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卡夫卡离世后,人们对他作品的掌声有多热烈,他生前就有多悄无声息。他后来与普鲁斯特、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和菲莉斯·鲍威尔,1917年
图片来源:《卡夫卡是谁》
卡夫卡离世前,曾要求好友布罗德在他死后销掉他的《审判》《美国》《城堡》等小说,但布罗德违反了他的意志,将这些作品出版了。有学者这样说,假如布罗德听从了卡夫卡,西方20世纪的文学就会是另一个面目
倘若不是这位朋友,我们可能至今都不知道卡夫卡是谁;但当卡夫卡名声大振之后,我们是否真的在文字里认识了他?卡夫卡,究竟是谁?
孤独者、受难者,也是文学大师
多年以前,当记者门多萨采访小说家马尔克斯时,马尔克斯直言不讳地指出卡夫卡使自己“发现成为一个作家的禀赋与潜能”,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没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
不仅是马尔克斯——这位20世纪拉美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对卡夫卡始终怀着钦佩与敬仰之情,即便心高气傲的福克纳,才学渊博的博尔赫斯,以及学识卓著的昆德拉,这三位世界文坛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也掩饰不住对卡夫卡的仰慕与敬重。
4岁的卡夫卡
图片来源:《卡夫卡是谁》

毋庸置疑,在参与塑造20世纪文学观念的诸多世界级文坛巨擘中,弗兰兹·卡夫卡是其中最坚定、最笃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等诸多题材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风向标,而他的《变形记》《城堡》《审判》等知名小说,更是坚挺地伫立在世界文学经典作品的行列。

《变形记》首版
翻开英国剑桥大学里奇·罗伯逊教授所著的
牛津通识读本《卡夫卡是谁》
,你会发现,作为孤独者和受难者的卡夫卡,与作为文学大师的卡夫卡是高度耦合出奇一致。罗伯逊教授以灵动、朴素、简约的笔触,既向读者表达了卡夫卡痛苦与绝望、孤独与恐惧的内心感受,也向读者展现了卡夫卡梦魇般的人生境遇。

面对波诡云谲、奇异多变的社会环境,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以冷静的头脑和沉稳的笔触,自信从容地写道:“今天早晨,许久以来第一次觉得想象这把刀在我心中转动的快乐”,“我们生活在半夜里的寂静之中,我们转身向东或向西,经历着日出和日落”。
牛津通识读本《卡夫卡是谁》
罗伯逊教授在书中记述的卡夫卡一把“刀”的意象,似乎击碎了众多读者梦中的冰海,使人们如同与卡夫卡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一般,深切体验一场不亚于卡夫卡自己的不幸与凄楚,人们只能在遥远的时空中屏住呼吸不停地祈祷。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对青春的畏惧,对荒唐的忌惮,对非人生活的胆寒”,这几乎构成了卡夫卡心灵生活的斑驳而繁复的图景。熟读卡夫卡小说作品的人们,不难发现人类对强权的极度崇拜,对罪愆的无望追寻,人类被现实世界排斥和对现实虚幻本质持守的无助无奈,以及世俗社会对社会底层的粗暴干涉,这一切都在20世纪这座巨大社会实验室中被反复试验,《卡夫卡是谁》对此做了详尽铺陈和独到阐述。
读大学时的卡夫卡同他在校时的情人之一
——服务员汉茜索科尔,约1906—1908年
图片来源:《卡夫卡是谁》
然而,面对纷繁杂乱的现实世界,特立独行、穷困潦倒的卡夫卡,并没有放弃他的“耐心游戏”。虽然卡夫卡未能颐享天年且婚姻生活屡屡告败,但他依然借助文学作品表达他的“内心向往”,以此期许和憧憬他偌大而纯净的精神世界,从而把握一种属于他的“巨大的幸福。”
“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断,是用似是而非的木桩将模棱两可的事务圈起来”,正如书中引述卡夫卡的话加以表达“人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少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只能去黑暗的地狱。”
他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的困境
在作者看来,卡夫卡善于借用“玻璃罩下的弹子”作为表达的道具,来状写和阐释“练习耐心的游戏”,他通过梳理卡夫卡心路历程得出如下结论,对卡夫卡而言,不变的执念和坚韧的忍耐,就是一种人生的成功出圈,而这种感悟恰恰与卡夫卡的同辈分乡友——著名诗人里尔克的想法高度契合:“既然没有胜利可言,那么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里尔克
终其一生倾向于过一种精神独立生活的卡夫卡,在自己心灵深处开拓了一个精彩而丰饶的艺术世界,他也由此获得了无垠的思想疆域。
罗伯逊教授认为,总的说来,卡夫卡既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家。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对身体和社会组织的反思从未停止和断绝,所以,览读文学大师卡夫卡,既是一项可怕危险的文学活动,也是一次惬意愉快的艺术享受;可怕危险之处在于,卡夫卡会动摇你习以为常的观念与思维,也会促使你怀疑和反思生活;惬意愉快之处在于,即便深知生活的艰辛与悖论,你却从不甘于泯灭对生活的追求与信心。
当下文学研究早已摆脱了强大的“作家中心论”的局限,并逐渐走向“作品中心论”“读者反应论”,但大致了解一下卡夫卡的生平经历,对于理解和把握卡夫卡的文学作品,还是大有裨益的。

