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七条

专业支持 / 隋真
编辑 / KY主创们
大家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一类人活得特累、特拧巴,ta 们很容易陷在过去无法自拔,并在反复回想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纠结、懊恼、痛苦的负面情绪。
大到多年前高考失利、爱错人,小到有个待办事项昨天没完成,或是在社交场合没表现好... ...
图片来源:小红书
但同时呢,还有另一类人,不管遇到怎样不顺心的事儿,失业也好、失恋也罢,哪怕是经历更重大的人生挫折,也总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状态,然后继续能量满满地出发。
并且,ta 们绝不单单只是看起来的乐天派,而是真的能够做到把那些糟心的事统统放下,不被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实给限制向前的脚步(真的很让人羡慕😭)。
这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是因为后一种人拥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叫做「翻篇」
图片来源:小红书
那么,真正的翻篇究竟包含着什么呢?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并运用好翻篇的能力?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翻篇,是一种
与目标「解除连接」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种能力叫作与过去的目标解除连接(disengage),其实就是翻篇的关键。它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解除对于过去目标的承诺,从中撤回所有投入。
与「执念」相反,「解除连接」诠释了一种放弃的艺术,意味着身心的全然释怀。
但要真正做到「解除连接」,还包含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1.完成认知的闭合(Cognitive Closure)
简单来说,认知闭合就是说我们对某件事有了一个相对确定、完整的认知,就更容易觉得这件事算是解决了。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在无意识中追求「认知闭合」。因为在一个不确定的处境中,寻求确定性能够给我们掌控感,我们才能更踏实地往前走。
如果认知始终无法闭合,人就容易一直被占据情绪和注意力资源,导致无法投入积极、充沛的精力和行动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
当时当下正在写稿的作者本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不确定能否顺利写完并定稿,在未正式推送之前,我都会对它念念不忘,脑子里时不时就会想,这里要怎么措辞、那里怎么补充细节,回到家连吃饭、打游戏、睡觉都不如平时香了... ..(家人们,谁懂啊)
认知是否闭合的体验,也可以被用来验证是不是真的对某件事翻了篇。
就好比下面这种分手很久后依然想要好好告别的情况,想必不少人都遇到过。类似的还有拉黑、删除前任联系方式,但在某个深夜还是会emo得睡不着觉。这些都属于未完成认知闭合,没有真的翻篇。
另外,由于每个人的认知闭合需求是高低不等的,所以对应的翻篇能力也不一样。通常认知需求高的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更低,就更难翻篇。反之,认知需求低的则更容易翻篇。
比如咱们常说的计划性强的 J 人,相较随遇而安的 P 人更需要对每件事都能有个确定性的认知,才好在大脑里结束程序进程。
2.做好了重新连接(re-engage)新目标的准备
这是想要真正翻篇,必须经历的第二个心理过程。
在此期间,人往往会进入一个面对目标调整的沉思(contemplation)阶段,其中有两个关键迹象预示着我们真的做好了即将翻篇的准备:
  • 迹象一:体验到预期中的后悔情绪(anticipated regret)
后悔,常常是回顾错误决定时才会经历的情绪。但有时候人们也会在进行决策思考时,提前预测错误的结果可能带来的遗憾,并将这种遗憾感纳入最终的考量,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 迹象二:对于自己的情绪足够诚实
先来看看什么是情绪不诚实:
一个人在一段亲密关系中遭遇了打压、操纵,并因此感到强烈的痛苦时,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愤怒。
又或者一个人得知自己被关系很好的同事背刺,ta明明很愤怒,却可能表现出悲伤或满不在乎。
——情绪不诚实,其实是一种对真实情绪的防御。它会反复遮蔽掉人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进而阻碍我们依照真实的声音去采取正确的行动。
因此,只有当我们重新恢复对情绪的觉察和诚实,才不会因迷失于虚假的情绪,而错失重新出发的契机。
不难发现,与新的目标建立连接这件事,本身听起来不难,但实际行动起来并不容易。
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在上一个目标中的投入与经历,很可能已经被内化成了自我身份的一部分。一旦从中解除,并涉及到新目标的重新建立,就意味着对当前身份的认同感和价值感,将要经历丧失:
我如果考不上博士,就配不上过去学霸的称号;
父母的突然离异,让我意识到自己是随时可以被抛弃的;
ta的背叛,真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造成的吗?我哪里做的不够好?
