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强弱在于力
千秋胜负在于理
万年清号赔偿案:大清也能打赢洋大人?

©文/赛艇队长编辑:瑞秋的春天

☄ 倒不如说民众更期待廉洁的制度,透明的司法,公平的秩序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意识到东西方在器物上的巨大差距,开启了洋务运动,1866年福州船政局正式宣布成立,自此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专业船舶制造厂诞生了。
1867--1870年间的福建船政主要建筑
福建船政局宣告成立的同时,开始进行各部门的完善工作,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运抵中国,福州马尾也开始了厂房营建工作,船政局因为建厂速度快,造船很快便提上日程。
以日意格为首的洋人造船团队
◇ 正在建造中的“万年清”号
由于福建船政局所雇佣的外籍顾问日意格、德克碑等人都是法国人,于是造船也是以法国军舰为蓝本,经过一番调查后选中了以法国“哨兵”级炮舰为基础进行仿制,经过3年的建造后,第一艘军舰终于走下船台宣告下水,军舰的排水量达到1200吨,装备有10门火炮,船政大臣沈葆桢亲自参加了下水典礼,并走上船台参与试航工作。
在为这艘军舰命名时,大家想将其起名为“万年清”寓意大清万年,但又考虑到在大清哪怕是捧臭脚也不能自作主张,因此出于保险起见,将名字改为“万年青”。
万年清下水图
清代“万年清”彩绘侧视图
孰料万年青改名的消息传到了两宫耳朵里,整个洋务运动海军是重中之重,现在新军舰下水了我大清扬眉吐气,这意味着大清国海军从此站起来了,大清的子民再也不用受洋人的欺负了,于是两宫先是在1870年给有功人员颁发了“御赐金牌”予以嘉奖,昭示“船政成功”。并嘱咐沈葆桢可以起名叫“万年清”,毕竟这个名字比较吉利。
1868年,沈葆桢关于日意格赏加提督衔、德克碑赏戴花翎、达士博赏加三品衔的照会
此后的万年清奔波于全国各地,这个名字也给它带来了些幸运,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万年清因为在马江上游的船厂内修理,逃过了被击沉的命运。中法战争期间万年清往来于台湾和福建,主要负责台湾地区的防务,1885年年末它又在台湾沪尾遭遇台风,沪尾是个小港口装不下这么大的船,万年清只能用身体硬刚台风,然而就这样它也没有被伤筋动骨,只是受了些皮外伤,一时间人们盛传万年清是祥瑞,一定是它的名字给它带来了好运。其实这应该归功于沈葆桢的亲历亲为,无论是选材用料他都亲自过问,船厂上下谁都不敢怠慢,这才打造出这样一个精品。
不过很快好运就到头了,1887年1月,“万年清”带着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公文、军饷,停泊在上海的锚地,此时海上大雾弥漫,当万年清的管带下令起锚时,有水手听到远处有轮机声,说明有船过来了。按照国际惯例,万年清鸣响雾笛提醒来船,但未能料想的是,那艘轮船并没有减速,来者是英国运输船“尼泊尔”号,穿过浓雾突然出现在“万年清”面前。
虽然对方已经在试图规避,但相距实在过近,而且来船航速过快,船头猛烈撞上了“万年清”的右舷,“万年清”的船体是木制,做工再精细无法抵御这样的撞击,立刻进水下沉,短短15分钟,这艘近代中国建造的第一艘军舰就宣告沉没,尽管尼泊尔号也放下舢板救人,然而 “万年清”下沉速度过快,还是有100多人与舰同沉,至于搭载的军饷、公文,都淹没殆尽。号称大清万年的万年清,从下水到沉没只有18年。
万年清设计图
得悉噩耗,江海关道龚照瑗急忙赶到现场料理,一面安顿救起的人员,一面带领外国潜水员设法打捞尸体和饷银,同时向上司李鸿章以及台湾巡抚刘铭传通报。如果换成在清朝土地上发生的事故,那府台大人一拍木板喊升堂,一拍脑门判20大板就完事了,但这回不一样,这件事发生在上海租界,要按照租界法律处理此事,因此清政府官员就得按照洋人的模式走流程。
于是,江海关道龚照瑗和上海县令会同办理,以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名义把尼泊尔号轮船和所属的英国轮船公司告上了英国在华最高法院。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清政府还雇佣了英国律师哈华托做辩护,哈华托先是询问了需要依照的法律,当时在这方面事故需要遵从的法律是英国的《行海避撞章程》,此时中国还没加入这个章程,可由于万年青号的船长和驾驶都是西方人,且船长也自称熟悉该项章程,行船时也遵照其行,因此认定本案可以依照英国的《行海避撞章程》来判定各方行为,进行审理。
经过双方的供词,哈华托得出几个结论,万年清在停泊期间是在港口外面停泊,没有占据航道,在浓雾中鸣笛提醒来船,操作完全合规。而尼泊尔号在浓雾中还保持高速行驶,在万年清号鸣笛后也没有及时停船,需要承担全部责任。在哈华托的影响下法官最终判定,本次事故,万年青号毫无过错,尼泊尔应当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英国轮船公司及保险公司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支付诉讼费。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桩胜诉的对外海事诉讼。
◇ 《点石斋画报》绘“万年青胜”
结果公布后,上海震动,华人纷纷奔走相告,上海的《点石斋画报》还对这则新闻特别进行了图绘报道,自从上海开埠以来中国人面对西方人向来都是低半截,这次终于尝到扬眉吐气的滋味了。
民众对于中方的胜利固然感到欣喜,对于这起事故是始作俑者,洋人,他们也没表现出有多排斥,反而是更加欢迎,中国官员在审判时不为民众申冤,而是官官相护、偏向财多势大的一方,甚至与劣绅勾结公然收取贿赂、草菅人命,一个中国农民是万万不敢上公堂告县长的小舅子的,很可能告的自己家破人亡。
◇ 《近代租界制度与人口变动研究: 以鼓浪屿为例(1840—1941)——兼论与上海租界人口变动主因的差异》焦建华,徐翠红
但英国人审判却是不一样的画风,法官领取国家俸禄,不敢收取一丝一毫的贿赂,即便尼泊尔号的船长是英国人,也不予以袒护,审判大公无私、衡情酌理,中国民众太需要这样的法官了。所以万年清号结案之后,上海的社会秩序更好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洋人的办事风格,只要自己守规矩,就会有法律来保护自己,那自然大家就都变得守规矩了,这么一看万年清的审判结果对谁都是大赢特赢。
万年清事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海难,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引发了一系列的尾声,本来是英国人闯的祸,到头来民众却对英国人另眼相看。与其说民众喜欢英国人,倒不如说民众更期待廉洁的制度,透明的司法,公平的秩序,而英国人恰恰给了他们这样的希望。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