英国现代著名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夫卡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人生的痛楚,并以奇妙的创作手法揭示出人类异化的处境和征兆,他也是最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异化的作家。
奥登
《卡夫卡是谁》中指出:“卡夫卡的文学作品与他的名字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但是当人们阅读他的小说著作时,经常忍不住猜测他的内心世界,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与阐释。”
卡夫卡的小说和散文文本大都是自省的、内向的,他一直尝试在自己内心中化解与世界的抵触与生活的冲突,毕竟卡夫卡是他自己的对立面,是他自己最不肯妥协的敌人。卡夫卡写得最多的是日记和书信,可能是因为这两种私密文体更适合于内心倾诉,也同样适合于进入冥想和沉思的境界。
在逆境中寻找个性与自由
罗伯逊教授认为,卡夫卡与这个世界有着很深隔膜与很大分歧,而这个世界对卡夫卡也存在着些许疑惑和诸多误解。
卡夫卡在文学创作中葆有难以抑制的激情和傲慢,当他宣称自己是一枚甲虫时,读者大概会误认为卡夫卡流露的是被现实拒绝后的惆怅或凄婉,而事实上卡夫卡正是借此表达对这个世界的不屑、轻蔑与排斥,当卡夫卡化身为一只甲虫时,他恰恰找到了蔑视这个世界的最好的理由和角度,作为动物的甲虫完全可以无需遵守人的秩序和规则,而当具有思维、语言等高级功能的卡夫卡化身为甲虫时,没有人知道他事实上正在实现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放逐或精神突围。
卡夫卡以这种荒诞方式从人的世界走开,从而实现了对这个世界最坚决的拒绝和最彻底的否定,从此卡夫卡嬗变为一个观察者和言说者,而不再是那个被人评评点点的牢牢地拴在这个世界上的被动存在,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绝妙的艺术策略:他以这种异化自我的方式获得了超然世俗的角度和自由言说的权利;同时由于卡夫卡异化自我的本质是对世俗世界的不屑和轻蔑,所以,他也就从自己的孤寂孱弱中获得了抗御世俗的精神力量,进而用以完成他那孤独而伟大的创作,正如人们所说卡夫卡死后有多热烈的掌声,那么他的生前就有多冷清的孤寂。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而卡夫卡则不无感慨地写道:一切障碍粉碎了我,这句话在中外文坛流传的同时,也造成了广泛误读和长久误解,那就是卡夫卡往往被描述成一个非常懦弱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西方文学史充分表明,卡夫卡以熹微自成一种光明,以个体自成一种浩瀚,他以自己名扬全球的经典作品,真正实现了对人类苦难及黑暗深渊的深邃洞察和深刻揭示。
经典译林《变形记   城堡》
读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读卡夫卡的人物传记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读《卡夫卡是谁》,人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到卡夫卡的个性、身世、境遇和结局:卡夫卡既高傲孤僻又奔放热情,他终其一生渴望拥抱生活,期待拥吻亲情,然而艰窘悲情的命运终究没能使其如愿,命运将他锤炼成一个矛盾体,既踌躇又坚毅,既脆弱又强硬。
法国哲学家波伏瓦曾说:其他的作家给我们讲的都是遥远的故事,卡夫卡给我们讲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在卡夫卡那里,命运俨然是一座压抑沉闷的城堡:枯燥、冰冷、强硬、完全不可测度,人一边被它引导和感召,却又无法抗拒地朝它接近,一边又被告知他将永远无法进入其中,命运在这里露出了可怕的嘴脸,绽放出它的所有荒谬与严酷,简而言之,卡夫卡的一生是一次漫长的祈祷。
《卡夫卡是谁》一书告诉我们:即便身处生活的逆境和波折,卡夫卡不仅没有丢弃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相反代之以发奋努力以寻找个性自由的道德勇气。
这本书也启发我们:人们当下所追求的热闹绝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那只是贪念在怂恿,欲望在鼓动,人们一路翻山越岭到头来只有孤独与自己永远陪伴,正所谓孤独是黝黑夜空中的一颗明星,虽然高冷和微弱,但毕竟能带给人一束抚慰心绪的光亮。
作者刘金祥,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