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 20240202
关于时代认知分享,前面写了七篇:(一)电梯寓言;(二)“打游戏”;(三)“耐受度”与“阈值”;(四)“刻舟求剑”。(五)长期主义的“稀缺”与“对齐”困难;(六)预期的调整与对齐;(七)“大筛子”。今天继续。
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国经济亟待转型破局,内外挑战前所未有。许多人存在迷茫,预期偏弱,需要理解当下,然后再找准方向,调整自己,适应新的时代。这也是写这个时代认知分享系列的初衷。
上周陪小朋友去动物园,看到了大象。小象和大象是有区别的,小象十分活跃,虽然体型并不小,但来回走动,伴着小跑,不时甩动鼻子和耳朵,欢快而轻盈;大象不同,体型巨大,速度和节奏就慢了很多,也没有了灵活度,步履蹒跚。但大象走起来,势能和惯性很大,你绝对不希望站在它行进的跟前,如果被它踩到,一定会受到重伤。可想而知,成年大象控制身体的难度,是高于小象的。而成长、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训练的过程:大象逐渐熟悉自己的身体,能够越来越好的掌控自己的身体,充分地利用它的动能、势能,避免短板,并掌握碰撞、磕伤、受伤的边界。
我又想到大型货车。开车的人知道,上路一定要避开大车,因为大车自重极大,行进力量和惯性巨大,盲点很多,同时车体又特别坚硬。行人和小车遇到大车,又如豆腐碰到刀片。即便最有经验的老司机,对大车的操控也是有限的,总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所以,开小车的一定要懂得避开大车。
回到大象。
图1:大象背面图。@兔主席/公众号tuzhuxi
大象可以用来比喻什么呢?可以用来比喻中国,比喻中国经济。当中国经济达到了一定体量,并且还在维持高速发展时,已经有人说中国经济是“奔跑的大象”、“起舞的大象”,以此表达这个庞然巨物所尝试的很有挑战的事情。但可知:让大象奔跑起来,一来困难,二有风险,因为大象不好掌握自己的身体,可能磕碰,发生意外;让大象起舞,就更有难度了,因为大象身体太大,协调性有限,比较不容易做出精细动作。
下面我们就用大象来做比喻中国、中国经济。
进入新的时代,大象遇到的挑战是什么?
图2:大象的迁移路线:从A到B点 @兔主席/公众号tuzhuxi
大象的挑战是:需要从A点行进到B点。原因是:A只是一个小木船,而大象的身体一直在长大,小木船不可能一直支持大象。大象需要从小木船转移到更加坚实的钢铁轮船B上。只有成功地迁移到B点,大象才能继续生存发展。
这就是中国经济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向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
图3:大象迁移路径,从A点到B点的挑战 @兔主席/公众号tuzhuxi
大象从A点行进到B点,中间七拐八弯,有许多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一、行进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1.大象视角始终有盲点:大象没有全景雷达,无法及时清晰准确地看到路面360度的情况,会出现磕碰,例如撞墙。
2.路面的不确定性:路面可能突然变窄,有坑洼起伏,转折角度变大:沿途没有导航,路径没有前人走过,前方来路不可知、不确定,充满意外,大象需要根据最新的情势,结合有限的过往经验,灵活解决问题。同时,从A点到B点的这条路,没有其他大象走过,不知道要走多长距离,经过多少波折坎坷,经历多长的时间。可以判定的是,这不是一条很短的通路,需要摸索前进,路面究竟如何,只有走到终点才能知道。
3.大象需要逐渐熟悉自我身体:大象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的学习。包括但不限于:
1)盲点地带:了解自己的盲点;对盲点地带要倍加注意;
2)协调性:如何更好的对全身肌肉或部分肌肉进行协调,完成一个行进动作;
3)动能与惯性:了解自己身体的力量,何时踩油门,何时踩刹车,如何发力,如何避免用力过猛、如何避免急停。没有场景就没有训练,需要时间去学习;
4)避免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制造另一个问题(或更多的问题):例如,一个小老鼠跑到大象背上,咯吱咯吱,大象很痒很烦,想把它甩掉,一使劲,老鼠甩掉了,但大象摔了一跤,鼻青脸肿。之后大象学会了:“将军赶路,不打兔子”;
