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童行,请:
点击上方名片进入公众号主页-
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往期学员会在这里分享自我成长故事。以后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今天的成长故事来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第二年学员兼体验营小队长Fancy。
最近在读《西藏生死书》,书中有首题为《人生五章》的诗,让我对人的习气陷入了沉思:
1.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
我迷失了……我绝望了。
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2.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3.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还是掉了进去……
这是一种习气。
我的眼睛张开着,
我知道我在哪儿。
这是我的错,
我立刻爬了出来。
4.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5. 我走上另一条街。
对我来说,我的习气是愤怒。它会在我忙得焦头烂额、脚不着地时,突然从我心中跳出来,在早已混乱不堪的现实中投下一颗巨型炸弹;它会趁我头脑混乱、身心疲惫时,操控着我的语言和表情,瞬间让我变得声嘶力竭,面目狰狞;它就像一个孩子一般,你越忙,它越捣乱,而捣乱的独门秘籍就是火上浇油,外加引火烧身。
我常常在想,为何愤怒要与我这般纠缠?它是否有话想对我说?
我很好奇,别人有
和我一样的习气吗?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浸润在不同的原生家庭中,收获的人格框架和内核也都是与众不同的。
在我的成长环境中,妈妈对我的教育非常重视,而重视的副作用就是某次在被老师约谈后,无法抑制自己的养育愤怒,回家狠狠揍了我一顿。刚上小学时,某天中午,我因为数学口算错太多,被爸爸愤怒地撕掉了试卷。因为没有试卷,只能到邻居同学家抄题做作业,只能晚上到同学家手写誊印试卷。
站在现在,回看童年,看到的是妈妈时刻板着的脸。因为沉重的农活和学历低导致内心低人一等的自卑,硬生生把妈妈脸上的笑容封印了。同样能看到的,是爸爸与生俱来的暴脾气。作为包工头的他,工作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而他的应对策略就是暴怒和指责,甚至会把没消掉的怒气带回家,肆意地在家里作妖。
在我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里,父母身上正直做人、诚实善良的品质,我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但,我也从他们身上习得了用愤怒应对事与愿违。
上初中时,我因为做不出数学题,会愤怒地摔文具盒,会愤怒地在草稿纸上用力划线;
学习被打扰时,我会愤怒地摔门。家里的门上,有我愤怒时踹出的一个洞和一块碎掉的玻璃;
长大后,听妈妈诉苦,我用愤怒怼回去;
结婚后,我用愤怒讲述我的付出,指责队友不懂我;
养育小孩时,我用愤怒对抗育儿焦虑。
我从愤怒中首先搞明白的一点是:愤怒的人,内心住着一个胆怯的小孩
这个小孩不喜欢突如其来的意外和意料之外的变动,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令他感觉草木皆兵。当头脑中的杏仁核被绑架后,理智选择缴械投降,任由愤怒的情绪主宰一切。
为何除了愤怒,
我对生活束手无策?
一次次愤怒时的难以平复,一次次愤怒后的自我责备,一次次轮回般地深陷其中,让我内心极度痛苦。
而痛苦背后,还有我对自己的无言以对。
我完美地承袭了父母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激反应,同样选择用愤怒对抗我的暂时做不到。
好在,从一次次如火山喷发般的愤怒中,我尝试着一点点看清楚了,愤怒背后那个遇事被恐惧包裹严实、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我。
每看懂一些,我对自己的了解就加深了一些,对愤怒的启动模式也更认知清晰了一些。
我发现,小时候,我会因为做不到和被打扰而愤怒和崩溃;
长大后,我会因为无力承接妈妈对生活的哀怨而愤怒和指责;
和队友的关系中,我会因为内心的小孩不被看见不被满足而愤怒和埋怨;
和自己的孩子相处时,我会因为孩子的不听指挥而愤怒和问责。
一言以蔽之,我有一颗想操控一切的心。
但可笑的是,我连自己的情绪都管控不了,谈何掌控外界呢?
