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理看历史:春秋篇》 限时特惠包邮 59原价¥98),2024年2月7日活动结束。
随书附赠一张春秋战国诸侯世系图谱
二十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完《东周列国志》的时候,就有写一本东周历史的冲动,不管是虚构小说还是历史纪实,原因是这段历史太精彩了。《东周列国志》固然很好,但其中大量转录了《左传》等史书的原文,给现代人的阅读制造了不少障碍,以致它的流传度远远不及《三国演义》。
十年前,当我着手编制历史地图,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文本时,便自己动手试写,但仅仅写了一万多字就放下了。这段历史的时间跨度太大,涉及的人物太多,大多数人物仅出场一次就消失了,而他的故事又偏偏是某个历史事件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这样就造成故事极度碎片化。按我们传统的叙事方式,不管是小说还是正史,都是以人物为主线,以塑造人物性格为核心,如此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但面对东周这段历史,以人物为主线叙事注定是一场灾难,读者还没有对人物留下印象时,主线人物就换了。作为大众读物,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已经做到极致了,真正研究历史的人会去看《左传》《战国策》之类的典籍,我无须画蛇添足,虽然心有不甘。
在这前后二十年的时间里,我看过不知道多少个版本的东周(春秋战国)历史书,有的过于碎片化,有的流于戏说,当然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都是按传统的叙事方式。冯梦龙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版本依然没有解决。直到前几年,我的《透过地理看历史》出版后,意外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我想我终于找到讲述这段历史的方式了。
以地理为舞台,以国家为主角,可以解决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繁多的问题。人物再多,终归是代表某个国家的利益,而国家是相对稳定存在的,对于那些着墨不多的人,读者只须记住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即可,无须去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背景。而所有国家的争端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土地。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了,我们不会被那些千头万绪的事件和人物搞得云里雾里。
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出春秋历史的大致脉络:郑国率先扩张,成为春秋小霸;然后诸侯觉醒,真正的霸主齐桓公出现;等到晋文公称霸的时候,天下四强的格局基本定型——齐、楚、秦、晋,正好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齐国自桓公后内乱不止,秦国自穆公后也无所作为,此后百年间,是晋、楚争霸;直到晋国内部出现分裂苗头,无暇外顾,争霸便转到吴、楚之间;最终吴国打败楚国,称霸中原;但吴国很快被越国抄了后路,于是越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任霸主。
话虽如此,我依然低估了书写这段历史的难度,尤其是以下几个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首先是人物的称谓。
读过《左传》的人都知道,春秋时的人物称谓极其讲究,但又显得很随意,往往一段话中同一个人出现不同的称呼,有时称名,有时称字,前面再加上姓氏,如此排列组合,便出现多个称谓。在《透过地理看历史》中,我曾对先秦时的姓、氏、名、字有过详细的介绍。姓、名、字是固定不变的,造成一人多个称呼的往往是氏,特别是一些功劳卓著的人,因前后有多个封地,便有了多个氏,从而出现多个称谓的情况。在本书中,我尽可能对某个人用固定的称谓,以免引起混淆,按先秦的习惯,即“氏+名”,除了一些特别的人物,如孔子、子产等,为大众所熟悉,便按习惯采用了尊称或字。其中有一个特例,就是周天子及其王族。按道理,天子是无氏的,即便有的话,应该是“周”或者“王”,但“周”是周人称王之前的氏,后来成了周公的氏,“王”在当时又特指天子,都不合适,于是我用了“姓+名”的方式,称他们为姬某,也是为了与其他姬姓诸侯一族区别开来,所以书中凡是称姬某的都属于王族。
其次是人物的关系。
周公创礼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提倡周礼。但先秦的礼与后世的礼有所不同,贞节牌坊之类的东西还没出现,所以在先秦时期,女子改嫁是很正常的事。在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联姻大多属于政治婚姻,而弑君之事又经常发生,所以一些大国公主改嫁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造成公族之间的关系非常混乱,而这种混乱又恰恰是内部权力斗争的源头,因此捋清他们的关系对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实属必要。在书中,事关政治事件原委时,我都尽可能地去梳理这些关系,不做道德上的评判。事实上,许多事情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有道德上的问题,在当时却不是。
