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之争】今日中国经济的种种问题,还得回顾到八年前那场著名的学术辩论。张维迎与林毅夫两大高手华山论剑,激辩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质还是市场派和计划派的论战。
从理论上讲,张维迎教授是正确的。未来是不可计划、不可预测的,产业的突破是企业家在试错中探索出来的,政府也没有信息优势,不可能先知先觉,自然也不可能通过产业政策去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似乎短期是灵验的,更接地气,因为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它就是一个半计划半市场体制,政府手里有大量资源,你不让他花钱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林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政府更不浪费的去花钱,更有效率的去花钱,这是一个中国当下的问题。如果美国创新是可行的,先突破了,中国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实现规模化的超越,这是追随战略,例如高铁、电动车、新能源,等等。
关于产业政策的利弊,历史上最典型的是日本和美国。美国是没有所谓产业政策以及制定产业政策的政府机构的,2008年奥巴马提出新能源是总统操刀。所谓的新技术,新模式,都是硅谷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们一块在市场中竞争和摸索出来的。而日本有一个著名的通产省,相当于中国的发改委,专门制定产业政策。在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是碾压美国的,选择的产业政策是硬件方面突破,为此耗费了巨资,但是大家都知道,九十年代最重要的是互联网革命,这个革命恰恰是硅谷的风险投资和市场来共同驱动的。互联网革命之后,日本就一蹶不振了,国民经济全面被美国吊打。后来专门有人写了本书通产省神话,分析日本模式的衰落实际上就是通产省用她的产业政策取代了市场竞争,在技术路线和方向上犯了致命错误,点错了科技树,官僚代替企业家决策,政策代替市场发挥功能,从而引导国民经济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
而且,政府基于产业政策的财政补贴和低廉信贷,扭曲了成本价格机制,造成不正当竞争,挤垮外国同行,中国自己也搞得产能过剩,最后一地鸡毛。中美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此,美国反对的不是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而是政府主导的补贴性产业政策。
些人不服,说美国欧洲都有补贴啊,为啥中国不能通过补贴扶植本国产业呢?农产品、新能源等特殊行业的补贴,其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但政治逻辑高于经济效率,像日本韩国宁肯大幅补贴本国农民吃高价蔬菜肉蛋,也不愿自由进口美国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因为本国农民群体是集体行动一致性最强的票仓,谁执政都不敢得罪。清洁能源则是为了解决全球变暖的政治目标,没有补贴新能源成本无法与旧化石能源竞争。所以这些补贴,国谈判时已经协议符合WTO框架。
中国很多是自己举国体制搞出的奇葩,2008年曾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结果各种圈钱骗补,大干快上,结果靠补贴做出规模难以为继,出口年年遭遇各国双反调查,最后不得已又搞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当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能源,中国All in,产能世界第一,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按说牛气冲天吧,可股价跌成渣。因为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内卷,杀成红海,都不赚钱,本国需求根本消化不了,反而高度依赖海外市场。我看国内这些光伏龙头,吓死人,仅晶科能源一家的扩产计划比德国全国规划的光伏需求还高几倍。结果就是更受制于人,外国市场只要砍单,中国的企业很容易被反噬,陷入债务泥潭。现在欧美各国对新能源好像又不感兴趣了,纷纷退出原来的对抗全球变暖规划:英国、丹麦、德国取消了原定的碳中和目标,德国重启开采煤矿,又开始购买法国的核电;美国自页岩油革命后就实现了化石能源的自给自足,现在则转向AI革命,这两年所有风险资本的投向几乎都是人工智能,新能源项目变成过气黄花。令人怀疑,中国是不是像当年的日本,点错科技树了?
经历了这八年,回头看,最终的赢家是张维迎。创新依赖于市场的自发秩序和试错机制,而非官员的产业计划指导。

林毅夫说中国经济应该“沿着新结构经济学所指出的路线增长。”我不知道新结构经济学给我们指出了什么路线!
