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职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华西有妙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中国医疗圈里闻名遐迩,不仅仅是常年在各大医院榜单高居榜首,还因为它是中国一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行列。
这家医院临床医学ESI排名处于国际顶尖行列(全球前0.5‰)。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中连续第9年位列全国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3年名列全国第一。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全国医院第一、全球第10位。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千项,年均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0亿元,牵头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5项在内的科技成果奖100项。
尤其是近几年,近年来,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每年申请专利500余项,授权专利300余项,年签订横向科技合同1200余份。仅2020年,横向科技合同总经费超12亿元,其中“新冠疫苗” “超长效局麻药”等6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转化金额达6.75亿元,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成立了6家公司,增资1家公司,市场融资5.20亿元。专利申请及授权方面,连续多年在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排名全国第一,2021年专利授权790项,包括新冠疫苗、国家麻醉一类新药、3D打印血管在内的新药和新材料,转让42项,转让金额超1亿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如何促进成果转化的?得益于2018年颁发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试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九条激励政策(试行)》(简称“华西九条”)、《横向课题科技合同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成果转化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尤其是“华西九条”包括9类激励政策、36条落地措施(简称“华西九条”)给予临床转化提振士气:允许科技成果完成人与医院事先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属或股权比例。成果完成人可在申请专利或专利技术成果作价投资前与医院协议约定科技成果的权属或股权比例,并允许成果完成人以个人名义占有股份。原创成果通过转让或许可取得的净收入,以及作价投资获得的股份或出资比例,提取80%-90%的比例用于奖励。扩大横向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在保证完成合同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工作内容和合同约定合理自主安排,不设置劳务费比例限制,结余经费可用于持续研究和绩效奖励。允许和规范科技人员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这九条政策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方面面,其核心要义是:将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权”和“利”充分赋予成果完成人。这大大激发了其职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通过明确的质和量的规定,“华西九条”明确规定原创成果转化以后,对完成和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予以重奖。同时,为他们争取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横向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在保证完成合同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工作内容和合同约定合理自主安排项目经费,不设置劳务费比例限制;办理结题后形成的结余经费可用于持续研究,也可部分或全部用于绩效奖励;允许和规范科技人员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组建专业化转移转化机构和团队。华西医院为推动成果转移转化,组建了成果转化部和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部作为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医院专利、横向课题合同等的管理,对接医院、临床医生和研发团队;对外有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它作为重要平台和对外窗口,配合成果转化部的工作,对接政府、企业、大学机构和资本,提供技术转移服务。实现了院内外信息和资源的精准对接,医、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
搭建全产业链转化医学平台。华西医院已经搭建起了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技术链与服务链,覆盖探索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评估评价、技术培训学术推广在内的各个环节,技术转移团队全过程参与其中。
加强政医产学研协同创新。华西医院人才通过引进培养、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加强政医产学研协同创新。
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倡导新举措新做法,在政策把关的同时,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增强科技创新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转化和社会服务意识,同时强化重点项目全过程管理跟踪,提质增效。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