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缅甸境内出现百万难民。他们是生在缅甸、长在缅甸的罗兴亚人,却长期遭受来自“祖国”的暴力对待,纷纷选择出逃。
然而,即便成功越过边境,他们仍然无“家”可归。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欢迎他们的到来,甚至连“母国”孟加拉也无法对他们敞开怀抱。
罗兴亚人与缅甸有着怎样的历史纠葛?他们是缅甸人的一部分,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国家暴力对待?
流离失所的罗兴亚难民为什么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同情关怀,反而成为了“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族群”?
民族起源,从未被认同的罗兴亚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就宗教人口和规模而言,座部佛教和伊斯兰教是缅甸最大的两个教派。其中,缅甸本土民族大多信奉佛教,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则几乎都由外来移民组成。而罗兴亚的民族起源,与这些移民穆斯林密不可分。
缅甸境内的穆斯林并非全部来自同一个地方,而是由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区的穆斯林共同组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
当时,孟加拉湾海上贸易盛行,有效促进了周边几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些阿拉伯商人去到了若开地区定居。这些阿拉伯人中有很多穆斯林,他们的到来将伊斯兰教带入了若开。
传教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当时穆斯林只在若开地区小范围存在。直到15世纪,孟加拉国王派兵占领了若开地区。
伊斯兰教是孟加拉国的第一大宗教,全国上下超过85%的人都将伊斯兰教视作信仰。国王派去缅甸的军队,是一支纯正的穆斯林军队。他们占领若开之后,立刻在那里建立起了伊斯兰政权。
后来两百多年,若开地区一直处于伊斯兰政权的掌控之下。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伊斯兰教在若开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17世纪中,印度时局混乱,一位王子逃离了国家,带领追随者来到若开,为若开穆斯林带来了一支来自印度的新“血脉”。
1754年,缅甸国王派兵推翻了若开的孟加拉政权,将若开纳入了缅甸版图。此前虽然被穆斯林统治了几百年,但若开地区的本土民族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与缅甸更为接近,因此他们更能接受缅甸政权的统治。然而不久之后,若开再次面临易主。
从1824年开始,英国对缅甸发起了3次战争。毫无疑问,最终的结果是英国胜利,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殖民地。1948年,缅甸成功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与此同时,若开地区的穆斯林也产生了民族独立的想法。
1951年,若开穆斯林自称为“罗兴亚人”,向缅甸政府要求获得与若开人平等的权利。至此,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穆斯林有了正式的族群名字——罗兴亚人。但是,自始至终,罗兴亚人在缅甸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民族认同,缅甸人不承认罗兴亚人,甚至敌视他们。
缅甸人与罗兴亚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仇恨。英国入侵缅甸的时候,曾组成一支英印联军,联军中有大量来自孟加拉的穆斯林,这些穆斯林是罗兴亚人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对缅甸人而言,罗兴亚人是侵略者的帮凶,他们无法原谅。
另外,大部分罗兴亚人的长相、语言都有明显的孟加拉特色,与缅甸本土民族有较大差异,难以融合。即便抛开仇恨不谈,外貌和语言上的差异也足以让缅甸人无法对罗兴亚人产生民族认同感。
除了历史仇恨和文化差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宗教矛盾。缅甸虽然是多宗教国家,但绝对称不上多元包容,各个宗教之间互相矛盾、甚至互相仇恨。
由于种种原因,缅甸从一开始对“罗兴亚人”就没有认可,只有仇视和敌对。在这样的仇视和敌对之下,双方之间的过往充斥着流血和冲突。

