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鲸鱼,我们都会觉得这么大的家伙在海里一定很有威严,一般鱼不敢惹。确实,鲸鱼成年后在海里罕有天敌,如果不受人类干扰,很多都能健康长寿,但它们的一生会遭遇一些小动物的骚扰——
从头到尾都不放过
图源:baleinesendirect.org
它们附生或寄生在鲸的体表,前者如上面两张图的藤壶,只是想搭个蹭饭便车,而后者恨不得把鲸的血液抽干。
鲸身上的“疙瘩”,一定是藤壶吗?
礁石上密密麻麻的藤壶,是许多“密恐”(密集恐惧症)人士的梦魇。如果还有什么比它更让人“密恐”,或许就是长在鲸身上的藤壶了。不过,鲸身上那些一片片、一块块的凸起,也可能是它们原本就有的疙瘩。
就拿海中歌唱家大翅鲸来说,它们的上颌、下颌都有一连串排列规则的疙瘩,每个约有高尔夫球大小。这些其实是大翅鲸“出厂自带”的瘤突,相当于特化的毛囊,每个瘤突中央还有一根1~3厘米长的粗硬触毛,能增强嘴巴周围的触觉感知。此外它们的每片鳍肢前缘,也各有一排明显的瘤突。
大翅鲸的上下颌表面、以及鳍肢前缘的瘤突
图源:australiangeographic.com.au
在三种露脊鲸的脑袋上,则长着类似老茧的胼(pián)胝(zhī)体。它们呈浅灰或深灰色,质地粗糙厚实,摸起来有点像硬橡胶,也长有一些触毛。每头露脊鲸身上的胼胝体,具体形状都不一样,而且有生之年变化不大,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它们。但这些胼胝体到底有什么用,目前还不太清楚。
露脊鲸的头上有类似老茧的胼胝体。如果和我们人类的脸比对,这些胼胝体正好长在人脸上有毛发的地方。图源:awesomeocean.com
鲸藤壶:扎根的艺术
藤壶是一类专营附生生活的海洋节肢动物,属于鞘甲纲、蔓足亚纲、藤壶目,全球已发现1000多种。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浅海和潮间带的岩石上,也可附生在浮木、船底或海岸建筑上。鲸身上的藤壶,属于藤壶目里的鲸藤壶科,已知仅有6种,而且只附生在鲸的身上。
石头上的藤壶,本篇确实密恐不友好。图源:Gizmodo Australia
现存的15种须鲸,其实大部分都体表光滑,很少有鲸藤壶附生。身上鲸藤壶较多的,主要就是前面说的大翅鲸、三种露脊鲸,以及头部皮肤粗糙的灰鲸。鲸藤壶总找它们,
除了疙瘩和粗糙皮肤是天然地基,这几种须鲸平时还游动缓慢,方便鲸藤壶附着。
而像蓝鲸、长须鲸这样随便游游时速就超过20公里的“快船”,大部分藤壶很难站住脚。

藤壶:我也会晕车
呆在巨鲸身上四处遨游蹭饭,不那么简单。除了鲸游动时水流的冲击,鲸皮表面还有一层容易脱落、定期更换的角质层,不利于藤壶扎根。为此,4种扁平状的鲸藤壶,外壳下缘不断向下弯曲生长,如剜刀般一片片嵌入鲸皮,实现“壶鲸合一”。
桶冠鲸藤壶,外壳呈六边形,比附生在岩石上的“典型”藤壶更为扁平。幼体时期的藤壶体型微小、过着漂浮生活,会被须鲸吞食。而成功找到一头鲸附生并长大的少数幸运儿们,可谓“大仇得报”。图源:walvisstrandingen.nl
号角鲸藤壶
的招数更加阴损。它们外壳细长、形如号角,只附生在露脊鲸的胼胝体周边。它们不满足于只是固定身体,而是几乎把全身深深埋进露脊鲸的皮下,从外面只能看到让人“密恐”的一个个孔洞,还不时伸出触手(蔓足)……

