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挂上“省牌”,在一些温医人心中终究是个遗憾
撰文 | 陈朝阳
据“温州新闻网”近日报道,在今年温州市级“两会”期间,面对国内医学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周铁丽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温州医科大学挂上“省牌”,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或“浙江第一医科大学”。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医学院纷纷追求更名大学,这股浪潮至今未歇。温州医科大学算是较早更名成功的医学院之一,早在2013年就从温州医学院成功更名。但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温医大,没能挂上“省牌”,在一些温医人心中终究是个遗憾。
挂“省牌”好处多
温州医科大学的历史可以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浙江第二医学院,10月即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一直到2013年,温州医学院成功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成功更名温州医科大学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温州医学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的函》的第五条,为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承诺“今后五年(2013—2017年)内省财政共补助2亿元,专项用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及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
温州医科大学也不负众望,在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根据学校官网介绍,如今温州医科大学位列ESI全球高校综合排名第70位,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并拥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
在更名大学后,温医人再提更名,其中原因周铁丽说得很清楚,“像泰山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之后,对学校发展、招生就业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周铁丽认为,温州医科大学除了与浙江医学院的历史渊源外,如今的温医大同样具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一块省级招牌。温州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同样需要建成一所更顶尖的高校。
对此消息,也有网友认为改名浙江医科大学,人家会不同意,改名浙江第二医科大学肯定没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温州医科大学尚未挂上“省牌”,但其直属附属医院却早已挂上“省牌”。
截至2020年底,浙江共有省级医院18家,其中,综合医院8家,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4家,专科医院6家,温医系占3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均为“省级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还有一个牌子——浙江省眼科医院。
金字招牌闲置太可惜?
温州医科大学挂省牌的建议并不是最近才提出。
“医学界”查询发现,早在1985年,就有人提议将温州医学院校名改为浙江医学院。此人名叫徐顺平,曾任教于温州医学院,并担任过温州医学院人文学科教研室主任等职务,他在其著作《岁月留痕》一书中详细记述了提出改名的前因后果。
他写道:我自担任温州医学院党办、院办副主任后……为了更有利于学校的工作与发展,根据本院为省属性质,我提出改校名的主张,即将“温州医学院”改名为“浙江医学院”,得到党委与院行政领导的一致同意,由我起草报告文件(温医(1985)30号《关于“温州医学院”改名为“浙江医学院”的报告》)。
徐顺平提出改名的原因也是因为学校名字冠以“温州”地名,容易让人误会这是一所地区属的学校。他举例说明,温州医学院1984年7月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46所本科医学高等院校统考,成绩名列全国第二。有人便说统考成绩不准,理由是温州医学院这所地区所属的学校竟为第二名。
据他记述,这一提议得到省教育厅、省卫生厅、浙江医科大学、省委宣传部、省计经委,甚至中央教育部等都表态同意,最后由于一位浙江省副省长的反对,终未能实现,深感遗憾。
到了2016年,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青联会委员、温州医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金利泰又提议将温州医科大学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金利泰认为,温州医科大学如改姓“浙江”,启用浙江医科大学的老校名,将有力推动该校对外交流,吸引师资和生源等。
在金利泰看来,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三个校名在中国高校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自1998年与浙江大学融为一体并以浙江大学为名后,三个校名已被停用18年。但这三个“金字牌”校名依旧被人记得。随着浙江省高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国际化水平与日俱增,各项工作也逐步走向全国前列,却少有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亮的校名。为何不重启例如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金字牌”的高校名呢?
金利泰说,他曾多次建议将温州医科大学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但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复是“老校名停用30年后才可重新启用”。但他不知道作出此答复的依据是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曾经也计划更名浙江医学院,最终教育部研究决定,同意在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杭州医学院。
多家医学院校重启“老校名”
医学院校名称变动总能引起业内关注,更多的是争议,带有特定含义的“简称”和“老校名”往往是争议导火索。
泰山医学院的改名计划几经变更,从“华东医科大学”“山东省立医科大学”“齐鲁医科大学”,到最后定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它曾因打算取“齐鲁”二字作为新校名,而被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校友口诛笔伐。
而为了防止“河医”被占用,郑州大学医学院主动更名为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
苏州大学医学部早已低调完成改名,重启“苏州医学院”的名称,升级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重磅级院士校友詹启敏担任院长。
据苏州大学官网显示,2021年7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大学四方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签约仪式举行。
院校合并之后,在医学院校命名上,也有部分“老校名”得到保留继续使用。比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