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1月24日上午8时12分,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公开资料显示,戴逸系江苏常熟人,出生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北大学一部十七班学习,新中国成立后随华北大学进入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等职。代表作包括《中国抗战史演义》《简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稿》《清通鉴》等。
戴逸被学界誉为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戴逸认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易代修史是中国社会流传千古的史学传统。他指出,“清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最为密切,我们要了解现在中国的问题,必须彻底了解清朝的历史。”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清史研究所成立,戴逸担任所长。戴逸用7年时间首先完成了对清代历史进行主要线索梳理的《简明清史》。已经年过花甲的戴逸此后仍旧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专注于清代边疆开发和乾隆时代的研究,并相继推出《乾隆帝及其时代》等重要著作。
2002年戴逸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8年2月,《清史》三稿基本完成,这部由国内2000多名清史学者共同完成的百卷巨著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审阅阶段,圆满完成编纂任务。
戴逸手书。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
一个人,一辈子,一部书
戴逸不由得感叹
他的一生
仿佛就是为《清史》而生的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1961年
北京市历史学会的一次研讨活动结束后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
向一位年轻人透露了
自己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
正在筹备编纂《清史》的相关事宜
这位年轻人
正是当时被看作史学界内
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戴逸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编纂《清史》的工作却一直没有启动
四十年后
《清史》编纂的重任落在戴逸的肩头
而他也从当时一个而立之年的参与者
变成满头白发的掌舵人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戴逸
我说我就像干将、莫邪,炼宝剑炼不成,我跳到火炉里去,也要炼成。我就怕我身体顶不住,我已经92岁了。
铁琴铜剑楼
是清末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首
由于戴逸的父亲与楼主人瞿启甲是好友
年幼的他常有机会来此博览群书
这里珍藏着他美好的童年回忆
那时,他还有着一个
充满江南书香味道的名字——戴秉衡
然而,本应在琅琅书声中长大
渡过安稳而平静一生的他
被乱世的烽烟改变了成长的轨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
日寇将魔爪伸向了常熟
这在当时年仅11岁的戴逸心中
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戴逸一家逃到上海租界躲避战火
在这里,戴逸度过了青年时光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他从上海交通大学
转而报考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从“戴秉衡”到“戴逸”
经历过沦陷的日子
目睹着腐败的时局
年轻的戴逸寻找着救国的方法
他受到马列主义思潮的影响
成为了一个进步青年
戴逸。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然而
频频展开的进步活动
让戴逸成为了国民党当局的眼中钉
他被列入了黑名单并全国通缉
暑假后的一个清晨
潜伏在北大校园内的间谍发现了戴逸的行踪
危急时刻
胡适的一封信救了戴逸
在校长的保释下,他重获自由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为免后患
党组织安排戴逸连夜逃离北京
在沧州,他与解放区的同志接上了头
填写表格时,接待人让他改个名字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戴逸
原来叫戴秉衡,因为怕连累家人。他们要求改个名字,改个什么名字呢?改了“逃逸”的“逸”。
自此

世界上少了一个青涩书生“戴秉衡”
多了一个革命青年——“戴逸”
这个名字也从此开始
伴随他度过一生的时光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年轻有为 心系《清史》
1951年
年仅25岁的戴逸
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史学著作
《中国抗战史演义》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不到而立之年的戴逸
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副教授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此后
他编写及参与创作了
《简明清史》、《清代人物传稿》
《清通鉴》等专著
使人们对清朝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但是,编纂一套完整《清史》的梦想
始终萦绕在他心中
从未散去
启动《清史》编纂工程
光阴荏苒
新世纪的中国经济
进入了高速稳定发展的阶段
为了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华文明
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戴逸再次呼吁启动《清史》编纂工程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清朝灭亡百年
其间虽有赵尔巽主持完成的《清史稿》
却不是一部可与二十四史相衔接的“正史”
“正史”的文化工程由此残缺
戴逸奔走呼吁的
正是要在《清史稿》的基础上
新修一部能够列入正史的“第二十五史”
2002年8月
中国启动了
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最大的一项国家级文化工程
素有“清史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戴逸
被任命为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面对着这份重任
戴逸兴奋之余又有着一份冷静
他清楚地知道
记载在史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将流传万代
哪怕一个极小的错误
都会在后世被反复提及
为此戴逸煞费苦心
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沈阳、台北
先后多次组织研究讨论,集中优秀人才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那么,接下来编纂工作该如何入手?
全书的结构该如何划分?
应该设置哪些分支的部门?
每个部门的职能又是怎样?
他为此朝思夕计
一幅蓝图终于在他的脑中成型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新修清史的质量
需要时间的检验才能做出评价
但清史工程创造的副产品
相当于三部《四库全书》的体量
无疑地成为今后史学工作者
取之不尽的宝藏
清史是我的专业,
我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它。
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
学于斯,行于斯。
清史是我的
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秉笔直书,悬之国门
这是戴逸毕生的愿望
作为一名修史者
戴逸用着他一生的时间
践行着国家付与他的重任
戴逸先生千古!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社(记者 高凯)、北京日报客户端、CCTV国家记忆、中国人民大学等
编辑:梁静

责编:彭大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