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5年在全球销售2亿台手机,新锐手机厂商真我realme(以下简称realme)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绩单。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这匹“黑马”明年将采取怎样的市场战术?真我realme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ealme克制出产品,坚定“卷”性能,立志成为中国手机的“质价比之王”。
真我realme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在真我GT5 Pro发布会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1
5年卖了2亿台手机
近日,realme宣布,公司在5年的创业历程中已售出2亿台手机
徐起称,5年前,realme在一片不被看好的声音中诞生,没人相信新玩家能在智能手机的“红海”中存活。然而,realme就像一支“特种兵”,实现了突围,堪称全球成长最快的手机企业。“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改变世界不需要论资排辈
据悉,在这2亿台的销量中,海外市场贡献了约80%。在中国市场,realme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徐起坦言,中国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差异还是蛮大的。realme在中国市场还很小,这里是一个需要深耕、需要稳步走的市场。
临近年底,很多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新品手机。徐起表示,各家有各家的市场节奏,而realme在新品发布的节奏上将会相对“克制”,精简产品线
事实上,一年前realme宣布精简产品线,实行精品策略。目前,其在中国市场有三大产品线:GT系列、数字系列和V系列。其中,GT系列定位为性能王者,目标是做同档位的性能天花板;数字系列定位为中端颠覆者;V系列则针对千元市场。徐起表示,realme在国内将聚焦GT系列和数字系列。
02
“质价比之王”底气何在
近日,realme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真我GT5 Pro,售价3298元起。作为真我迄今为止最强的产品,新品手机堆料扎实,搭载最新的第三代骁龙8旗舰芯片的IMX890超光影潜望长焦,同时在屏幕、闪充续航、外观设计、旗舰体验等方面也带来极致体验。
“在今年realme 2亿里程碑节点里,我们希望能带来一款让用户和整个市场都很兴奋的产品。”徐起称,该产品耗费了他们非常多的精力,希望能有好的市场表现。
尤其是在定价方面,徐起将其评价为“非常极致”,有一部分版本是不赚钱的。徐起表示,这么“血拼到底”的原因是realme要落实并强化“质价比之王”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既要提供好的产品,定价又要有竞争力
“realme要做到产品力超越同档,价格超越期待,做中国手机的‘质价比之王’!”徐起进一步解释说,realme不拼价格,而是要靠科技实力来打动年轻人。尤其是当下realme处于拓展品牌知名度的阶段,力争每款产品都要“打爆”。
realme想要“称王”的主力区间是2000—4000元价位段。在其看来,中国市场核心价位段就在于此,这是一个非常大体量的价位段,因为大量的互联网用户会集中在这个价位段里选购产品。自然,这个价位段的产品也非常“卷”。
事实上,今年国内手机市场比较明显的趋势是,中端手机主要在拼性能、快充、存储等方面,高端手机则在拼系统、芯片、大模型等方面。那么,realme的火力主要集中在哪些技术方向呢?
“对于realme来说,我们面对年轻的消费者,肯定是坚定做好性能和体验。我们对于屏幕、处理器优化、散热,乃至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包括以前我们首发的240W满级秒充等,这些都构成了产品性能的竞争力。所以,realme一定会坚定卷性能这条赛道,坚持在2000—4000元价位段‘质价比之王’的定位,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03
市场在回暖
对于包括realme在内的手机市场玩家而言,当前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
来自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3327.7万部,同比增长59%,其中,5G手机2871.7万部,同比增长90.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3%。
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也显示,全球手机市场在回暖。Canalys分析认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仍下降5%,但下跌趋势已有所放缓。该机构预计,2023—2027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实现2.6%的年复合增长率
当前各大手机厂商也活跃了起来。最近一个月,一加、红魔、魅族、OPPO、vivo、红米等均发布了自家的新品手机。
与此同时,国内手机市场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今年第三季度,荣耀重新坐上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华为借助Mate 60系列的热销正在逼近第一梯队。
徐起坦言,国内手机的确更“卷”了,realme的应对之策是找到独有的生存之道,努力把产品做得更有差异化,坚持自己的打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我们对人群的沟通和理解力足够好,整个市场一定会有回馈。所以,我们自己的布局策略就是聚焦资源,做好GT和数字两大系列,并且坚持轻资产。”
作者丨记者 焦立坤 
责任编辑丨李沫楠
推荐阅读
代理商撤了,春雨面膜怎么办?
营业近12年老牌百货宣布闭店!
现制酸奶“水太深”?乳企进退两难
“撤走”的韩妆企业又回来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