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曾如此赞美过来自蒙哈榭(Montrachet)的葡萄酒,“喝这种酒时应该双膝跪地并脱帽致敬。”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产地,蒙哈榭长久以来都因“贵”而出名——几个月之前,葡萄酒搜索引擎Wine-Searcher发布了2023年全球十大最贵葡萄酒榜单,来自蒙哈榭的葡萄酒就占据了4个席位,一骑绝尘。在这四款葡萄酒里,Domaine Leflaive里费维庄园显得格外醒目,这当然不仅仅因为其酒标上的那两只雄鸡,更是因为其呈现出了一种极致纯净、精致透彻的自我风格,在勃艮第诸多名庄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被中国消费者昵称为“双鸡”的里费维庄园如今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现任庄主、家族第四代成员Brice de La Morandière曾经在中国生活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随着中国葡萄酒饮家对于勃艮第产区(Burgundy)的理解不断深入,在他掌舵之下里费维庄园也正在向中国消费者揭开其神秘面纱。
 蒙哈榭 世界葡萄酒地图的明珠 
在讨论里费维庄园之前,我们必须先说说它所在的地点,勃艮第以及普利尼蒙哈榭村(Puligny-Montrachet)。勃艮第位于法国中部偏东的位置,是全世界享有盛誉的葡萄酒产区。当地的葡萄种植以黑皮诺(Pinot 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为主,前者用来酿造红葡萄酒,而后者则酿造白葡萄酒,当然,无论红白,这里的葡萄酒总是以高品质著称,尤其是来自33个特级园的作品,更是葡萄酒世界里的翘楚,《神之水滴》里的“十二使徒”中,就有三款来自勃艮第。
(图片来源:Domaine Leflaive 官网 )
在勃艮第的33个特级园里,蒙哈榭盛名在外,许多人甚至会用“霞多丽的极致之地”来形容这一块仅有7.99公顷、却被16家酒庄分享的土地。这一位于山腰地带的特级园朝向东南,石灰岩土壤使其具有出色的排水性和储热性,生长在此地的葡萄天然便有着成熟饱满的特点,从而得以酿造出更具风韵的白葡萄酒款。由于勃艮第土地金贵、划分细致,一块蒙哈榭特级园被夏山(Chassagne)和普利尼(Puligny)两个村庄分成了南北两块,而里费维庄园便位于普利尼蒙哈榭村。
(图片来源:Domaine Leflaive 官网 )
里费维庄园的故事开始于1920年,创始人约瑟夫·里费维(Joseph Leflaive)曾是一名海军工程师,婚后便改换了职业,在管理冶金厂的同时,打理位于普利尼蒙哈榭村的家族葡萄园。当根瘤蚜虫病席卷法国,这片葡萄园也未能幸免于难,勉为其难之下,他不得不选择将葡萄卖给酒商但经此一役,约瑟夫也开始意识到葡萄园管理的重要性。1920年之开始,他有意识地进行葡萄藤补种和葡萄园扩张计划,同时加强葡萄品控,在密友弗朗索瓦·维罗(Francois Virot)的帮助下,其葡萄酒品质逐步提升,并拥有了自己的私人客户。
时至如今,传承超过100年的里费维庄园已然站上了葡萄酒世界的金字塔顶端,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名庄,那些分布在普里尼蒙哈榭村的葡萄园和马贡(Mâconnais)产区的葡萄园,共同构建起了属于这一家族酒庄的传奇故事。
 反叛精神的全面胜利 
如果你想要在勃艮第找到任何两家风格类似的酒庄,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事情,但若是想要找到那些遵循传统的酒庄,那么事情可能更容易些。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里费维庄园偏偏出了个与众不同的叛逆者,她一改酒庄传统的葡萄园管理方式,不仅让产自这里的白葡萄酒呈现出另一种风韵,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蒙哈榭甚至勃艮第的整个种植方式浪潮。
1990年,里费维庄园迎来了第三代管理者, Anne-Claude Leflaive。浑身充满“韧劲”的Anne有着一颗勇于尝试新鲜事的心,甚至你可以用“反叛”来形容。她大胆地对酒庄进行了改革,并开始尝试生物动力法。在当时的勃艮第,生物动力法简直犹如天方夜谭,保守的本地农民根本不相信这一套近乎玄学的做法——光靠牛角和牛粪就能让葡萄健康生长了吗?别逗了。
