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米粒妈,看更多教育好文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
今年海淀孩子太难了,昨天我给好多米粉发了今年北京各区期末时间,包括海淀、西城、朝阳、东城、丰台等等,大家都说今年语文试卷难出天际。
尤其是海淀和丰台这两张期末试卷火“出圈”了,但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有趣,甚至很多人都调侃说这卷子可能是文旅局出的。
比如海淀试卷的主题就是——“博物馆”:
又比如丰台的试卷,整张试卷从基础题到最后的写作,几乎都是以开头第一句话为指引,围绕着丰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来进行的:
大语文学习不仅要求深度,还要求广度。米粒妈建议大家跟着一套主线的课程学习,除此之外,还要多读书,多看纪录片,扩充知识量。
假期是和看记录片,米粒妈之前写过:
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一部,B站可看的超级神仙的历史纪录片:《何以中国》。
如果寒假就看一部的话,米粒妈觉得,就看这部就行。           
之前的历史纪录片米粒妈给大家推荐过不少,大都是从秦汉开始讲起的。这部正好把远古先民时代到秦汉这部分内容给大家补齐了,可以说是在时间线上做了一个完美的填充。
与传统的考古类纪录片不同,《何以中国》没有对白、没有访谈,而是以旁白和无台词的专业表演带我们重返“历史现场”,聆听蹈海踏浪而来的文明记忆。
画面拍摄非常恢弘,也相对严肃,是一部影视化形式的早期中国文明简史。
文化的根脉
文化根脉的挖掘,从远古时期系统拍摄的真的并不多见。大部分历史纪录片就算是讲史前的部分,基本上也是一笔带过,然后很快就从秦汉开始历朝历代地细讲。
这部片用8集的体量,从“秦汉”往前倒叙,去追寻史前文明的繁衍生息脉络。
《摇篮》从4万年前的东亚现代人起源开始。
经过陶器发明、定居聚落,农业起源,到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代表,距今6000年的村落社会。
《古国》从距今5000年到4000年,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等,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也是“上下五千年”的考古实证。
《择中》则从距今4500年到3600年,通过陶寺、石峁和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印证“最早中国”的诞生。
《殷商》讲商王朝的兴衰,及其对周边青铜文明(如三星堆)的影响。
《家国》由西周王朝,开启了伦理与政治共生的宗法礼制。
《天下》是“统一中的分裂”,讲春秋战国不同区域的民族、资源与社会,也讲秦统一的进程。
无论是服化道,还是演员的气质,再加上恢弘的地理环境还原,都是非常有代入感的。可以感受到拍摄团队的良苦用心,真的是想做个大片。
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是中国考古的根本命题,《何以中国》就是在探索这个命题。
从秦汉开始讲起的历史纪录片已经涵盖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时,这部片刚好是一个填充知识盲区的好机会。
我相信就算是平时知识面涉猎再广的孩子,这部片里都有他不知道的新奇内容。因为追本溯源和史前文明这一块非常详尽、系统的,孩子能看得下去的资料本身就不多,而这部片子最大限度地呈现了这块内容。
真的很值得看,建议大家先收藏起来,无论如何要让孩子看一遍,抛开丰富的内容和历史底蕴不谈,就是每一帧精美的拍摄、运镜,都能让孩子赏心悦目。
文物的盛宴
最让米粒妈觉得震撼的,其实是这部片中呈现的文物。要知道,史前文物不同于秦汉之后的文物,要最大限度还原并非易事。
有的文物小到只有一粒米,有的文物又大如司母戊大方鼎。为了获得更为高效且精准的画面,工作人员真是什么办法都想到了。
拍摄古玉器时,剧组想到了一个赋予古物生命力的拍摄方式:用鱼线和博物馆专用橡皮泥,让古玉器稳固又安全地“站立”起来,这样的画面,突破了以往古玉器只能躺平的局限,让它们在镜头里呈现出更为剔透立体的形态。
全片拍摄费时最长的一件文物,是西周墙盘。
巨大的墙盘犹如一面曲面铜镜,只要有高光照射就会自然产生反射。剧组人员群策群力,足足耗时一整天,反复尝试各种漫反射光源,才研究出对应办法,将墙盘的整体造型与底部284字的铭文全部纳入镜头之中。
讲究真实和细节的《何以中国》,仅是地理再现部分的团队,就走过了浙江横店、建德、仙居、良渚、陕西榆林、甘肃敦煌、四川凉山、新疆昭苏、辽宁牛河梁、内蒙古敖汉旗等多地。哪怕在片中的画面只是一闪而过,剧组都坚持实景拍摄。
在距今9000年前的贾湖文化中,贾湖少女胸前的项链来源于贾湖出土的鸟肢骨骨环。