我们如此需要翻篇,是因为:
有效的放弃比无用的坚持更有意义
正如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深有体会的那样,放弃与坚持,对于追求更好的结果并从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其实是同等重要的。
这也正是翻篇之于生活的意义:有效的放弃比无用的执念,更能给我们带来益处。
1.及时翻篇就是及时止损,及时止损才能停止内耗
通过前文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难以翻篇令许多人陷入持续的自我内耗——在这种状态下,个人的情绪、精力、意志力、时间等有限的生命资源被不断耗尽,它通常会导致糟糕的决策和绩效(Baumeister, 2014)还可能进一步破坏人际关系和职场表现。
为啥这么说?很简单。因为难以翻篇的人会不自觉地把和 ta 人之间不愉快的记忆默默积累在心底,这些都将成为日后两个人关系中随时被引爆的炸弹,且同时 ta 们又很难轻易舍弃这段关系去追求「新欢」。
职场上也是如此,但凡受挫或遇到挑战,难以翻篇就会带来自责感和羞耻感,导致人们无法及时采取积极行动力挽狂澜,重振旗鼓。长期下去,生活各个方面的状态都会因此失去弹性和控制感。
相对的,及时翻篇被证明能够帮助我们免于反复体验失败和痛苦的负面经历,并被引导到新的、有意义的和更令人满意的目标上。从而更利于保护我们的内分泌(如睡眠质量)和免疫系统(如慢性炎症的出现),同时稳定自尊水平、提升主观幸福度(Wrosch&Scheier, 2020)
2.有能力翻篇,才有能力更「正确」地开始
这主要是因为前文提到的:在翻篇背后的两个重要心理历程中,我们会同时完成从上一个目标里总结经验教训的隐藏任务,俗称:避坑。
至少,我们会不断地修正切换目标的思考路径和决策选择,明确哪些东西该采纳、哪些东西该舍弃,哪些又是应当一直坚持的。
有意思的是,新的目标正确与否,恰恰取决于我们能否从中轻松地体验到认知的闭合,也就是「我对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坚定而不动摇」
3.作为自我调节的必要过程,翻篇还关系着一个人的心智成熟
我们说翻篇的本质是拥有目标调节的能力,事实上目标调节又是自我控制的必要过程(Vohs&Baumeister, 2004)
在此过程中,我们会自发地监控自己在不同经历之下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感受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不断地整合这些复杂多样的体验,来实现自我的丰富与修正。
而这正是一个人通往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更成熟的人,都能形成一套看待自身和世界的参考系,足以支持 ta 在不同环境中都游刃有余地处理自我与外部的关系,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
想要提升翻篇的能力,
试试这四个方法
练习「乐观主义归因」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是推断事件或行为原因的过程,也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伴随长期的积累,每个人所形成的归因风格会逐渐稳定成自身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例如悲观与乐观。
研究发现,乐观主义者倾向于用内部的(即自身的)、永久的、非特定的原因来解释积极事件,用外部的、暂时的、特定的原因来解释消极事件。
说白了,ta 们更擅长把好事的发生归功于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作用,且自我暗示好事是个常态。而坏事在 ta 们看来属于一些个不可控的意外,反正跟自己的发挥没太大关系。
没错,这便是乐观主义者更擅长翻篇的原因所在!
面对积极与消极事件时的归因方式,乐观主义vs悲观主义
而对于悲观主义而言,不仅要试着转变归因风格,还需要舍弃一个很致命的思维叫「应该思维」:
我应该每年收入都比去年高;
ta 应该爱我一辈子;
这件事不应该砸在我手里... ...