但站在她身后的,不仅有勃艮第的金牌酿酒师Pierre Morey,还有酒庄的生物动力学顾问, François Boucher。在Anne的理解里,生物动力法既不是控制环境的方法,也不是为了消除疾病或寄生虫,相反它的目的在于将对葡萄树的威胁维持在可控制的水平上,以使其得到监管和控制。在这种理念支持下,里费维庄园的土壤质地得到改善、葡萄树健康成长,产自该酒庄的葡萄酒也呈现出了极为出色的平衡感、结构感和深度。1997年,Anne在英国进口商团队拜访酒庄时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她拿出了两款同一年份、使用不同种植方式的一级园酒款让其品鉴,结果绝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生物动力法种植的葡萄园。这一结果直接鼓舞了Anne,在漫长的时间里,她将酒庄24公顷的葡萄园全部转换为生物动力法葡萄园,甚至还在村子里建立了一所葡萄酒与风土学校(Ecole du Vin et des Terroirs),向人们传播自己坚信的葡萄酒哲学。知名葡萄酒评论家Jancis Robinson将Anne称为“伟大而务实的革新者”,并盛赞其为里费维庄园甚至整个勃艮第做出的贡献。来自Anne的这种把握先机、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如今也成为了里费维庄园的基因。“这些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变暖给大家带来的威胁,”Brice说道,“长久以来我们的祖先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与顺应在如今都变得更加不可控,也促使我们不得不更加敏感与迅速地对现在不稳定的气候变化做出更积极的反应,而这反应的背后涉及到的是技术的研发、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以及不断试验中可能产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但失败会阻挡里费维庄园的脚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图片来源:Domaine Leflaive 官网 )
 继承传统,但又与时代同频 
对于Brice来讲,回到勃艮第老家继承酒庄,其实完全不在自己的人生计划之中——2015年,当时的Brice还是欧洲一家工业型跨国企业的中国区CEO,他和家人一起在上海生活,虽说偶有乡愁,但也算是快活无忧。
突然有一天,一通来自勃艮第的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因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病逝,Brice被要求立刻回去参与家庭会议。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那位重要的家庭成员就是里费维庄园的庄主Anne,而她正是Brice辈分上的“姨妈”。至于把Brice召回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里费维庄园需要一位新庄主,而这位新庄主必须被家族成员投票选出。
成为举世闻名的葡萄酒庄的庄主,这工作听上去极具吸引力,但和荣誉并存的,是庄主必须担负的责任——他必须生活在当地,与葡萄园朝夕相处,而这也意味着,庄主得告别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去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农民”。
仅仅一个周末之后,Brice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从摩登的上海搬回了勃艮第,去到了普利尼蒙哈榭村,在这个只有300人的小地方住了下来,成为了里费维庄园的新一任庄主。“里费维庄园已经传承了三代,这不仅是时间的故事,更是血脉的传承,”Brice说道,“我的决定看起来不假思索,但驱动这一决定的,是镌刻在基因里的对于家族与勃艮第的信念与链接,确保先辈的经验与心血能够顺利的代代相传,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自豪所在。”
纵观自己的前半生,Brice似乎始终处于穿梭状态,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不同文化的碰撞让他有着更强的适应性,也变得更加包容,当他重新回到中国时,那些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过的记忆开始重新复苏,以至于那些经他手而执行的市场推广项目,总是有着更妥帖、更细致的气质。“中国人和法国人一样,都非常敬重风土,比如中餐、中国茶,都有着极为细分的产地和风味区别,尤其是当我们试图向消费者和市场传递风土概念时,中国消费者总是更能感同身受,第一时间明白我们到底在表达什么,”Brice骄傲地说,“实际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对我来说并不是陌生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记忆与生活,我能深切而细腻地感觉到这里的变化,市场的成长与扩大。”经过审慎的考虑与多方比较,Brice选择了屈臣氏酒窖(Watson’s Wine)作为里费维庄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进口商,借助其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共同推广品牌。