关于地名。
地名的考证是本书的一个重点,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部分比较简略,因此我需要补充一些别的资料,有地图的,也有文字的。和战国以后的情况不同,春秋时期人烟稀少,很多地方没能发展成后来的城镇,导致今人无从考证。凡书中出现过的地名,而地图中又没有标注的,我都会在括注里说明。有些地名,即使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也会发现其中很明显的问题。比如鄢陵之战时,楚军退至瑕地,公子侧被逼自杀,这里的瑕地,许多资料表明在今安徽蒙城东北。且不说楚军是主动撤退,即使是打了败仗仓皇而逃,也应该是从鄢陵南下,无论如何都不会兜一大圈跑到蒙城一带去。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谭其骧先生也没有认可这个说法,《中国历史地图集》没有标注此地。其实,从地形图上可以简单地判断,这个瑕地应该在鄢陵到郢城一线,即随国附近,因为《左传》有记载,桓公六年(前706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楚武王侵入随国,派薳章去谈判,大军驻扎在瑕地等待结果)。这个瑕地原属随国,后来应该被楚国侵占了。只是这个瑕地,难以考证其具体位置。
关于战争。
地理对历史的影响,通常表现在战争上,特别是影响一个国家命运的大战。但在春秋时期,地理,或者说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并不大。除了崤之战、平阴之战等少数几场战役外,春秋时期大多数战争都是在平原旷野进行的,两军对圆,战车对冲,胜负一现,各自收兵,没有大规模的杀戮,颇有谦谦君子之风。这是遵循周礼的传统,也是后世小说中经常描写的场景。如果说战争是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话,那么春秋时期的战争显然是例外。但我们也看到了,春秋是这种风气的尾声,于是孔子感叹“礼崩乐坏”。
地理对战争的作用不明显,并不是说地理的影响不大。恰恰相反,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扩张方向,早已决定了它们后来的发展轨迹。齐、楚、秦、晋正是因为位于四极,才得以迅速发展成大国;而郑、宋、鲁、卫身处四战之地,只能沦为大国的工具。在四大强国形成之后,齐国受制于济南通道,进出中原不便,霸业不再;而秦国一直没能占据崤函通道,更是无力图霸中原;相反,晋、楚的国土直达中原,两国形成百年对峙。
纵观中国历史,其实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大致将各个地理单元的特点探索明白了,比如中原是个四战之地,荆楚可以北伐中原,山西易守难攻,山东有鱼盐之利,江东可偏安一隅,等等。
春秋时期留下的经典战例不多,但留下的文化案例很多。这个时期,是华夏民族大规模同化周边蛮夷部落的时期,也是华夏文明成熟的时期,儒家文化也因此诞生,影响此后两千多年。因此,要了解我们的文化,春秋这段历史不可不了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春秋列国都有各自的纪年,史料表述各异,容易引起混乱。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将年份统一换算为公历(以阿拉伯数字表述),而月、日则根据史料仍用农历(以汉字表述)。
应读者要求,我给本书中的地图加上了比例尺,好处是方便读者计算两个地物之间的距离;坏处是限制了我裁取图幅的自由,因为只有整数的比例尺才好看、好计算。
地图有自己的语言,在本系列书中,文字不是地图的看图说明,地图也不是文字的情景再现,二者是互文见义的关系,配图过多或过少都不合适,需要反复考量。因此,书中有时虽然出现了陌生地名,但是并没有立即出现相关的地图,而是要等到附近发生大的历史事件时,地图才会呈现。另外,地图中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这些信息因为偏离行文主线,文字中不便提及,但是读者可以自行读出其中的故事。
总之,现在我把这段历史写出来了,算是了却一桩夙愿,也希望读者喜欢。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李不白
2023年4月于北京
本书上起周幽王攻打褒国(前779年),下讫三家分晋(前453年),以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为主线,讲述三百多年的春秋历史。作者基于权威的历史素材,结合全书的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以及地形地貌图等108幅地图,以地理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春秋历史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等地理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这些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全方位还原历史场景面貌,带来身临其境的历史阅读体验。
全书大小为16开,软壳平装,增加锁线工艺,海量地图频繁翻阅不掉页;内页采用80g胶版纸,纸质柔和,全彩印刷,正文文字较大,能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随书附赠一张春秋战国诸侯世系图谱,助力读者捋清春秋复杂的公族关系。推荐15岁及以上读者阅读。
版式:Xman.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