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近期收官的《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站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上,凭借“黄河儿女”的大众认知和情感共鸣,以中华传统文化与高科技为双轮驱动,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掀起了一股黄河文化的传播热潮。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唐瑞峰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愈加受到大众关注和学习,文化类节目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近期收官的《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站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上,凭借“黄河儿女”的大众认知和情感共鸣,以中华传统文化与高科技为双轮驱动,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掀起了一股黄河文化的传播热潮。
作为“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以及第一季《黄河文化大会》的延续之作,本季节目再度贯穿了“用情用力讲好黄河故事”的宗旨,并采取演播室与外景结合的方式,汇集了四位重量级文化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99位黄河文化爱好者,在深度解读黄河文化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用当代化、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来全面升级节目主题内核、节目形式等,从而获得破圈式传播,并为文化类节目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和有益启示。
1
重大国家战略的独特站位,
为生态保护、流域发展赋能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相关工作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尽其责、主动作为。实际上,自从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奔流不息的中华民族母亲河不断迎来新的面貌、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山东广播电视台携手黄河流域九省(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出《黄河文化大会》系列节目,将关注点放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之上,节目站位与立意高度可见。
从高山之巅到辽阔大海,跃下1480米海拔落差,途经5464公里蜿蜒曲折,途经九个省区,孕育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节目开篇与《行进中国黄河篇》梦幻联动,开展一场黄河溯源探索之行,展示出流经之地风貌的同时,也将其生态、发展问题显现。因此,在接下来的几期中,节目邀请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黄河人代表,通过对治沙治水英雄、脱贫攻坚典型人物、高质量发展大国工匠等采访,从黄河生态治理、脱贫到发展的三大维度进行“实打实”的阐述。
节目多个优质正能量内容引发央媒党媒、全国各地方政务、全国各地方媒体等关注,纷纷助力点赞,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11次推荐节目内容。
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等账号发布推荐可可西里守护者秋培扎西,动情分享承袭父辈遗志、继续守护藏羚羊的故事;人民网、中国新闻网转发推荐11年为留守老人拍照上千张的陕西90后小伙;山西省右玉县的宣讲员将“传家宝”铁锹带到节目现场,旨在彰显“右玉精神”的坚守;“六老汉”治沙群体展现接续治沙、创造八步沙绿色奇迹,发扬出前仆后继、勇挑重担、护卫家园的担当精神;以及90后边检警察夫妻徐乃超李文娜在讲述“最远最苦最忠诚、爱党爱边爱牧民”戍边故事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戍边警察的时代担当等等。
这档节目不仅将时代变迁、黄河流域发展的主题立意与人文、地理、民俗等多个层面的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贯穿,还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令观众在感动之余,看到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黄河新气象。
2
聚焦群像塑造展现新一代“黄河人”,
年轻态讲述突破地域与圈层壁垒掀起全网热议
在嘉宾选择、架构设置上,节目更加侧重挖掘生活议题、聚焦选手群像塑造,打造多个破亿爆款传播作品。节目选角从黄河入海路径为主线,从上、中、下游途经城市的地理风貌、传统地域文化入手,选择出99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黄河文化爱好者,展现新一代黄河人的黄河故事。多位选手嘉宾故事引发全网关注,带动全网共情,截至目前,该节目获得了34亿多的曝光与传播量,累计上榜1100余次,真正引发全网热议。
众多优秀选手和出题嘉宾在全网实现破亿出圈。
热爱中医文化的16岁“中医少女”黄琪惠现场给主持人把脉,在宣传分享的过程中令中医文化火爆出圈,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5亿,转评赞累计超1000万;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博士在读的谈汪解密达芬奇倍数睡眠法,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2亿,转评赞累计超800万;