现实是,哪来那么多应该,都是概率罢了。接受不确定性,允许一切发生,你会轻松许多。
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所有成功的翻篇,最终都要靠自己一个人来完成。因此我们和自己的对话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自我对话也分积极和消极两种。
顾名思义,能让我们情绪稳定、心情变好的就是积极的,令我们自责、内疚、自我怀疑的就是消极的。通常,消极的自我对话是不太受控制的,且它一旦出现我们难以暂停。
那怎么才能改善消极、提升积极的自我对话,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翻篇呢?3个tips不妨一试:
给消极的声音命名,最好是起个滑稽的绰号——比如你可以管内心那个总提醒你考试失利的声音叫唐僧,等哪天你忍不住为此懊恼时,告诉自己:「这和尚又开始钻牛角尖啦」;
对话时,多在心里称呼自己的名字——xxx,你今天面试发挥得太棒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为你感到高兴!这种第三人称对话,能够极大地增加我们和自身的心理距离感,使我们以更客观冷静的视角观察和感受自我的行动和情绪,更好地做出决策判断;
持续地记录自我对话的细节——写日记、写文章、冥想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真实、细腻地还原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很可能是我们无法翻篇的症结所在。
给自己时间,学会「等待」
我们常说,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等待一次翻篇的可能,不仅是关于耐心的品质,更是有关生存的智慧。
等待不代表坐以待毙,而是始终保持积累、蓄力和发展状态的同时,能管理好情绪、寻找合适的时机。既能根据变化来调整自己,也能在复杂的变化之中沉得住气。
换句话说,想翻篇,也可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甚至有些时候,什么都不做的等待,也比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来得强。在这样的等待中,我们至少可以重新审视自身和外部的关系,明确哪些是自主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更改的。
等待本身,就是另一次出发。
制定新目标,转移「注意力」
利用新目标来转移注意力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将难以翻篇时体验到的一系列诸如焦虑、悲伤的负面情绪,做一个短暂但有效的隔离。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鼓励为了转移注意力而草率地寻找下一个目标,并为之采取贸然的行动。
好比有些人为了走出上一段失败的恋爱,盲目、迅速就开启新恋情,尤其是带着报复或惩罚前任的目的。这么做,非但不能分散注意力或缓解情绪,还有可能加剧和延长痛苦。
相比之下,我们更推荐去寻找与上一个事件属性相关性不大的目标来做尝试,例如开发一个艺术创作性的兴趣爱好,像是烹饪、绘画、手工等等。
以上。
读到这里的你,学会翻篇了吗?无论如何,建议速速 转发 文章到朋友圈,或是投喂给可能正陷在过去难以走出来的朋友,和 ta 们一起在新年伊始,走出内耗、重新起航吧~!
今日互动
你是个擅长「翻篇」的人吗?
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你的翻篇策略吧!
References:

Brandstätter, V., & Bernecker, K. (2022). Persistence and disengagement in personal goal pursui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3, 271-299.
Webster, D. M., & Kruglanski, A. W. (1997).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8(1), 133-173.
Brewer, N. T., DeFrank, J. T., & Gilkey, M. B. (2016). Anticipated regret and health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Health Psychology, 35(11), 1264.
Baumeister, R. F. (2014). Self-regulation, ego depletion, and inhibition. Neuropsychologia, 65, 313-319.
Wrosch, C., & Scheier, M. F. (2020). Adaptive self-regulati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hysical health: The importance of goal adjustment capacities. In Advances in motivation science (Vol. 7, pp. 199-238). Elsevier.
Houston, E. (2020). What are attributional and explanatory styles in psychology.
Kross, E., Bruehlman-Senecal, E., Park, J., Burson, A., Dougherty, A., Shablack, H., ... & Ayduk, O. (2014). Self-talk as a regulatory mechanism: how you do it matt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2), 304.
本文关键词:翻篇、认知闭合、自我控制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新年一起翻新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