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是春日的主角,而在春日里寻樱、追樱也成了浪漫的事情。日本江户时代的俳句大师松尾芭蕉(まつお ばしょう曾留下吟咏樱花的名句——“樱花如绯云,遥闻钟声悠长鸣。上野或浅草?”
诗人笔下把团团樱花,形容像云朵般盛放,漫樱飞舞的粉白世界,绝对是春日的一场盛宴。樱是一首春日的风物诗,是一期一会的浪漫之约,春日里,秒速五厘米的梦幻落樱,总该与之相遇一次才不会留下遗憾。
正如日本和歌中所唱:“去看花!去看花! 看花要趁早。樱花啊,樱花啊, 阳春三月晴空下, 一望无际是樱花...... ”每年一到春天,日本各个地方都是人头攒动。想要在这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里去趟日本,绝对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这一抹春日里最美的粉红,错过便是遗憾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人们纷纷踏上旅途,去看那灿若烟云的樱花。目前,「日本气象株式会社」和「Weather News」已经公开了2024年的樱花开花预测图
日本的樱花从气温高些的南方向北方,一路逐次盛开,根据预测,日本2024樱花盛开时间将早于正常时间,福冈染井吉野樱将于3月16日盛开,东京则最早在3月17日3月下旬,日本西部和东部各地的花朵纷纷绽放。
Weather News」也对各地的樱花名胜地进行了预测,东京的上野恩赐公园预计3月18日花开,京都的岚山预计3月27日可以看到樱开。
▲ 名胜樱花盛开预报(1月11日更新)
日本的樱花有600多种,颜色、花形,乃至花期都不同,各家机构发布的樱花预报只是以最为常见、种植数量最多的“染井吉野樱”为基准,因此,早开的河津樱、寒绯樱、土肥樱,晚开的八重樱和菊樱等等并不在樱花前线中。
另外,樱开一般分7个阶段:つぼみ(发芽)、咲き始め(开花)、5分咲き(5分开)、7分咲き(7分开)、満开(满开)、散り始め(开始凋落)及青叶(长绿叶)。
樱花前线预测的“开花日”只是樱花花苞开始绽放,开花日这一天基本上你是无法赏花的,只能赏花苞!“开花日”后的5~7天左右,是为“满开日”。满开日后的7~10日才是赏花的最佳时间。“见顷”便是最适合赏花期间,想欣赏樱吹雪就要留意“散り始め”。
赏樱要趁早,赞那度2024日本樱花团已上线:【精致小团】2024樱花季日本京都+滋贺5天4晚追樱之旅3月27日出发相约六大赏樱名,在世界遗产醍醐寺、仁和寺赏粉樱、哲学之道尽览京都花韵在被四神庇佑的风水宝地平安神宫赏枝垂樱、领略比睿山山樱野趣、在滋贺欣赏仿如坠入梦幻粉樱的时空隧......
赏樱之外,还可以享受一场日式美馔盛宴,打卡一席难求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吉泉,享用主厨为您精心烹制的 OMAKASE 料理晚餐,享受舌尖味蕾间的碰撞与愉悦。
京都占据环境和水的优势,豆腐美味可口,行程将带你在传统豆腐名店顺正,品尝人气汤豆腐料理,还可以品尝近江牛涮涮锅会席料理近江牛是日本三大和牛之一。在比叡山将安排品尝寺庙会馆烹制的精进料理即“素斋”)。
本次行程第二天,还将为你安排特别限定体验,在赏樱名胜平安神宫会馆内,将享用私家早餐后,由神官带领前往神宫内日常非公开正殿参观祈福,并陪同一起导览神苑赏樱。
你还将体验选址考究、以古建筑改造为主旨的日本小众奢华酒店品牌 NIPPONIA(古民家),入住品牌发源旗舰店 NIPPONIA 京都。酒店在东山和鸭川边打造成拥有从40㎡起跳的豪华客房,只接待少量的客人,客房内均有私人汤池可悠哉泡汤
氤氲泡汤也不能少,雄琴温泉迄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是日本“美肌之汤”,泡完之后肌肤滑嫩。雄琴温泉 琵琶湖绿水亭是一家深受日本当地人喜爱的温泉旅馆,其距离琵琶湖仅有几步之遥,客房内私享专属的露天风吕。
古都追樱,花韵盎然
樱花不止日本有,为何非得去日本?京都花韵,是不少人心驰神往、必去日本追樱的理由。正如谷崎润一郎在《细雪》里借二姐幸子的口吻说,“樱花如果不是京都的,看了也和不看一样。
日本全国能赏樱的地方很多,但京都的樱花有寺庙青瓦、神社鸟居的衬托,有千年古都的底蕴与人文,这里的漫樱飞舞最能打动人。
醍醐寺位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总寺,于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也是日本赏樱百选之一。
相传当年丰臣秀吉最鼎盛的时期就在这里举行过极尽奢华的“醍醐赏花会”自平安时代就被称为“花之醍醐”,由此可见醍醐寺的樱花是多么醉人。
三月底左右,约700株枝垂樱、染井吉野樱、山樱、八重樱等先后绽放,开花时间长达3周左右。樱花飞舞时,搭配古色古香的朱红寺院,仿佛穿越到了几百年前,一览“醍醐花见”赏樱大会的绝世风采。
哲学之道位于京都的左京区,可以说是京都在地人自认为最具传统文化之美的其中一个地区,这条位于京都左京区的沿河小道,南起熊野若王子神社,北至银阁寺,长约2公里,因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曾常来此散步、思索人生哲理而得名。
这里一般4月初-4月中旬左右樱花绽放,这里便成为京都最有名的赏樱景点之一。风吹过时,漫天飞舞的雪白花瓣极其绚烂当花谢时,花瓣散落在水面上,又别具一番风味。
