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硼砂猪肉”,大家一定要学会分辨,别被骗了!
据光明网报道,广东珠海的猪肉商贩祝某为了防止猪肉变质发臭,便购买了两包硼砂,用于勾兑“洗肉水”。
他将还没卖出去的肉浸泡其中,使肉看上去更新鲜,让肉膨胀有弹性。
要知道,硼砂具有强毒性,2~3g就可能导致孩子丧命,黑心肉贩这样做,无异于“投毒”!目前该商贩已获刑。
其实就在去年8月,广州珠海刚查处了3例“硼砂猪肉”,没想到这些商贩为了利益,不惜再次犯险。
图源:深圳市场监管

想踏踏实实买点东西,怎么就那么难呢?

大家先不要焦虑,小编这就把“辨别硼砂猪肉”的方法分享出来,让大家最大程度避免买到这样的“黑心肉”!

01
辨别“硼砂猪肉”
记住这4招!
看颜色

好的猪肉颜色呈粉红色,有光泽感,颜色均匀;撒过硼砂的猪肉,颜色要深暗一些。
如果硼砂刚撒上去,肉的表面可能还会留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
闻气味

正常的猪肉闻起来有一种肉质的腥味,没有其他的异味,硼砂猪肉能嗅到微弱的碱味。
摸手感

鲜猪肉质地较为松软,用手指轻压会有轻微的弹性。而添加硼砂的猪肉质地较硬,弹性过强,摸起来还有黏稠的滑腻感
测试纸

pH试纸也能用来检测硼砂,撕下一张试纸,贴到肉上,如果试纸变成蓝色,说明肉中含有硼砂,如果试纸没有变色,说明肉上没有硼砂。
此外,日常我们买猪肉,尽量去大型有资质的农贸市场或者是超市选购,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买到被动了手脚的产品。
02
猪肉身上
被低估的营养价值
抛开硼砂问题,猪肉本身也常常被大家诟病,很多人觉得猪肉高脂肪、高胆固醇,不如牛肉有营养。
但其实,猪肉的营养真的被大家低估了。
猪肉里富含维生素B族,尤其是B1,比牛羊肉都要高。
在补铁方面,也恰到好处~

丰富的维生素B1
维生素B1对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心脏、消化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能引起便秘、恶心、抑郁、易兴奋和疲倦、瘙痒等症状。

在肉类中,要数猪肉维生素B1含量高,按我国食物成分表,100克瘦猪肉中的维生素B1含量是0.5mg左右,而瘦牛肉、羊肉、鸡肉都到不了 0.1mg。
猪肉足足高出其他肉5倍还多!

恰到好处的补铁剂
肉类的红色,与其中的血红素铁含量密切相关。

猪肉的颜色没有牛羊肉那么深红,是因为其中的血红素铁含量要低一些。
不过,血红素铁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
对于没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血红素铁摄入量太高,反而会促进炎症反应。
比如说,患高血压的人,容易长痘痘的人,正有伤口发炎的人,皮肤有疖肿的人,正有细菌感染问题的人,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少吃牛羊肉。
相比而言,吃瘦猪肉,则会相对安全一些。
猪肉被诟病的“高脂肪、高胆固醇”,大多出现在猪五花、猪肋条(排骨)、猪蹄、猪皮这些部位上。
毕竟这些部位油脂丰富、无论是烤还是炖,都很香。
拿这些部位和鸡肉、鱼肉等白肉相比,猪肉的脂肪含量肯定是高的。
过多食用也确实容易升高甘油三酯、血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可如果这样说,
牛肉身上也有像牛腩、牛上脑这种高脂肪的部位,只拿猪肉肥的部分来说事,对“二师兄”确实有些不公平。
总的来说,猪身上也有很多健康营养的宝藏部位,营养价值不比牛肉差。
03
猪身上的“宝藏”部位
上面我们说了,不是所有的猪肉部位都是高脂肪,猪肉身上一些“瘦”的部分,是妥妥的“低脂肪、高蛋白”
面我们说说,猪肉哪些部位没有“双高”负担~
里脊肉
猪里脊是纯瘦肉,脂肪低、胆固醇低、蛋白质含量高。

猪里脊还分为大里脊和小里脊,大里脊是猪排外层的肉,小里脊是猪脊椎骨内侧的肉。
想要更细腻、更嫩滑一些的口感,可以选择小里脊。
烹饪方式适合煎、炒、煮,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梅花肉
梅花肉在猪脖子的上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肩胛肉。
以瘦肉为主,横切面有雪花状的肌间脂肪,肉质鲜嫩,口感非常好。
脂肪含量也是比较低的,蛋白质含量高。

适合煎、烤或者做叉烧肉。
猪腿肉
猪腿肉也是以瘦肉为主,脂肪较低,蛋白质含量理想。

不过,猪前腿和猪后腿,在口感和烹饪方法上还是有差别的。
猪前腿:
肉质更嫩且细腻,适合炒菜、包饺子或者红烧肉。
猪后腿:
肉质较硬和紧致,适合腌卤或炖汤,也可以做肉丸,吃起来会比较有嚼劲。
猪蹄筋
猪蹄筋也是个十分优秀的部位,蛋白质含量高出其他部位不少,脂肪含量却很低。
满满的胶原蛋白,吃起来还不会有负担。
凉拌菜蹄筋,吃起来Q弹有嚼劲,而如果焖、炖几个小时,口感则会变得嫩滑,还没有油脂的腻感。
非常解馋!
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要囤不少肉,希望今天这份“猪肉选购指南”可以帮到你~

觉得内容有帮助,记得戳戳【点赞】【在看】,把内容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帮大家排雷!
参考资料:
[1]深圳市场监管《市场又出现“硼砂猪肉”了!1克中毒15克致命……官方通报:立案查处!
[2]光明网《有毒!黑心商贩竟加这种“料”保鲜猪肉 判刑8个月、罚款1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2024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
授权转载: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转载请留言。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育学园官方群
健康科普、24小时答疑...智慧妈妈都在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