但也正是这一句自问,让我瞥见了应对愤怒的蛛丝马迹。
和愤怒相处的时间越长,我越想要从根本处彻底把愤怒从我心中拔除。为此,我读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听了很多故事,也走了很多迂回曲折的弯路和老路。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平静的,也想把扑灭内心怒火的故事讲给你听。
解铃还须系铃人
2022年疫情肆虐的4月,我因为无法抑制陪小孩做作业时的愤怒,和家人大吵一架。冷静下来寻求出路时,遇到了童行书院的《不焦虑父母俱乐部》课程。
从这里,我走上了拥抱内心小孩的成长之路。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有机会回到了内心的童年,看到了那个被我长久锁在内心暗房中的我自己。
我用书写的方式,一次次回忆和重现了内心小孩在童年时代经历的委屈与恐惧,一点点抚平了内心小孩心中的难过与落寞。
相比我的现在,童年是灰色的,是黯淡无光的。
我花了好长时间陪内心小孩说话,给她讲我的现在,邀请她和我一起过现在的生活。
我痛快地拆掉了内心暗房的门,让阳光猛烈地照了进去,试图把心中的阴暗和潮湿通通晾晒个够。
做完这些人生功课后,我内心的小孩露出了多年未见的笑容,久到恍若隔世,久到已经忘记自己还会笑。当在多年之后,第一次在镜中看到自己从容露齿的笑容时,我竟然惊叹到,原来我笑起来会这么好看。耳边响起一句歌词: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老天待我不薄,让我有缘和童行相遇,走上了一条回溯过往的路。
当我带着内心小孩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我从心底感知到,我的心变柔软了。
过去那颗如苦核桃般空心易碎的心,变成了弹力球般可以在快乐时,一蹦三尺高的心。
弹性十足的内心带着好奇,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寻宝,不断探索未知与新奇。
这一次,还是在童行,我深度链接了群里的其他爸爸妈妈们,和ta们谈天说地、聊教育、品生活、谈爱好、忆往昔、讲成长,群里的童行家人们见证了我在童行、工作和生活中的持续精进。
加入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第一天写下的心愿之一:在童行公众号发表文章,已在2023年末顺利实现。在童行的陪伴下,我顺利拿下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
不断书写过往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爸爸妈妈当年的生活困境,从心底读懂了他们当年对我的爱而不得法,听懂了妈妈诉苦中想要的那份理解和倾听。更发自内心地想要在他们有生之年,在回去看望他们时,用陪伴和话家常和他们的心多待一会儿。
妈妈对我的改变很是惊讶:直夸我这个30+的大小孩儿,真的长大了。
得益于在线上和天南海北的爸爸妈妈们畅聊教育,听景芳老师在线上和专业人士的直播对谈,读童行公号文中的教育前沿理念。我发现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我对教育慌不择路的焦虑几乎找不到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晰可执行的育儿成长路径和内心导航。
给小孩买的童行全家桶音频+AI课程,如同养育幼苗的肥沃土壤一般,为小孩的通识教育成长打牢的根基。
童行书院的线上和线下PBL课程,带领孩子在手脑心的无缝衔接下一步步和自己的兴趣接轨。
冬夏假期的营地活动,让孩子在深度参与和生活化场景下,浸润式地成长和做人。
少年成长计划,带领着在通识教育环境下沉浸式成长起来的童行小大人们,在导师的陪伴和指导下,向着梦想的果实大踏步地精进着。
这是我看到的在童行成长的小小少年们的通识教育养成路径。
尽管我的孩子才刚刚上一年级,但我知道,他的成长和兴趣,我有土壤和环境护佑他安心地成长成才。
为了应对头脑中处于自动驾驶模式的愤怒情绪,我选择了用主动学习来寻求更多解题思路。
童行的通识教育理念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内心中应对教育大环境的焦虑心态平稳踏实之后,我对教育微环境和为人父母的心态环境,也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探究。
纵使生活一地鸡毛,
我也努力把它捋成鸡毛掸子
孩子一年级刚开学没几天,我主动参与学校家委会的工作,在助力老师的同时,也为家校互动增添了一定的润滑剂。
但是,当孩子没办法自如地用偶数从2数到100,再倒数回来时;
当孩子因为在学校不开口读书,被老师罚写4篇课文时;
当孩子因为作业多,写得慢,晚上睡觉时间被严重压缩时。
我的终极反应还是愤怒,还是会对着孩子劈头盖脸一顿吼叫。而我也在这些叫嚣中听到了内在小孩不同形式的恐惧声音:
她怕孩子读不好,被老师批评妈妈做得不到位;
她怕孩子才刚刚会写字,没办法顺利完成罚写作业;
她怕孩子小,晚睡影响身高和发育......
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内心恐惧会瞬间把我绑架,那个爱小孩的妈妈被恐惧和愤怒的情绪劫持了,取而代之的是手足无措、头脑被点着、智慧被封印的愤怒妈妈。
一顿嚎叫之下,孩子被我吓哭,变得怯懦不前,不敢继续尝试。而我只能试图平息心中的怒火,深呼吸后鼓励孩子再试试。
但那次罚写课文事件中,孩子面对罚写的态度着实给我上了一课。
当我还在抱怨孩子为什么被老师罚写时,孩子已经打开课本,在生字本上认真抄写了起来。遇到不会写的字,他主动在笔画软件上输入拼音搜索。整个过程,情绪稳定,态度端正。
半个小时过后,一篇课文抄写完成了,字迹清晰,书写整洁,看得人赏心悦目。
我被孩子的遇事不慌深深折服,这不就是我想修炼但迟迟无果的情绪稳定嘛!
我做不到的,孩子竟然可以轻松做到。
那一刻,我内心涌上来一句话:养育小孩,到底是谁在教谁,还真说不准呢!