高台寺建于1605年,是丰臣秀吉将军逝世后,其夫人晚年安养修佛的地方,这里也是京都赏樱名所之一。夜晚的点灯活动是一年一度游客最期待的赏花乐事。
浪漫樱花在暗夜里静谧绽放,灯光映照下,片片银光闪耀,夜晚的樱花有着别有的静美,那种美在白天的樱花树下看不到的。
平安神宫,限定体验
平安神宫建于1895年,是为纪念平安迁都1100年而建,整座神宫包括大鸟居、神宫道、应天门、大极殿及神苑等部分,建筑仿造平安时代皇宫建筑风格而修建,是日本指定的文化财富与国家名胜。
神苑作为明治时代日本庭园的代表,由明治时期的造园师·小川治兵衛着手建造。每年4月中旬,园中享有盛名的“八重红枝垂樱”正处于满开时期。
苑内约种植有300株樱花,其中一半都是八重垂枝樱花。樱花盛开之际,枝条随风飘摇,壮观秀美,偏桃红色的花瓣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因为垂枝樱比起染井吉野樱来得晚开些,因此就算是樱花季的后半才到京都也无需担心错过。
赞那度樱花精致小团,将安排特别限定,由神官带领正式参拜平安神宫正殿,来场开春祈福体验。
除了赏樱之外,也可以在大极殿买到樱花季限定的樱花签“樱签”顾名思义,就是樱花色的签纸。平安神宫每年的樱花季都会推出“樱签”,“樱签”只在每年春天的樱花季梦幻登场,可遇而不可求。
粉色的签小巧静美,可以抽张试试手气,文分为「花苞、含苞待放、花苞初绽、三分开、五分开、八分开、满开」7种,对应樱花开放的7个不同阶段,依次来推断吉凶,签诗多为蕴含着人生哲学的箴
皇家御用,晚樱名所
京都的仁和寺,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公元888创建,因日本天皇在退位之后几乎都皈依佛门,许多皇子皇女便在此落发出家,于是这里得到“御室御所”的美称。
1994 年被列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产”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仁和寺是“御室御所”,故而这种樱花也相应的被称为“御室樱”。“御室樱”也是仁和寺的象征,从江户时代开始,御室樱便广受庶民喜爱,其以晚樱著称。
这种樱花长得比较低矮,花枝就在人的脸庞边、头顶上,特别适合与人合影
整个仁和寺中,共有御室樱200多棵,这些樱花作为京都开花期最晚的樱花而极负盛名,每年4月的中旬是最佳赏花季节。
花开比叡山,烂漫妙不言
古人说,且餐山色饮湖光。在日本关西地区,提起湖光山色,人们通常会想到的是比叡山和琵琶湖
日本著名诗僧、史论《愚管抄》的作者慈圆曾写道,“众山芸芸,但说起那座山,就是指比叡山。”比叡山,又名天台山,是以思明岳、大别山为中心,横跨京都井座区和滋贺县大津市的南北向山脉的总称。
比叡山是眺望琵琶湖的绝美去处,这里不仅风光秀丽,更被视为“日本佛教之母山”,比叡山延历寺,是日本国宝级的寺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指定延历寺为世界文化遗产
春日里,这里也可以欣赏樱花的盛景,粉红和白色的古樱花大树点缀在古寺的四周,别有一番风味,樱花盛开以后,清风吹过,会飘起漫天的樱花花瓣雨,漫樱吹落美如雪,美景怡人眼。
在延历寺,还将特别安排坐禅体验,在观赏自然风光和佛教圣地的同时,也可以静坐下来,为身心带来一份宁静。
野在滋贺,最美樱之隧道
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被誉为一座“仙境中的桃花源”,是位于滋贺县甲贺市的一座私立美术馆,由小山美秀子创办、世界著名设计师贝聿铭操刀设计。
这里藏品丰富,馆内拥有超过2000件古董宝物及佛教艺术品。春日里,美术馆那条樱花映照成粉色的隧道,成了拍照打卡的必去之处。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贝聿铭以此灵感,走过美术馆大门接待处,可乘车或步行,可看到道旁樱花夹道而生,如正值樱花烂漫之时,则满树怒放,穿越花海,感受落英缤纷之美
行约5分钟,在樱花道的尽头,进入山中,是一条富有工艺感和科技感的银色材质建造的隧道,隧道狭长弯曲,内有微光,明与暗,人工与自然,在这里交汇。
隧道里的光线和颜色,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条被称之为“穿越时空的隧道”此处的最美粉色隧道绝景,可谓一年一次、可遇不可求,仅仅出现在每年樱花季,约在四月中旬左右,绝对值得邂逅。

【精致小团】

2024樱花季日本京都+滋贺
5天4晚追樱之旅
人间芳菲三月天,和风古韵樱舞时
(产品价格以及包含内容请以实际预订为准)
樱花团期
2024年3月27日出发
早鸟礼遇
前2组预订的赞粉,
可享免费升级行程中酒店房型:
Nipponia 京都 豪华房
升级为尊贵房
琵琶湖 绿水亭 带露天私汤的和室
升级为带露天私汤的和洋室
成人价格(2人一间)
¥ 23,600 /单人价格
 - 费用包含 - 
【住】行程中所列当地4晚甄选酒店住宿
全程安排当地优秀中文导游
全程VIP专属用车
行程中所列景点门票及体验活动费用
行程中所列的用餐费用(不含饮料和酒水)
10人以上安排全程陪同
个人意外旅游保险
(*价格不包含国际往返机票、日本个人旅游签证及行程中未包含费用、其它个人消费)
图片来源
日本旅游局 / 酒店官方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