历史纠葛,与缅甸的血泪恩怨

作为一个不被认可、不被接受的族群,罗兴亚人在缅甸的处境可想而知。历史上,罗兴亚人曾经多次和缅甸主体民族发生流血冲突。
1938年,缅甸正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多年的被殖民生活让人们心中的反抗情绪愈演愈烈,于是反抗爆发了。若开地区的人口主要由若开族和罗兴亚人(当时的穆斯林移民)组成,但在若开族人以生命反抗殖民时,罗兴亚人却站在了殖民者一方,帮助镇压“叛乱”。
双方的仇怨就在血色的战斗中结下,后来再也无法消除,只能一次次重复上演流血冲突。1948年,缅甸摆脱了殖民统治,也没有忘记“清算旧账”,大量穆斯林移民被剥夺国籍、驱逐出境。
不知是为了“惩罚”,还是出于其他目的,缅甸政府的“清算”并没有适可而止,而是继续对罗兴亚聚居区发动了军事行动,造成了不计其数的伤亡。
在这次“血战”之后,双方迎来了一段和平时期。但这段和平十分短暂,1961年流血冲突再次爆发。当时,缅甸将佛教定为了国教,罗兴亚人极力反抗,却只能在战斗中被镇压。
罗兴亚人与缅甸的冲突一次次升级,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表面的和平也再难维持。在缅甸军政府的暴力手段和政策剥削之下,罗兴亚人的生活逐渐水深火热。
1978年,大量不堪忍受的罗兴亚人选择出逃。第一次逃离不算成功,很多人没有通过边境。还有一些人没有逃离,而是选择“忍一忍”。
但事实证明,忍一时无法换来永远的风平浪静。2012年罗兴亚问题再次激烈爆发。
那两年,缅甸频繁发生针对罗兴亚人的暴力事件,查封寺庙、恐怖袭击、烧毁村庄、强奸妇女、杀害儿童。一年多的时间内,近万名罗兴亚人在缅甸丧生,更多罗兴亚人开始尝试逃离。
一些人成功通过边境偷渡到其他国家,幸运的被其他国家接受,出卖廉价劳动力勉强谋生;不幸的半路被遣返、在海上自生自灭。而没有通过边境的那些人,一旦返回,等待他们的是死亡的惩罚,于是他们只能在边境流离失所、四处漂泊。
从缅甸逃出的罗兴亚人一直在增加,但难民的不断增加让周边国家备受困扰。久而久之,“罗兴亚人”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族群,这四个字成为了“难民”、“麻烦”的代表。周边各国对其避之不及,甚至连“母国”孟加拉,也会拒收难民。
罗兴亚和缅甸之间的问题,不仅导致了难民的悲惨人生,也波及到了其他国家,并且很可能会在未来造成更加严重的国际影响。
扩散波及,民族问题的国际影响
缅甸的所作所为,导致百万余罗兴亚人成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难民。而数量庞大且在不断增加的难民,也对周边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带来了诸多国际问题。
除了难民本身以外,罗兴亚问题首先影响到的是缅甸和孟加拉的关系。孟加拉是伊斯兰教的人口大国,全国上下超过85%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即便罗兴亚穆斯林与孟加拉穆斯林并非完全同宗同源,孟加拉仍然不能对罗兴亚的悲惨处境视若无睹。
宗教信仰在宗教国家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当罗兴亚穆斯林被缅甸军政府暴力清洗时,孟加拉必须有所作为以维护伊斯兰的信仰。1991年,孟缅两国就曾因为罗兴亚难民问题在边境陈兵对峙,虽然没有真正进行大型交火,但两国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另外,难民的增多还会给孟加拉带来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孟加拉本来就是贫困国家,根本无力接收大量难民,因此即便作为“母国”,孟加拉也不得不限制罗兴亚难民入境。
如果缅甸继续一意孤行,难民数量继续增多,孟缅冲突必然加剧。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可能会刺激印度东北部的分裂,进一步对南亚和东南亚交界处形成冲击。
难民问题还会引发另一个严重问题——宗教极端势力渗透。
弱者长期被欺压,必然会引起极端反抗。1978年,缅甸暴力驱逐罗兴亚人时,就已经产生了由难民组成的反抗组织,只是规模较小。后来联合国的介入暂缓了这次冲突,大部分难民被遣返,这个组织才没有继续发展扩大。
1991年,冲突再次爆发,再次涌现出大量出逃难民。联合国的力量有限,只有2万难民被安置在难民营,一部分被遣返,而流落在外的人数多达10万。这些居无定所、生活艰苦的被欺压者,正是极端反抗组织选人的最佳目标。就这样,组织势力得到了迅速扩张。
更可怕的是,除了被压迫的弱者组织反抗之外,其他的极端组织势力也会趁机渗透。1992年孟加拉成立了“伊斯兰圣战运动”,成员人数上万。他们打着“反抗”的旗号,却没有将枪口对准缅甸的欺压者,而是多次对孟加拉的佛教徒和温和派穆斯林发动袭击。
这样的极端势力虽然打着“保护”“反抗”的旗号,却与恐怖分子无异。他们的存在对周边所有的国家都是巨大的威胁。
难民的增多,还会给周边国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国家会出于人道主义接收难民,但当难民拥入一座城市时,除了影响城市经济之外,还有可能会带来各种犯罪问题,比如吸毒贩毒、拐卖人口等。
目前为止,罗兴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却也没有其他大国干涉。但如果继续放任事态发展,很可能会引来大国干涉。尤其是早就对东南亚地区虎视眈眈的美国,极有可能会打着“反恐”“人权”等旗号干涉罗兴亚问题,借机渗透东南亚。
总而言之,罗兴亚问题不止是难民的问题,更是会造成国际影响的问题。无论如何,缅甸都应该尽快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事态更加严重。

结语

罗兴亚人中有一部分曾经作为侵略者、殖民者的帮凶,对缅甸造成伤害。因此“罗兴亚人”从不曾得到缅甸的认同,在与缅甸的一次次流血冲突之中,逐渐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缅甸与罗兴亚人多年的恩怨纠葛,究竟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是非对错或许早已经难以评判,但战乱无情、生命可贵,希望罗兴亚问题能够早日解决,人们不再流离失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