每当我用愤怒收场,结束一天的疲惫时,内心总是久久无法平静,事后还会为我的愤怒深感羞愧。
把孩子送去学校后,我会在消化情绪灰烬的自我对话中,汗颜自己的思维格局和心胸气量。
孩子放学后,我心怀一颗真诚道歉的心,拉着孩子的手,极其正式极度不好意思地和孩子剖析我的种种罪过。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委屈而哭泣,但更多时候,孩子会托着我的脸,和我说:“妈妈,我早就原谅你了。”
孩子对我越包容,我对自己的愤怒就越难以接受。
内心中常常问自己:做个事事情绪稳定的妈妈,怎么这么难?
如此情绪不稳定的妈妈,你想让孩子从你这里学到些什么呢?
为了在根治愤怒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我对自己的愤怒之路进行了一次深度复盘与对比总结。
这次内观与反思,让我看到了我的整个愤怒始末:每当我遇到一件感觉在有限时间内搞不定的事情时,我的头脑中就会有各种声音在对话,它们试图通过想出绝妙的对策来让事情进展顺利。
但是当一通努力操作无果后,头脑选择宕机,内在小孩带着她的恐惧面具登场了。
她只有一个目的,尽快让这件事情有个了结。
在头脑的时空算法里,现实世界的时间早已不存在。
而头脑此时的应对策略就是:用愤怒加速和调整事情的进展。
事情终于草草了事,内心也早已深陷情绪的漩涡中,心力交瘁,元气大伤。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我的愤怒中常常夹杂着其他未被看见或满足的内心渴求。
当我对孩子呵护备至,没换来他的懂事听话时;
当我工作、家庭、教育一样不落,队友不给力,孩子不配合时;
当一天来回八趟接送小孩,外加做饭辅导小孩功课,没有自我独处、深度休息的时间时。
各种委屈、不满、不甘、怨怼,都会借着生活中的小事纷纷跑出来张牙舞爪,试图寻求一份平衡与自洽。
一次次的遇事愤怒,一次次的事后反省,让我学会了在愤怒来临之前,快速识别和避开那些让我曾经反复掉坑的情绪陷阱。
过去的我,因为不曾和内在小孩站在一起,把自己活成了愤怒的刺猬。
怼天怼地怼日月,生活在一锅粥中混沌着艰难向前。
如今的我,虽然愤怒没有根除,但愤怒的频率在大幅下降,愤怒的周期已明显缩短,愤怒的诱因也更清晰可视化。
我和愤怒,从前相看互不待见,往后希冀相忘于江湖。
为此,我给自己开出的解药是:
1. 多看书,看能根治愤怒和恐惧的身心灵书籍,比如《西藏生死书》、《How to fight》;看育儿愈己的教育类书籍,比如沙法丽·萨巴瑞的觉醒三部曲《家庭的觉醒》、《父母的觉醒》和《女性的觉醒》。
这些书要深度阅读,并且在阅读之后,把书中的理念实践到生活中去。
允许自己再次愤怒,但要从每一次愤怒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尽量不让自己在同一条路上掉进同一口井中;
2.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从工作中收获可控的成就感和踏实的稳定感,在工作中创造满足市场需求的社会价值,让自己活出精气神来;
3. 艺术着生活:画画,舞蹈,把爱融入生活中。最近,我开始阅读戴亚楠老师的美育三部曲《妈妈都是艺术家》、《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生命合伙人2:家庭美育必修课》,还报名了亲子水墨冬令营。
借此,我想给自己一点就着的心火加一些雨露的滋养与润泽,让心更丰盈一些;
4. 放过自己的暂时做不到,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慢慢避坑和成长。
当我对自己有了足够的允许和支持时,我给队友和孩子的看见和理解也才能来得更恰到好处;
5. 在对外界的关注上,做减法。过去总想从线上碎片化的信息中寻求出路,如今知道,解题思路只有自己最清楚。
钥匙就在一次次认识自己的路径中隐藏着,唯有向内探索,方能求得内心的一片宁静祥和。
每个人生来本性具足,但在无意识的时光中走了太远太久,难免会迷失其中。
好在,我们都还有路可走。
那就在和自己的坦诚相见中,活出熠熠发光的内在生命力吧。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更加看清自己的富足真面目,过怡然自得的平凡生活!
如果你也想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宁静的家,欢迎你来童行书院和我做同学。
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安顿你的独特习气,修炼你的富足内在,活出你想要的丰盈人生。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2024闪闪发光,童行书院特别决定为大家特别奉送500元现金大红包,抽20位粉丝瓜分。点击下方参与,2月4日上午19:00自动开出。
每分享推文邀请一位好友参加,双方都可获得3个赞,每个赞对应增加中奖机会,中奖真是全凭实力呢!
作者 | Fancy
童行书院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第二年学员兼体验营小队长;
家有7岁小暖男一枚;
10年+一线教师;
终身教育与学习践行者;
有家有书有心有情。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