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将领是军队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而对将领们的嘉奖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
1955年,新中国在借鉴苏联军队的等级制度后,对战争期间做出了突出贡献的55位将领授予上将军衔,他们也都被世人称为“开国上将”。
可是当表彰仪式结束后,有人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傅作义应该在名单中。
然而毛主席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也使得质疑的声音消失了。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呢?

守城将军——傅作义

傅作义,1959年出生于山西安昌村。在傅作义5岁时,他的父亲傅庆泰把握时机一步步的将家里的生意做大起来。
家境富裕起来后,傅作义便被送往学堂接受教育,他成绩名列前茅且喜爱阅读经典名著。傅作义对故事里的有勇有谋的人物很是欣赏,从小就见识到民族危机的他向往成为一名为国奉献的军人。
傅作义在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在那里他正式接触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从此傅作义便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1918年,傅作义毕业后回到老家山西。当时阎锡山带领的晋军驻扎在山西,傅作义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晋军。傅作义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一路晋升。
而就是其中一次战役中傅作义充分展现出他在防守上的天赋。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阎锡山率领晋军与直、奉两系军阀联合进攻由冯玉祥等人组成的国民军。1927年,国民军败北,被迫向西北方向撤出。
宋哲元带领的国民军在撤到山西大同时遭遇晋军拦截,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晋军败退,被迫转守雁门关。
阎锡山随后派出傅作义死守天镇阻挡国民军西撤,由于天镇是撤往绥远的必经之路,坚持国民军对天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天镇地处要塞、易守难攻,再加上傅作义深谋远虑,率领部下死守天镇。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防守,国民军主力力量被消磨殆尽,无力再次发起攻击。
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使傅作义的守城能力得到肯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阎锡山率领晋军接受南京国民革命政府的收编,傅作义也由此正式加入了国民党。
在加入国民党后,傅作义以迎来了一场使他一战成名的战役,那就是著名的涿州之战。
1927年10月,傅作义和参谋长等人站在涿州地形图旁讨论着如何进攻,最终确定了绕路偷袭的进攻策略。
傅作义率领部队从山路前进,突袭了镇守在涿州的奉军。涿州地处要塞,因此张学良在听闻涿州失陷后勃然大怒,他吩咐到:“立即再调去三万精兵,必须要夺回涿州,让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傅作义尝尝苦头。”
涿州没有天镇那样的地势,只有一排巍峨的古城墙耸立在涿州边界。傅作义攻进城内后便立即组织士兵在城墙上布置炮火,他告诉众人:“我要把涿州建设成一座铁笼,让外面的人攻不下来。”
在傅作义极高的防守能力下,涿州被布置的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敌军向城中发起了数次攻击,仅仅使城墙外表脱落了一部分,正如傅作义所说的涿州城像座铁笼一样坚不可摧。
不幸的是,除傅作义所带领的部队成功打入奉军内部,其他几路晋军全都撤回山西,傅作义彻底孤立无援。
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没有使傅作义产生投降的心思,他见多识广,多次识破奉军的攻城计划,并成功阻拦。
傅作义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守孤城百日,使敌军未攻进分毫。
直到阎锡山认为死守涿州没有任何意义,再加上城中百姓的苦苦哀求,傅作义才答应撤出涿州。
虽然这场战役最终以傅作义投降为止,但是傅作义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死守涿州百日,这使得多方势力都想要拉拢傅作义。傅作义也因此一战成名,他被称为“守城将军”。
傅作义出色守城能力得到国民党高层的高度赞扬,同时他也被共产党视为“难啃的骨头。然而这个被共产党所忌惮的硬骨头却是推动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他究竟在解放北平的战役中做出了什么事情呢?

