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刘润  主笔 / 付帅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第2141篇原创文章

让我猜一猜,下面这些事,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你想换个新手机,但没想好品牌、型号,然后打开京东开始浏览,看看有没有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产品;
最近骑行非常火,你也想试一下,但买辆新车有点贵,于是打开了闲鱼,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二手车可以捡漏;
家里准备新房软装,要购置不少家具,一件一件买太麻烦,还要考虑搭配问题。算了,要不去红星美凯龙看看吧,说不定直接就全解决了。
……
而当你这么干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现在很多电子产品的官网做的都很不错,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愿意在京东下单购买?
在闲鱼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进行二手商品的交易是不是很不方便?
怎么会有红星美凯龙这种商场,能让人们一站式购买所有的家具?
或许你压根没这么想过,因为你潜意识里已经认可了这些平台的价值,并且不自觉地开始接受一个概念:品类主
成功的品类主,能减少供需的错配

品类主?什么是品类主?
举个例子。一般来说,我们日常生活购买的都是某一款具体的商品。但很多时候,在我们想购买这件商品时,首先想到的却不是这件商品或者这个品牌本身,而是售卖这个商品的平台。比如上文提到的,我想买一部手机,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说我想买华为、小米、oppo,而是就是打开京东,在产品列表中找到手机这个类目,然后对比一下,找一款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机下单。
像京东这种,聚合了一种或多种产品,然后通过自身的流量引导,帮助这些产品以及相应品牌进行销售的平台,就叫做品类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品类主?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商品越来越多,而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很多时候,供给和需求无法精准地进行匹配。而品类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弥合了这样的供需错配
比如你回想一下,在没有闲鱼这样的二手交易平台出现之前,你怎么去交易你不用的旧手机、旧电脑?你又怎么去买那些别人不需要,但你很想入手的二手产品?
是在百度贴吧求助?还是托亲朋好友帮忙打听?发现没有,真的很麻烦,并且效率很低
闲鱼的出现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可以很方便地在上面浏览你感兴趣的二手商品,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比价;你自己不用的东西也可以挂上去,并且类似或相同产品的定价也能给你参考。在平台的保障之下,卖家买家都能安心交易。
让产品和用户尽可能匹配,就是品类主的价值。
对商家来说,一个适合自己产品的品类主能很大程度上提升经营效率。
还是拿京东来说,京东多年的运营和资金投入让包括手机、电脑在内的3C数码产品变成了平台的优势品类,物流速度快、确保正品是许多消费者对京东数码产品的一贯认知。这种品牌的背书和对消费者认知的塑造就是京东的价值所在。那么,即使产品力、官网建设强如苹果、华为,也会选择和京东进行合作,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
对用户来说,一个合适的品类主平台则会提升消费的幸福感。
就以这两年在中国风头很盛的山姆会员店为例,它里面的绝大多数商品品类,其实在和它“一母同胞”的沃尔玛超市里面基本都能找到。但是和沃尔玛相比,山姆会员店的商品普遍有一些特点:质量好、大包装、总价高但单位价格尚可、每一个品类的可选品牌很少或者只有一种。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品逻辑,是因为它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目标用户:食物消耗比较多、对生活品质有要求、希望快速买到某一品类里质量不错的商品而非反复对比的顾客。
合适的用户遇到合适的产品,用户怎么可能不满意?
成功的品类主,是拥有独特标识的流量主
听起来,品类主是个好生意。那么,谁都能干吗?
很显然不是。
一个成功的品类主,它最核心的特质是什么?就是能够进行流量的分发。它能够依靠自身的品牌效应来吸引流量,并把流量分发给所聚合的各类产品和品牌。比如上面提到的,京东能够通过自身的品牌效应来吸引用户的使用,获得用户流量,进而把流量传导到平台上的某一个品牌、某一款产品上。
换句话说,品类主也是一个品牌,但它并不出售自身,而是出售流量。
那么,为什么品类主可以带来流量?流量本质上是一个最终结果,之所以能获得流量,是因为这个品类主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而这个标签能够让它精准触达到目标用户,并且解决他们的真实需求。
就拿红星美凯龙来说,它解决的就是很多消费者的一个真实需求:新房装修买家具,我该怎么选?同一个品类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有什么差异?不同品类产品之间如何搭配?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红星美凯龙应运而生,它就是把许多家具品类以及对应的品牌聚合在一起,比如水星家纺的床上用品、全友家居沙发床垫等等,从而做成了一个家具品类的聚合体。
在此之后,这些品类聚合体就可以尝试设定独属于自己的标签,从而将这个品类与自己强关联,然后把这个概念深深植入到用户的脑海中。
比如很多用户对红星美凯龙的认识,就是一个能够帮助用户一站式解决家具需求的平台。正因如此,很多用户一想起家居这个品类,首先跃入脑海的不是水星家纺、全友家居、斯可馨这些具体的家具品牌,而是做家具全品类的红星美凯龙。
到这个时候,这个品类聚合体就变成了品类主,就拥有了这个品类的代表权,变成了具有独特标识的流量主,也就能够进行这个品类流量的分发。而这个品类的相关品牌方,也会或主动或被动地聚集在品类主的旗下,借助品类主的流量来拓宽自己触达用户的渠道。