5)建立正确的反馈及因果联系:大象要过一个小河,半只脚陷到沟里,抽了两下没抽出来。大象有点恼火,大喊一声:嗷嗷!背上的小鸟被惊吓飞走了。大象再一提脚,居然抽出来了。错误的因果关系反馈:大象只要把背上的小鸟赶跑,就可以脱离陷阱;正确的因果关系反馈:大象需要再发力,力道足够了就能逃脱陷阱。这也是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大象未必一次就能掌握核心要义,还需要若干次的训练。    
6)了解自己的身体:行进中,大象会熟悉了解自己的身体:什么情况下,路道窄了,挤一挤就能过去,而且应该借自己身体的力,冲出一条路;什么样的伤是小伤,磕磕碰碰,一点刮蹭擦伤,根本不碍事;什么样的伤是大伤,伤筋动骨,影响行进,未来需要极力避免。只有经过磕碰,有过伤痛,并且经历过碰撞、受伤、痊愈、再出发的全过程、全周期,才能真正完成学习和训练。并且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没用,真的经过磕碰受伤痊愈,才能学到本领。
4. 驾驶员情景:“人车合一”:开车的人知道,驾驶最成熟的境界是“人车合一”,驾驶员对所驾车的大小、性能、机理、优势、短板都了如指掌,车,变成了一个驾驶员随心所欲自由操纵的坐骑,人车实现合一。骑马也是一个道理;骑马者与马之间建立的身体和心理联系,使得人与马实现合一。
这和大象有什么关系呢?需知道,治理者并不是大象本身,而更像是在象背上驾驭大象的人。大象可以立即感受、熟知自己的身体,但驾驭者的体验是间接的,需要更多的学习和训练:譬如大象的性情、协调力、惯性、身体的柔韧性、耐力、力量、疼痛耐受度、痊愈速度,对什么过敏及不耐受,等等。驾驭者毕竟不是大象自己,学习和训练需要通过分析、掌握大象的身体反应,效率难免有折扣,
总之,走什么样的路,路有多长,如何走出来,都没有前面的大象(及大象驾驶员)可供借鉴。行进的过程只能靠自我摸索。在大象的新征程上,“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等说法,也都是适用的。
5.对外沟通问题。大象忙着赶路,并不善言语,不能很好的对外沟通,为什么要走这条路?路有多长?多长时间能够走出来?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挑战?对每个困难和挑战是如何应对的?有哪些反馈、经验和教训?等等。我们假设行进的不是一只大象,而是迁徙的象群,那么这个压力就落在引领的象群的首领身上。遇到困难挑战,象群难免迷茫和困惑,时刻需要指引和“心理建设”:“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是否走在正确的大路上?”。在不确定性、困难险阻面前,能否对象群进行有效沟通、传递,建立正面的预期和导向,就变得极其重要。
二、行进中的确定性
1.大象必须上路:大象要寻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离开A点,走向B点。不出发,短期是温水煮青蛙,将来是死路一条。越晚出发,成本代价越大。从方向上看,大象必须迈出迁移的路;
2.大象已经上路:“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征程的通道窄、难、长,但大象既然已经上路,就不能折返,只能一路坚持走下去;
3.大象一定能够走出来:大象的体量、身体韧性、意志都在,抱着没有回老路的心态往前走,最终一定能够走出来。当然,过程可能是艰难乃至痛苦:大象身上满是淤青,出现减重,甚至局部营养缺失。但大象最终杀出一条“血路”,走了出来。实际上,只要大象坚持前行,最终一定是能够走出来的,差别只在用多长时间,付出多少伤痛。如果有雷达、有导航、有前人攻略指引,大象的身体损耗会小很多;但如果没有前人的攻略,则大象只能硬着头皮接受挑战,但只要大象上路,磕磕碰碰,最终也是能走完全程的。    
综上,大象行进,面临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又有许多的确定性。既然大象已经上路,就不能折返,只能坚定前行,克服一切困难,努力以自己的确定性去应对、克服外部的不确定性。
对于大象的观察者来说:
其一是理解大象要走的路;
其二是对大象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其三是不要指指点点和抱怨,多想想如何帮助大象,助力其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走完全程。
而只要走完全程,实现最终目标,则大象不仅能够自救,其经验也可以为其他动物所借鉴。
(系列未完待续)
#时代认知分享 系列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