1、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再说计划经济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们就改称“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其实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政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凤毛麟角,这一点连林毅夫本人也不否认。中国经济持续存在的结构失调、产能过剩,哪一个不是政府产业政策主导的结果?
2、林毅夫等人认为,尽管许多产业政策是失败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政府不能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关键不是要不要产业政策,而是制定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这种观点很类似上世纪80年代有人捍卫计划经济的观点:不是计划经济本身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把计划经济搞好!林毅夫等人所希望的“正确的产业政策”,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3、拥护产业政策的人一般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技术进步和新产业是可以事先预见的,因而是可以计划的。但这个假设是完全错误的。
纵观人类的产业发展史就会发现,创新和新产业都是不可预见的。我们现在讲到某一个时期某一个产业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全部是事后诸葛亮式的总结。30年前没人预料到今天的新兴产业,甚至20年前也没人预料到;同样,我们今天也没有办法预见20年、30年之后哪些产业、哪些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我们没有办法对新产业、对创新做任何规划,实现创新的唯一途径是经济试验的自由,而不是通过所谓的产业政策将自己锁定在预定的路径上。
4、产业政策意味着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人力的、物质的)投在政府选定的优先目标上,这实际上是一种豪赌,连盲人摸象都谈不上。
不能想象政府官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判断比企业家更敏锐,一些政府官员确实很有企业家精神,但总体来讲政府官员要比企业家在创新方面更为迟钝。当政府官员认识到某种技术的重要性的时候,这种技术基本上已经过时了。凡是政府能看到的,自由市场的企业家早就看清楚了,凡是自由市场的企业家没有看清楚的,政府更看不清楚。
5、我们不要以为有专家帮助,政府就可以制定出成功的产业政策。
专家能够说出的其实都是硬知识,不是至关重要的软知识,就对未来的判断而言,专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专家决策和官员拍脑袋决策不会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可能更糟。
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威廉·伊斯特利的《威权政治》,作者曾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这本书讲的是要警惕技术专家的暴 政,这也是米塞斯和哈耶克多次告诫我们的。技术专家以为只要一个国家的威权政府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这个国家的经济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了实现他们的宏伟蓝图,他们通常会忽视个人权利,特别是穷人的权利。事实证明,他们所推崇的发展计划很少成功。
6、产业政策通过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在市场准入、税收和补贴、融资和信贷、土地优惠、进出口许可等方面的区别对待,就创造出权力租金,这必然导致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
从实际看,无论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还是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都充满了一系列的寻租活动。一项特定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其说是科学和认知的结果,不如说是利益博弈的结果。结果是,得到政策扶植的企业家通常并不是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而是套利者和寻租者。新能源骗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难理解,大笔从政府拿钱的企业并没有做出真正的创新来。事实上,产业政策只会阻碍创新,不可能推动创新。
7、林毅夫栩栩如生地把创新者比喻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认为政府应该补贴第一个吃螃蟹者。
我没有考察过人类吃螃蟹的历史,但我相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想品尝美味佳肴的冒险冲动,而不是因为政府和其他什么人补贴才吃螃蟹的。林毅夫完全低估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承担风险,是出于信念和愿景,而非计算。凡要靠政府补贴才愿意去创新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寻租者,根本就算不上企业家。
8、要实行产业政策的话,就不可能有一个公平的竞争。
当你给某一些行业、某一些企业特殊的优惠、特殊的照顾,这些企业可以做,那些不可以,这就完全破坏了公平竞争。产业政策一定会破坏公平竞争,尤其破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某种意义上产业政策是保护国有企业,保护一部分企业,而使得另一部分企业处于不利的地方。
过去40多年,中国从一个贫困潦倒的国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得益于“市场”的力量。在“市场”被污染、污名化,甚至遭遇前所未有危机的当下,是否真正理解“市场”的力量,既关乎我们的财富,更关乎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说真话,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学常识,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和洞察。过去的四十年里,张维迎老师沿着米塞斯、哈耶克等先知的思想轨迹,通过一本又一本著作,推广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常识,被誉为“自由市场的守夜人”。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