和平解放的功臣

傅作义因出色的防备能力被蒋介石所欣赏,并给予他极高的优待,傅作义跟随蒋介石四处征战,成为他手下的一名大将。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傅作义开始与共产党产生交集,共产党人也早就听说了傅作义“守城将军”这一名号,对他很是敬佩。合作期间,傅作义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多次帮助共产党军队击退日军进攻,并改良共产党军队防备方面的问题。
傅作义与共产党之间相互欣赏,合作的十分愉快。然而在蒋介石公开撕毁和平协议后,傅作义却选择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他也从共产党的朋友变成了“通缉犯”
为什么一位国民党将领没被授予“开国上将”的称号会被人感到可惜呢,这就要从他所做的一件大事说起。
1948年末,中国共产党高歌猛进,从南向北一路突破国民党多处防线,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虽然已经解放南方大部分地区,国民党的主体力量当然盘踞在北方,为此共产党不得不想尽办法解放北方地区。
共产党在然如何解放的北平问题上绞尽脑汁,因为北平既是历史古城,也是一座生活着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最重要的是,北平作为国民党重要的战略要地,蒋介石特意派遣“守城名将”傅作义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北平。
共产党如果想要采取战争的方式解放北平,可能会损失惨重。为了减轻伤亡,也为了保全城中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共产党决定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放北平。
12月,共产党决定派林彪,罗荣桓等代表与傅作义进行谈判,然而前两次的谈判结果并不愉快。
当时的傅作义心中还对蒋介石抱有幻想,他认为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在北方,还有一战的力量。然而事实是蒋介石当时已经有退居南方想法。
1949年初,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遭到严重打击,蒋介石决定撤退到南方。共产党在海上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拦截,同时也掐断了傅作义撤退的路线,北平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面对有百万大军共产党的傅作义在城中焦头烂额,傅作义的女儿见此情况,便劝说傅作义投降,让他为城中上百万的百姓考虑考虑。共产党那边也派出傅作义的好友对他进行劝降,希望能和平地进行谈判。
傅作义在轮番的劝说下答应进行第二次谈判,但是由于傅作义本人的意见与共产党的要求不合,第二次谈判也以失败告终。
共产党一边与傅作义进行和平谈判,一边又对天津进行解放。直到共产党迅速地解放了天津,这才使傅作义彻底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和共产党继续僵持了,便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提议。
最终双方于1949年1月22日正式签署《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
北平问题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和平解决,既保护好了这座历史名城,也为推动全中国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说:“如果傅作义拒不投降,即使我们打赢了,也不是正真意义上的胜利,这解放北平的头功应当属于傅作义。”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给予傅作义极高的待遇,并让他担任部长一职,因此毛泽东曾说过:“上将的头衔不适合傅作义。”

“上将”职衔配不上傅作义

傅作义对于北平和平解放,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有着极其突出的贡献。即使傅作义曾是国民党一员,也仍然共产党所优待。
傅作义除了促使了和平解放北平,他还劝说自己的老部下董其武接受了共产党的和平提议,这使得共产党又一次和平地解放了一个地区。
因此当组织授衔一事的负责人问起是否加上傅作义的名字时,毛泽东这样说:“傅作义将军是共产党的朋友,他是解放中国的功臣,授予傅作义上将头衔这他来说不是嘉奖,反而是降职。”
此外,当时被授予“开国上将”头衔的名单中有几个是傅作义以前的老部下,毛泽东指出,倘若将这个头衔授予傅作义将军,岂不是让他和自己的下属平起平坐了,这是万万不行的。
除了毛泽东主席认为上将这个头衔不适合傅作义,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傅作义自身。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已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收编,他的“傅家军”已经彻底被纳入解放军队列中,傅作义手下已经没有军队了。并且在1952年时,傅作义便提出想要离开军队,从事水利工作。毛泽东主席答应了傅作义将军的要求,并授予他国家水利部部长一职。
傅作义已经离开了军队,如果再授予他上将的头衔显然不合适,而且当时的傅作义身为水利部部长,这一职位明显要高于上将,所以便不再授予傅作义军队上的头衔。
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后说过:“新中国刚刚成立,祖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而水利建设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以我更要做好这一工作。”
傅作义为了能保证水利建设高效完成,他下黄河,过长江,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他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地了解百姓的需求,推动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在某地遇到洪水时,傅作义亲自前往一线指挥救灾,慰问军民。他推动一座座大坝的建成,解决多地水患问题。
傅作义将军对新中国所做出的贡献岂是一个“上将”头衔就能概括的了得,所以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授予上将的头衔是委屈了傅将军。”

结语

傅作义将军在战争时期是赫赫有名的“守城将军”,他不管是在北伐战争中、抗日战争或者是解放战争中都有着卓越的战绩。
到了和平时期,傅作义又毅然决然的放弃军中的职位,转身投入到祖国建设事业中,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在从事水利事业期间亲自考察,跋山涉水,对全国多地的防洪抗灾、修筑大坝等问题做出重要指示,使新中国水利事业得到飞快发展。
1974年4月,傅作义因病去世,他在去世前还关心着北方地区的旱灾问题,傅作义将军一生鞠躬尽瘁,为祖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虽早已离去,但他音容宛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