数产品在2023年末的规模实现了同比增长,并有多只产品呈现倍数增长。如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规模达50.86亿元,同比增长了25倍。金鹰红利价值、万家中证红利等产品规模同比增幅也均超10倍。             
与此同时,也有半数产品规模出现缩水,缩水幅度最高为一只主动型红利基金,规模由2022年末的2.36亿元,至2023年末缩水至0.05亿元,降幅达98%。
从业绩表现来看,红利基金同样出现分化。Wind 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自2023年以来回报达21.48%,居于首位,与排在末位的红利基金业绩相差超63个百分点。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表示,红利策略基金出现业绩和规模的分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主要跟踪的红利指数不同导致,比如目前有上交所、深交所、中证指数公司、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中信标普指数公司等机构发行多只红利指数。其中,中证低波红利指数等涨幅居前,而深圳红利等指数相对回撤较大。
宏利基金宏观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庄腾飞表示,事实上,红利资产也分不同类型,不同投资方式结果也有差异,“比如被动红利和主动红利就会有操作差异,在面对不同细分行业,有的领域两者差异可能不大,有的可能主动红利的优势会更强。”
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投资仍需谨慎
站在当前时点,多位业内人士仍看好红利策略产品的配置价值。
王铁牛表示,目前高股息的策略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一方面,中证红利指数虽然经历了一定上涨,不过整体估值并未出现明显提升,目前PE、PB、股息率等指标在历史来看依然具有性价比。另一方面,从资金主体角度来看,中长期资金更青睐高股息板块。
“比如养老金、险资等长期资金对于估值有优势、相对波动较小、流动性也满足配置需要的相关资产依然关注度较高。而且在整体利率下行、市场还在震荡的大背景下,红利策略的配置价值依然会延续一段时间。”王铁牛表示。   
国联基金也认为,当前高分红、高股息板块仍具有配置价值。其一,红利策略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今年1月底,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市盈率TTM估值为6.34倍,具备一定的估值性价比;其二,在低利率时代背景下,高分红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当前,经济回稳向上过程中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有待政策进一步落地。叠加近期市场震荡调整,市场避险情绪浓厚,红利策略的防御属性未变;其三,从近期货币政策导向来看,未来我国长端利率或仍将下行,对红利策略形成一定利好支撑。
“同时,从交易结构来看,红利板块的交易不算太拥挤。”国联基金表示,从资金主体角度来看,中长期资金更青睐高股息板块。总体从宏观、交易、政策层面等来看,高股息板块仍有上行空间,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王铁牛也认为,当前阶段,红利策略的拥挤度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一方面是红利策略大部分是传统行业价值类上市公司为主,一般市值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另一方面即使相关股票市值上涨,股息率不具有性价比的时候,红利策略会调整其他股息率有优势的上市公司作为获选投资标的。
不过,也有值得关注的风险。王铁牛进一步表示,如果相关基金所采用的红利策略,其投资标的已经不具有很好性价比,这个时候策略的有效性的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投资者在选择红利策略基金时,不仅要看基金投资策略和选择标的,分红或者股息率的情况。更要关注投资标的经营持续性、分红质量、未来红利增长、分红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
王铁牛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红利策略在长期上都是有效的。不过也要注意,红利策略企业一般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或衰退期,因此成长性往往表现一般,更多是具有较好的防御属性,更适合在市场处于下行期或者震荡期进行配置为主。“如果市场开始反转或者进入牛市阶段,市场的赚钱效应开始涌现,红利策略与其他策略相比可能会优势不再。”
国联基金也表示,首先,虽然红利资产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但仍属于股票型基金,其投资风险不容忽视;其次,任何策略都存在双面性,即便是长期有效的策略,也可能出现阶段性不及预期的时候。因此,投资者需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