在Brice看来,中国市场在近几年里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从执着于红葡萄酒转变为多元取向,他并不讳言勃艮第白葡萄酒的崛起在很大概率上是依托中国消费者对于勃艮第红葡萄酒的热情,并通过这一变化看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理性与逐步成熟,“你会发现消费者开始主动去探索,而不再是被动跟风,盲目追求爆款,”Brice分析道,“这样的改变意味着消费者开始认识到葡萄酒市场的丰富性,他们可以抛弃稀缺度、抛弃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去寻找真正符合自己味蕾喜好的酒款了。”
 “新”庄主的“新”分享 
自从Brice接管里费维庄园,已经9年过去了。对于职业来说,这不算一个短暂的周期,但对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勃艮第酒庄,Brice和他所代表的家族所承载的新生力依然还在蔓延中。趁着他难得的中国行,《芭莎男士》也得以与Brice面对面,听他分享了一些关于“新”与“年轻”的态度。
Q:接管酒庄后的这些年,你认为市场,特别是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和世界或者是中国的9年时间相比,勃艮第可能显得更加宁静,但它也一直在以自己的节奏保持着发展和成长。让人喜闻乐见的是新一代的人们对风土的敬畏与保护也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市场给我们的反馈是,更多消费者也从风土的角度越来越了解勃艮第与其葡萄酒产业。如今葡萄酒的爱好者和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只探讨酒的本身,同时也会去关注行业的可持续、关注从业的人、更是会去思考与对比,不会再仅仅是跟风。这次我来中国做了几场品鉴晚宴,到场的客人都非常年轻,我觉得,市场在趋于年轻消费理念却更加成熟了,我很感恩这些变化。
Q:有些观点认为年轻人对葡萄酒的兴趣在消退,你如何看待?
A:我并不这么看,这不仅是因为‘年轻’只是一个短暂的定义,更是因为处于这一时期的消费者本身就有着‘探索’特质,你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产品的品质,只有品质才是消费者永恒的目的地。而且我对年轻市场的态度很乐观,恰恰是因为年轻人们有着更强的自主选择和思考,我相信根基于文化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葡萄酒领域反而能有更多机会去打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且从生理角度来讲,年轻人恰恰是是最适合享受葡萄酒的群体,年轻的味觉系统和想象力反而更能探索出酒体中的层次与香气,以致能更好地构建对葡萄酒的认知与感知系统。看似缓慢的勃艮第甚至整个葡萄酒行业,其实见证过许许多多的年轻,但我们依然在这里,也继续会在这里。
Q:作为每年产量极为有限的酒庄,您如何看待现在市场对于“爆款”的追捧?
A:我觉得一种出圈的火爆产品能够让大市场或不了解它的人们迅速对一款产品或一个领域产生好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是坏事。但对于常规消费群体而言,我并不认为养成对爆款的追捧是个好现象,这其实是在将丰富的葡萄酒世界狭隘化了。真正的爱酒之人,不需要看价格,不需要看稀缺度,一步一步品出自己的喜好,才是最好的探索葡萄酒的方式。
Q:消费者对于陈年老酒格外有热情,关于酒的年份与新旧,您有什么建议?
A:特定年份的酒因为有着时间的加成自然魅力十足,但其实新酒能带给我们的惊喜同样值得期待。如果是新酒,我最大的建议就是入手后忘记它。耐心是我们对待酒很需要的东西。这种耐心从酿酒的过程中酒存在了,一直延续到你将它收入到你的酒柜。时间是风味的魔法师。而且我始终认为,一款好的酒就如一位美丽的女士,它不仅仅只在某一个特定时段才完美,它的美应该是存在与各个时期的。所以去感知它,去等待它,去见证它在不同时期的美才是最好的享用一款酒的节奏。
统筹 / 周玉洁
采访 / Ujin
文 / Carrie
妆发 / 张恩鹏
摄影 / 潘雨钒
设计 / 郑健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