中国首位唢呐博士刘雯雯一口气吹48秒惊艳四座,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
用脚步丈量母亲河的地图采集员李猛,展现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对黄河及黄河文化的赤诚之心,单条视频播放量超千万。
透过这些青年人,也让观众真正感受、感知、感染着黄河文化的时代精神。
在新一代黄河精神的展现方面,有大学毕业就回村担任村支书的河南女孩张桂芳,她带领村民们修路、通自来水、清理河道,还建起了篮球场、电影院、网红墙,引进蜜本南瓜种植并组织直播销售南瓜等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蓬勃的青春力量;还有95后选手许多大学毕业后回乡智慧种田,成为“新农人”;来自甘肃甘南玛曲县的选手才让卓玛现场演绎一曲藏族民歌,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藏文化;内蒙古孩童现场演绎面临失传的蒙古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歌声里洋溢着草原生活气息和蒙古民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展露出文化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力量等等。
这些新黄河人均在不同侧面、不同行业展现着黄河文化的时代精神,他们从文字中汲取能量、在旅途中获得滋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将黄河精神进行弘扬,从而链接起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观众的情感共鸣。
站在重大战略的核心立意上,《黄河文化大会》作为台网联合播出的系列节目,环节设置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突破地域与圈层的影响,既吸引着年龄段偏大的电视受众群体,也令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年轻受众产生着情感共鸣。因此,相比第一季节目,第二季在内容和舞美方面进行全新升级,愈加年轻态的讲述也令大众充分理解黄河文化、领会黄河精神,真正做到寓教于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心。
此外,在舞美表现、视觉设计上,《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以AR技术实现科技赋能,加强视觉互动效果。其中,“百舸争流”“泾渭分明”“鱼跃龙门”“黄河入海”四轮答题比拼环节,采用AR虚拟制作技术,以现场空间化为基础,根据主题提炼不同元素,融合虚拟内容,来实现现场的包围感。在全流程、全沉浸式的虚拟拍摄下,设计创意也融合了成语典故以及“几字湾”“巴颜喀拉山脉”等黄河标志性流域,不仅能够拓展舞美视觉层次、延展观众视觉边界,还体现出黄河的蜿蜒曲折以及历史的长河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使得“行走大河上下”的节目理念落实为可视可感的场景。
3
极具创新和联合特色的“九星联动”,
让“黄河文明”裂变式“破圈”传播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历时三个月,《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在南方小年夜圆满收官。从两创特别节目到九场常规赛再到总决赛收官之战,观众不仅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意义,也一同欣赏了黄河上游的清澈纯净,黄河中游的汹涌奔腾,以及黄河下游的博大宽广,更被黄河精神所感染、所鼓舞着。
在“冠军争夺战”中,地图采集员李猛在获得冠军后直言“作为山河之子,我对母亲的了解刚刚及格”,引发了大众对黄河文化传播的认同感、使命感,也促进其向着更深、更广的探索路径发展。可以说,《黄河文化大会》系列节目圆满完成了带给观众欢乐、照应时代发展、弘扬传统历史文化、传递正向精神的目标,“九星联动”也成为国内省级平台联合合作的新参考案例。
时,山东广播电视台携手黄河流域九省(区)广播电视台的同力合办,不仅是简单意义的扩大收视基础和辐射范围,更是通过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让黄河儿女愈加紧密地链接在一起,以此彰显出平台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性。包括在节目编排上选择99位九省不同领域的黄河文化爱好者共同竞赛,以参赛选手和出题嘉宾的个人故事为点,以黄河流域的文旅资源为面,点面结合,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用自身经历述说着自己对黄河的理解和热爱。
“九星联动”的《黄河文化大会》还在小屏端再度出击强化联动。每期节目开播前策划推出了“黄河文化大会是个什么会”主题预热直播,主播陪你边看节目边答题,沉浸式行走黄河感知黄河文化。同时,直播还实现了与新华社秀我中国、多省区卫视、嘉宾选手等账号的联动共创直播,直播观看人次累计近300万,真正实现了大小屏联动,让“黄河文明”裂变式传播。网友评论区互动答题抽奖、与当期选手边看节目边聊天等创意互动玩法均引发了不同地域、年龄的多圈层受众的欢迎,并且掀起更多黄河文化爱好者用答题的方式感受黄河盛景、学习黄河文化知识、传播黄河文化的热潮。
而从平台策略上看,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强化黄河文化IP输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系列融媒传播活动不仅覆盖了黄河流域,还在横向上覆盖多地区观众,纵向上触及多圈层受众,让观众看清节目背后对当下观众进行正向价值观传递与引领的平台思索和担当,从而最终形成当下各地区热播、热议的节目效果,实现了社会价值。据悉,山东广播电视台将持续深耕文化“两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争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新型主流媒体,值得大众期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