号角鲸藤壶专门附生在露脊鲸的胼胝体周边,全身钻入皮下,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图源:imberleywhales.com.au
适应能力最强的,当属异鲸藤壶。它们丢弃了家族传统的石灰质外壳,只剩细长柔软的身体。它们另辟蹊径,稳稳扎根在鲸的背鳍、鳍肢和尾鳍上,顺水漂动取食。凭借这门绝技,异鲸藤壶能附生在至少34种鲸类动物身上,包括多种游动迅速的须鲸和齿鲸,连虎鲸和瓶鼻海豚这些海豚科的动物也不能幸免!
附生在东亚江豚(齿鲸)尾鳍上的异鲸藤壶。这种藤壶丢弃了石灰质外壳,身体细长柔软,靠身体末端扎根在鲸皮之下。摄影:曾千慧
鲸虱:只吃皮屑不吸血
在一些鲸藤壶聚集区里,往往还有密密麻麻的鲸虱。它们数量极多,几乎爬满了藤壶之间的所有空隙。虽然被称为“虱”,但陆地上的虱子是昆虫,鲸虱却跟虾蟹关系更近,属于软甲纲、端足目、鲸虱科。目前一共发现有28种鲸虱,其中有的物种只待在一种须鲸身上,有些则适应多种须鲸。
从灰鲸体表采到的鲸虱标本,外表酷似陆地上的虱子但大不少,体长约1~2厘米。它们和虾蟹同属软甲纲,不是昆虫,也不会刺入皮下吸血。图源:marinebio.net
鲸虱能在鲸皮上灵活爬行,却不会游泳。它们离开住所的唯一机会,就是趁着鲸和同类身体接触时(尤其是母鲸和幼鲸之间),转移到别的鲸身上。为避免被水流冲走,它们特化出扁平的身形和钩状的足。钩状足能牢牢钩住鲸的皮肤褶皱,如果附近鲸皮没褶皱,它们就用口钳在鲸皮上咬出一些小口,以方便“抓握”。
“密恐”噩梦——灰鲸表皮上,聚集在鲸藤壶之间的大群鲸虱
图源:williamdrumm.photoshelter.
鲸虱的主食,是
鲸体表的死皮,以及附着的细菌和藻类等
,所以并不会给鲸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被视为皮肤清洁工。

鲸羽肢鱼虱:过河拆桥
鲸身上大量聚集的鲸藤壶和鲸虱,会增加鲸的游动阻力,让鲸感到瘙痒不适,而且几乎无法凭鲸自己的力量清除。但总体来说,它们对鲸的健康影响不大,除非长在呼吸孔、眼睛等敏感部位才可能要命。
严格来说,鲸藤壶和鲸虱虽然是“钉子户”,但不算寄生虫——它们并不吸取鲸体内的养分。鲸的体表有可能出现一种真正的寄生虫,称为鲸羽肢鱼虱。它会吸取鲸的血液和其他体液,消耗鲸的活力,让寄主变得越来越虚弱。至今为止,研究人员在长须鲸、小须鲸、南极小须鲸、布氏鲸等多种须鲸身上,以及小抹香鲸等齿鲸身上,都发现了寄生的鲸羽肢鱼虱。
曾千慧(本文作者)、林业杰2023年发表的鲸羽肢鱼虱国内新记录,标本采自2022年在我国南海搁浅的一头小抹香鲸。摄影:林业杰
鲸羽肢鱼虱属于桡足类,且“两性异形”,雌雄外表相差极大:雄性和大部分桡足类一样只有几毫米长,而雌性有着锚状头部、细长身子和毛刷状的腹部,体长可达32厘米,是全球最大的寄生性桡足类!
平时,雄性鲸羽肢鱼虱跟大部分桡足类一样,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而雌性会把锚状头部嵌入鲸体内吸血,毛刷状的腹部则悬挂在外,随水漂荡。
像水蛭似的吸住鲸鱼
图源:danmarksnaturguide
这些“小锚头”总是“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越是病弱或年老的鲸越容易被寄生。雌虫寄生后无法离开寄主,只能随鲸一起死亡,但它们可能会在那之前完成产卵。可惜由于缺少对雄虫、幼年期雌虫的研究,人类至今还不了解鲸羽肢鱼虱的完整生活史。
讲了那么多鲸身上的小东西,你有没有更想仔细地看看鲸鱼们在海里活得还好吗。《博物》杂志2月刊特别策划,带你走进须鲸这位海中巨灵神!从须鲸大盘点,到布氏鲸的探索,起底它们的私生活、聆听神秘的歌声,关于这个大家伙的一切,你想了解的《博物》都给你!
除了鲸,还有博物大学: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怪怪宠物箱:胆小怕事还挺会“装”的猪鼻蛇,地球生命史上的“龙”们,皇帝的大象等等精彩文章在向你招手!
撰文 | 曾千慧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