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司醒醒吖
【DAYS:2024.1.2】
共1723字,阅读约需3分钟
27岁华裔女作家匡灵秀作品《巴别塔》荣获第58届美国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23年轨迹奖最佳奇幻长篇小说奖,2023年英国国家图书奖。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各种神秘的传说与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巴别塔》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在古老的时代,人们曾计划建造一座通天塔,以此传扬人类的功名。然而这番雄心却惊动了神祇:如果凡人能完成这一壮举,今后哪里还有人做不到的事?于是,神扰乱人类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到各地,建造通天塔的豪情就此化为泡影。后世将建塔之地称为巴别,这座塔也就得名巴别塔——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混淆”的意思。
19世纪20年代,瘟疫席卷广州,男孩罗宾全家惨死,而他死里逃生,神秘的洛弗尔教授出手相救,把他带往大洋彼岸的英国伦敦培养成人,只为使他有资格进入巴别塔内学习。
巴别塔是这个世界的翻译中心,也是魔法的中心。塔中精通多门语言的学者借助翻译使魔法生效。翻译不可能完美,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丢失或扭曲的含义就被银条捕捉并展现。刻字的银条是帝国力量的源泉,它使英国的舰队所向披靡,促使白银工业革命诞生,还帮助英国把全世界的白银卷入囊中。
文章的设定很有趣:语言即魔法。
魔法奥秘来源于翻译时丢失的语义。
再说具体一些,就是语言中无法用词语表达的部分,银条的正反面有两种语言的词,在我们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丢失的那一部分。白银能捕捉到丢失的语义,将它转化成真实的存在。
举个例子:
“‘明白’,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是‘理解’(understand),但是这两个汉字是有意象的。‘明’是明亮、光明、清晰。‘白’是白色。所以‘明白’不仅仅对应理解、领悟(realize),它还有让事物清晰、用光线照亮的意味。
因此“明白”比“
understand
”多出了“
让事物清晰、用光线照亮
”的意思。

当主人公举起银条,说道:"明白。" 说完,他将银条翻过来,"Understand。"
银条内有某种东西开始跳动,某种有生命的东西,某种有力而莽撞的东西;一阵疾风,一道激浪。在那一秒钟的间隙里,罗宾感受到了它的力量源泉:那个创造语义的、至高无上又不可名状的所在;那个词语无限接近彼此却无法确定的所在;那处所在只能被不完美地召唤,但即便如此也让人真切感受得到。银条散发出一团明亮温暖的光亮,渐渐变大,将两人都包裹在里面。罗宾没有具体说明这团光亮会带来怎样的领悟,他还没想那么远。不过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完全明白了;从查克拉瓦蒂教授脸上的表情来看,他的监考老师也明白了。
但是如果没有理解词语的人在场,这些词语就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这种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你不可能直接告诉一个农民triacle在法语中是什么意思,然后指望银条发挥作用。你必须具备用这种语言思考的能力,必须将它视为生命和呼吸,而不能仅仅将它看作一连串散落在纸上的字母。
这就是《巴别塔》中的白银魔法/翻译魔法的设定。
因为之前是英语双学位的同学,过去钻研语言想憋出一篇毕业论文的劲头还在,看到这样的“词源词义”的盛宴我还是不由得细细品读,意味十足。
我们认为翻译的语言应当是一种尽可能纯粹的、摸不着、看不见的要素,仅仅是思想和感受的媒介,除此以外什么也不是。
翻译意味着对原文施加暴力,意味着让原文扭曲变形,供外国人欣赏,而它原本并不是为外国人而创作的。
我其实还准备看看《巴别塔》英文原著,看用英文描绘的“魔法世界”又是不一样的体会。
2
昨晚刚刚看完《巴别塔》,一开始真的沉醉于巴别塔里纯粹的语言研究里,后面主人公开始发生戏剧性的转变时,主题突然变得宏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种族歧视、精英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冲突、性别歧视、暴力革命……
书中讨论的议题很多,其实对我来说都有很大启发。
比如,前面在牛津大学读书享受纯粹的学术研究同时,面临微妙的归属感问题是很细腻又真实的:
这种矛盾使他讶然:自己鄙视他们,知道他们可能不怀好意,然而罗宾依然想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接纳,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这些混杂的情绪极其陌生。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厘清。
女性、少数种族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出现自己那种不被接纳,靠努力争取也未必能得到的尊重:
我鄙视他们,知道他们可能不怀好意,然而我依然想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接纳,跻身于他们的行列。
再比如学术不可能纯粹,一开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

你知道罗马人是怎么养肥睡鼠的吗?”格里芬问。


他在《论农业》里介绍了一种叫睡鼠罐的装置,设计得相当优雅。在陶罐上钻一些孔给睡鼠透气,陶罐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让它们跑不出去。罐子里必须有平台和通道,以免睡鼠在里面待得太无聊。把食物放在罐子中间。最重要的是要确保罐里黑暗无光,永远让睡鼠觉得是冬眠的时候。它们就一直睡觉,越长越肥。”
“放弃你现在拥有的身外之物是很困难的。你还留恋你的生活津贴、学者长袍和酒会,我敢肯定——”
后面的罗宾选择捍卫自己的家乡中国,选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占领巴别塔,威胁大英帝国不许对中国发动战争,他有英雄的牺牲精神,有人因为信仰的不同选择背叛了朋友、有人选择在被通缉的生活中艰难生存……
转变略显快速,但是可以理解。
这本书被称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哈利·波特”。但它和《哈利波特》系列不同的是,它不是纯粹的幻想世界,它有殖民、出口鸦片换取白银的历史设定和探讨。
这些议题很难得到答案,但为这本书增加了很多历史的厚重感。
转自小司醒醒吖 作者 小司nvn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