反之,如果这个品类聚合体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标签,并不能让用户先于产品而想到这个品类聚合体,那么它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品类主。
比如最近在腾讯视频上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仔细想想,你是因为腾讯视频去看《繁花》的吗?并不是。恰恰相反,是因为《繁花》在腾讯视频上独播,你才愿意购买腾讯视频的会员去观看。如果哪天优酷、爱奇艺或者其他视频网站做出了同样爆款的电视剧,我相信,你就很难继续为腾讯视频会员付费了。
成功的品类主,总是在竞合游戏中先人一步
讲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到一个问题:品类主和它所聚合的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竞合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合作,但也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
怎么理解这种关系呢?
在多数情况下,品类主和它所聚合的品牌是一种合作关系。这一点很好理解,品类主为品牌带来流量,在此过程中,品类主会以入场费、广告费、佣金、租金等等方式来从品牌身上获取报酬;作为交换,品牌拿到了聚合在品类主旗下的资格,获取到了流量入口和品类主分发给它的流量,能让更多用户接触到自己,这些都可以转化为关注度甚至销售额。
正因如此,品类主和品牌之间多数时候还是一副其乐融融、你好我好的姿态
但也会有例外。品类主最害怕什么?最害怕品牌做大之后绕开自己、自立门户;而品牌呢,它会害怕品类主做大之后坐地起价或者压榨自己。
关于前者,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很喜欢从天猫上买坚果,上面有很多品牌供你选择。本来,你没有什么品牌偏好,每次从天猫点进来后,基本会因为包装、优惠等等不同原因随机选择品牌。但从某一天开始,你开始逐渐固定选择A品牌了,因为它们家的产品很符合你的需求,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牌。
后来,这么干的人越来越多,A品牌也越来越出名,假如你是品牌方,你此时会不会想:继续待在天猫里,我还要交各种费用,要不我自己出去搞个独立站或者官网,绕开天猫,那么赚的钱不就全是我自己的吗?
如果这么干的品牌越来越多,天猫能不慌吗?
关于后者,也有一个经典案例:2004年的“格力国美分手”事件。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清楚,在2004年,国美是当之无愧的国内家电连锁零售业老大,很多家电品牌都要抢着和它合作,包括现在的“空调一哥”格力,而当时的格力,影响力还没有今天这么大。在2004年2月,成都国美的几家店对两款畅销的格力空调私自进行了大幅降价,格力认为这严重破坏了自己的价格体系和品牌形象,最终在交涉无果后决定停止向国美供货。
从品类主的角度来看,上面两类情况都指向了一个经验:只有让自己变得更不可替代,让自己在用户心目中的标签足够独特、足够独一无二,让用户总是能先于品牌而想到自己,才能在这场和品牌的竞合游戏中拿到主动权。品类主的流量,也才能有足够的价值。
成功的品类主,可以很全能,也可以很垂类
到这里为止,你已经知道了品类主的优势,以及成功的品类主所必须的条件了。但你有没有发现,品类主和品类主之间,好像有些不一样?
我不是指它们包含的品类差异,而是它们所选择的道路。
举个例子,多数人现在都已经很习惯网购了,一般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消费需求,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上都能满足。但偏偏,就是有少部分很小众、很细分的需求,这些平台没办法满足你。
比如,你要买一瓶已经停产的香奈儿限量版香水,那你在一般的购物平台上真的很难买到。这个时候,去闲鱼、得物上看看,却往往会有惊喜。
再比如,你想了解一下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创业历史,但有些相关图书早已经绝版了。怎么办?与其在当当、京东上费劲去找,不如直接在多抓鱼上蹲一蹲。
上面这些真实需求,其实就反映了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两类品类主:
一类是像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沃尔玛这种,它里面囊括了多种品类的产品可以解决你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消费需求。这样的品类主,我们可以称为全品类主
还有一类品类主,它并没有那么的大而全,而是专注于解决某些细分领域的需求比如在得物上,你可以交易那些非标准化、难以被统一定价的产品,包括限量款球鞋、绝版图书等等。再比如闲鱼,你可以在上面交易各类二手产品,包括数码产品、图书、衣物、生活百货等等。这样的品类主,我们可以称为细分品类主
全品类主,胜在品类多、流量大但对应的,就是构建难度大,维护成本高。
而细分品类主,则胜在聚焦、垂直,专注于满足那些小众、特定的需求。它瞄准的,就是那些全品类主没有覆盖到的地方

最近这些年,很多之前略显小众的细分品类主开始逐渐为人所知,比如: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闲鱼上买卖各类二手产品,在多抓鱼上买卖旧书,在得物上买卖限量款球鞋,在脉脉上了解想入职的公司。甚至,如果你想买一些快到期的便宜食品,还能去那些临期食品店逛一逛。
买卖二手产品、买卖各种限量款产品、打听入职公司的内幕消息、购买打折食品……这些需求,难道以前不存在吗?
肯定不是,只是会更费劲一些,因为没有人去集中解决这些需求。但上面那些细分品类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简单。
对创业者来说,它们也很有启发: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机会,在那些巨头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在那些存在真实用户需求的地方,就有生长的机会和方向,只要你足够独特、足够让用户记住你。
在未来,随着你我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越来越细化,这样的垂类、小众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对于很多细分品类主来说,属于他们的好时代,才刚刚开始!
而这,或许也是你的机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

《2024,腾讯的进步》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