造型团队为了选择相似程度最高的材料而绞尽脑汁,最后找到了鸡腿骨,“为了取材,造型组的小伙伴连续吃了好几天的鸡腿饭,才将鸡腿骨累计到了一定的数量,符合项链制作的要求。后来,好几个小伙伴说看到鸡腿饭就饱了”。
其实带娃逛过博物馆的话,大家应该都有经验。史前文明所陈列的文物,由于造型过于简约古朴,不够具有视觉冲击力,孩子们往往都不是特别感兴趣。
文明越发展,器具越精美,尤其明清时期精美繁杂的首饰、陶瓷器皿,每一件可能都能吸引孩子的目光,但是好看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史前文明上去。
这部纪录片,给这些古朴的文物赋予了生命力,孩子看完了之后再去博物馆,可能真的会在远古时代的文物区驻足更久,因为他们有了知识的积淀,再看这些物品,视角也会不同。
小人物串起大历史
这部纪录片中恢弘的历史,都是小人物串起来的。它并没有过多围绕统治者展开,而是从一个个普通小人物的命运,铺展开了宏大的历史背景。
比如安陆城外“睡虎地”四号墓里的一封家书,让我们窥见2000多年前秦国普通士兵“黑夫”和“惊”对家人的牵挂。
旁白说:“艰险岁月里,为己即是为家,为国亦是为家。”“身处生死瞬息的战场,这些琐碎的牵挂才是战士们心里最坚强的铠甲。
当普通个体被置于更辽阔的时间尺度,他们的存在也显露出特别的意义。
米粒妈看到这真的无限共情,因为帝王将相毕竟离咱们很遥远,但这一个个穿着跟兵马俑一模一样的士兵,真的就像咱自己的孩子一样。
“黑夫”和“惊”两兄弟背井离乡,却总是被分配到两个部队。每一次分别,可能都会是生离死别,所以一场战役打完,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在战场上寻找对方,看看对方是否安好。
一封家书,写尽了普通人对家人的牵挂和命运的无奈,服化道细化到每个人物的发髻,都高度还原兵马俑的形象,真的是赏心悦目,穿越感极强。
我们还透过一名历史上的小人物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的啬夫弘(这居然是胡歌演的)的视角,见证了18年间,丞相史李尊护送复员的戍卒返回原籍,以及和亲的解忧公主晚年从乌孙归汉等事件。
这些人,在自己的时代籍籍无名,也无缘在史书中留名,却在冥冥之中成为当下我们追溯历史的引路人。
穿越浩渺的时空,我们通过被发现出土的文物“透物见人”,看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感知他们的思想情绪,让历史和当下时代形成关联。
从小人物的命运出发,撬动无限宏大的历史背景,这对孩子来说就更好理解,视角也特别亲近。
不得不说,制作团队真的花了心思,也确实是用心良苦。
还有就是华丽丽的文案了,整个片看下来,随便截取一句,都是非常令人上头的句子。孩子沐浴在这样美好的句子里,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
比如这句:
岁月轮转,烽火已熄,古道上音尘渺绝,戍卒的书信埋在黄沙下,王侯的宫苑隐藏在高楼间。
而那些城邑、道路、边关、堰渠,曾见证着秦汉时期每一个鲜活的人,如何在这片山河湖海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生,慢慢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巍巍王朝。
他们曾眼望星辰,他们曾背负长天,他们曾跋山涉水,他们曾生死离别,他们曾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两千年后今日中国的奠基。
是不是有那味儿了?
原来主创团队梳理了3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最后呈现每集不到1万字,简单来说,光脚本每集就写了五个版本。
这能不看吗?这么字斟句酌的华丽文案,谁错过谁可惜啊!
大语文积累是咱们始终不能放下的事情,知识储备越丰富,将来孩子的软实力就越强。赶紧收藏,免得要看的时候忘了。
点个“”+“在看”,戳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米粒妈,回复关键词“何以中国”获取观看资源,这个寒假怎么能少得了纪录片呢!
作者简介:米粒妈,拒绝斯坦福offer的海归妈妈、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著有《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图书畅销榜!《我是大女主》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
【眼科大咖赵阳】近视4L疗法创始人,原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做客直播间!深度交流近视防控到底如何做才有效!
对了,还可以加米粒妈个人微信进好物福利群哦~我还为大家准备了专属福利,说不定人品大爆发的就是你哟,快扫码添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