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一个小男孩在英国驻法国巴黎大使馆的二楼出生,他被取名为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
时至今日,这位“故事圣手”仍在全世界读者的心里唤起超越时代的共鸣。他的作品为何如此迷人?这还要从他那充满传奇却鲜为人知的人生说起。
孤僻凄凉的童年底色
幼年的毛姆幸福快乐,三个哥哥都已离家求学,身为律师的父亲整天在外忙碌,作为家里的老幺,他得到了母亲的独宠。早晨他会被女佣送到母亲身边,享受母亲的爱抚亲吻,而这个充满爱意和亲昵的画面,终其一生,都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毛姆美丽温柔的母亲
毛姆将这个画面写在了《人性的枷锁》的开篇:
她伸出双臂,让孩子依偎在她身边。他没问为什么要把他叫醒。那女人吻了吻他的眼睛,用瘦削的小手隔着白色的法兰绒睡衣抚摸着他温暖的身体。她把他搂得更紧了。

“你还困吗,宝贝儿?”她说。
她的声音是那么微弱,就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孩子没有回答,但舒心惬意地笑了。他很高兴待在这张巨大、暖和的床上,还有温柔的手臂搂着他。他挨着母亲蜷起身子,尽量把自己缩得更小一些,并睡意蒙眬地吻了吻她。不一会儿,他就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对小毛姆来说,母亲就是整个世界;然而8岁那年,母亲撒手人寰,那个安心快乐的世界永远消失了。10岁那年,父亲去世后,毛姆只能到陌生的英国与并不熟悉的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在英国度过的余下童年岁月,成了毛姆回忆中极其凄凉的“悲惨经历”。身为牧师的叔叔自私苛刻,婶婶虽然本性善良,但是拘谨传统,他们都喜欢孩子,但是都不懂孩子,很难给毛姆亲人般的温暖。
人生的重大变故使原本活泼开朗的小毛姆变得孤僻沉默,也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折磨——口吃。这个跟随他大半生的缺陷在他的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中以畸形足的形式呈现,给主人公菲利普带来无限痛楚和羞辱,让他屡屡感到挫败和愤怒。
《人性的枷锁》电影版剧照(1934)
可能也正因如此,小小年纪的毛姆就离群索居,有了大量独处的时间,“不知不觉间,他养成了这世上能给人带来最大乐趣的习惯:阅读。他并不知道,如此一来,他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逃避人生所有忧患的避难所;他也不知道,如此一来,他正在为自己创作出一个虚幻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会使得日常的现实世界成为苦痛和失望的源泉。”
11岁那年,毛姆被叔叔送到坎特伯雷国王学院上学,因为口吃,他成了同学嘲笑的对象,甚至被大家当作白痴,毛姆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过自己遭遇的无数羞辱之一——他回答问题结结巴巴的,全班哄堂大笑,老师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大声吼道:“坐下吧,蠢蛋!我真不懂你是怎么混到这个班上的。”这些痛苦的经历让这个刚试图融入新环境的孩子再次缩回了自己的世界。哪怕他后来用优秀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哪怕大家对他的口吃习以为常,这些创伤在以后的岁月中依然时不时跳出来折磨他。
毛姆在国王学院
艰辛波折的求索之路
16岁那年,毛姆前往海德堡求学,在寄宿家庭的小房间里,他开始阅读和写作,尽情享受新天地的自由和种种刺激,平生第一次感到“终于成为自己的主人”。18岁时,毛姆返回伦敦到圣托马斯医院学医。
学医的这段经历在《人性的枷锁》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解剖室,与同学合买一组尸体器官来解剖……有一次,毛姆和老师一起做人体解剖实验,他找不到某处神经,老师把位置指出来之后,他依然觉得神经的位置不对。毛姆后来写道:“我埋怨位置不正常,结果老师却说:在解剖学里,正常才是稀罕事……我一直记着这句话,从那以后,我就明白解剖学是这样,人也是如此。”
青年毛姆
虽然毛姆对医学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是五年医学生的求学生涯,尤其是门诊轮岗让他得以饱览世间百态,那些前来就诊的男男女女和他们身上的故事,让毛姆为之着迷。不同于同事们,毛姆对这些病人怀着真切的同情,而不是仅仅将他们看作病例。
1897年,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出版,为毛姆赢得不少关注和赞誉;他勤奋写作,决心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几部作品都不成功;迫于无奈,他转而创作剧本,竟然大获成功。声名鹊起之时,辛酸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他愈发感觉到要将郁积于心头的梦魇般的痛苦倾泻出来,于是便有了这部他作品中篇幅最大的小说。
美版《人性的枷锁》(1915)
英版《人性的枷锁》(1915)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个人色彩最浓重的代表作。书中有无数地点、情境、人物都能在他的经历中找到影子。小说中的菲利普一生都在努力挣脱枷锁,他满腔热血,又脆弱自大,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他的挫败、痛苦、情欲、自我厌恶、对人生的诘问等等,每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己。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似乎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最后才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得越过多么广阔的一大片荒芜而又险峻的旷野,才能抵达接受现实的成熟境地”。
一生只能写出一部的重磅代表作
有人曾问毛姆,为什么不再写一部《人性的枷锁》这样的小说呢?毛姆回答:“因为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搜集这个故事的材料花了我三十年。”
《人性的枷锁》开篇手稿
毛姆非常清楚《人性的枷锁》与之前的作品都不同,他还为这本书想了好几个名字:“上山的路”“大道”“白日前行”,但是都不满意,最后才用“人性的枷锁”。毛姆说,这本书“不是自传,而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事实和虚构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情感是自己的”。在才华横溢、名利双收的著名作家这一光鲜身份背后,是一个敏感孤僻的孩子对爱的渴望,是口吃导致的情绪内耗和神经撕扯,是那个年代对自己双性恋身份的讳莫如深;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维持一种表面的“正常”。
毛姆精选集:《人性的枷锁》
在《人性的枷锁》出版前言中,毛姆写到:“这本书实现了我的初衷,它出版发行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从过去一直折磨着我的那些痛苦和不愉快的回忆中彻底解脱出来了。”就像主人公菲利普在小说结尾想的那样:这世间最罕见的就是所谓‘正常’,每个人都有他的缺陷,或者是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的。

毛姆精选集:《人性的枷锁》
特别收录蚀刻版画
译林出版社《人性的枷锁》全新译本,由翻译家冯涛根据企鹅 Vintage Books版倾心翻译分上下两卷,译文准确、优美,注释专业、详尽;新译本还特别收录美国画家约翰·斯隆16幅蚀刻版画
冯涛先生表示,这本书是毛姆无比真诚地探索个体的终极价值和精神的终极出路的第一次尝试,
这个问题之后便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母题。这也是任何一位真诚的哲学家、艺术家和作家都须面对的母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敏于感受和思考的个体终须要面对的终极问题。

现实迎面痛击,人性幽微复杂,心境暗自跌宕……我们始终在追问生命的意义,却终将回归平常人心;而那些孜孜探求的人生风景,也许就在真实与自在里。
毛姆精选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