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消息,自2023年10月5日(出票日期)起,上调国内所有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
此次调整后的征收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7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30元燃油附加费
这是今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第三次上调。据悉,今年机票燃油附加费的第一次上涨出现在8月,费用标准从6、7月的20元、30元上涨到8月的30元、60元,涨了10元和30元。第二次上涨出现在9月,涨幅明显超过今年首次上涨的幅度。而本次上调比9月时的征收标准又分别上涨10元和20元
除了燃油之外,还要加上50元的机场建费,也就是说800公里以上航线实际票价在不含税的票价上要再增加180元,将创下年内新高
燃油附加费是航空公司收取的反映燃料价格变化的附加费。按照民航局规定,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采取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的机制,由航空公司在规定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收取标准。一旦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超出基准油价(每吨5000元),航空公司可以适当收取燃油附加费弥补成本。
新闻多一点:

什么地方易堵车?
假期出行提示来了!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收费公路继续对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从9月29日0时到10月6日24时。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公众出行意愿强烈。
路网流量较大的区域在哪儿?
据交通运输部方面介绍,预计中秋、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高位运行,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包括营业性客运量、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小客车出行量)达20.5亿人次,日均2.5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1.5%,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58.8%。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营业性客运量全面回升,营业性客运总量将达4.9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27.9%,较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78.6%。
客流分布整体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出程客流集中度较返程客流集中度更高,公路出行最高峰将出现在9月29日前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路网流量较大,预计比2022年同期增长40%以上。
重点旅游城市将成为出行热点地区,旅游人数有望迎来年内新高峰,旅游出行量预计将超过出行总量的60%。中长距离出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省际市际出行或将超70%
此外,货运物流量总体将保持平稳。预计公路日均完成货运量较节前将下降约15%—20%,假期结束后将快速回升至常态。
假期哪些时段容易形成出行高峰?
今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与杭州亚运会赛事后半程高度重叠,公众旅游、探亲、观赛等出行需求十分旺盛,据交通运输部方面介绍,预计假期公路出行量会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公路跨省长距离出行明显增加,小客车自驾出行比例相对较高。
预计中秋、国庆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5700万—5800万辆,比2022年同期增长46%—49%。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历史最高值,预计将达到6600万辆。
同时,公众在假期前一天提前返乡或出行意愿较往年更为强烈,预计假期出程高峰时段为9月28日16时至次日凌晨、9月29日9时至14时。假期长距离与中短距离出行交织,公众错峰意识增强,返程不再集中于假期最末期,较为分散,预计假期第五至第六天起,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相对集中的返程情况。整个假期的出行最高峰将出现在9月29日10时前后,路网通行压力较大。
中秋、国庆假期公众出行目的地更加多样,出行分布更加广泛,拥堵缓行路段呈多点分布,拥堵程度预计将加大。人口密集城市进出城高速公路、城市机场高速公路、通往热门景区公路、西部地区热门旅游公路等局部路段易发生拥堵缓行。此外,受亚运会赛事与中秋、国庆假期叠加影响,杭州及其周边地区公路拥堵情况也将加剧。
明天就开启中秋、国庆假期模式了
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出行
在评论区聊聊~
消息来源丨央视财经、北京青年报、央广网
责任编辑丨李沫楠
推荐阅读
国美,大调整!
朋友圈、视频号直跳淘宝,阿里腾讯谁得了便宜?
外资数据“一升一降”
透露了什么?
定了!北京西单商场将停业改造
时间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