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来旅游还是在澳生活的朋友,当你踏上这片南半球大陆时一定会发现一些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最近一位美国网友在Reddit求助,“美国人第一次来澳大利亚,有什么注意事项?”。
评论中澳洲网友给出的建议非常实用,有的甚至连我这个老墨尔本人都不知道。
热心网友@CatLadyNoCats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1.开车时记得靠左行驶;2.走路要在人行道的左边;3.要站在扶梯左边,上楼靠右走。”
“4.不要把一切都与家乡相比。”
“5.在红绿灯前,您需要按下按钮并等待绿灯,如果您不按按钮,绿灯侠就不会出现。”
“6.在澳洲无需支付小费,工作人员的工资包含了一切。”
“7.在上车前记得先让乘客下车。”
这些真的是落地第一天的基础生存技能,不过话说老墨刚来墨尔本的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像在国内一样走路的右侧,慢慢地才发现自己成了一个逆行者...
另一位网友@Ok-Many4262给出的建议更加具体:
“如果有陌生人问您是不是加拿大人,请不要生气,如果我们猜错了,他们往往会比美国人更不满。”
“我们是一个世俗国家,无需为我们祈祷,也不要期待这里会有巨大的教堂/圣殿或者清真氛围。”
“除了墨西哥菜或某些Soul food以外,我们的餐馆环境非常好:西班牙小吃店遍布各处,阿根廷和巴西餐厅也越来越多,在这里也可以体验到很多烧烤美食,但我认为亚洲美食才是强项。”
“悉尼歌剧院附近的游客众多,餐馆价格昂贵,但你如果愿意去稍远一点的China Town、Newtown和Surry Hills,其实可以品尝到更多地道又便宜的美食。”
“在悉尼,最惬意的是搭乘渡轮往返Manly,在Manly的Corso吃炸鱼薯条。”
“我们的咖啡非常好喝,在这里可以抛弃掉美式咖啡。”
澳洲真的是松弛感的代表,阳光、沙滩、咖啡,或许这些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dynamitediscodave的评论体现了澳式幽默,“把枪和主留在你的出发航站楼。”
“具有幽默感,可以当一个混蛋,但别当太疯狂的混蛋。”
还有的网友从文化角度解释了澳洲和其他主流英语国家的一些差异,@DonSmo评论道:
“澳大利亚人经常说脏话,比美国人还多,我们称其为‘swearing’,而不是‘cursing’"或‘cussing’,而且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有些美国人可能会对澳大利亚人说脏话的频率和随意程度反感,但其实我们并无恶意,所以不要因此而认为我们粗鲁。”
“如果你在悉尼听到有人谈论Mardie gras,他们可能是在谈论一个大型的LGBT+庆祝活动,而不是Mardi gras的真正含义。”
“我们很久以前就把这个词搞混了,现在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把它和同性恋骄傲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它的真正起源--‘Fat Tuesday’。”
“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当世俗化的国家,我们接受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但通常不喜欢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大肆宣扬的人。”
“主菜是一餐的开胃菜,而不是主菜,美国人几百年前就把这个词混淆了,从那时起就一直用错。”
除了上面这些建议之外,老墨发现在评论区出现频率最高的无疑是“涂防晒”,“别喝Fosters”和“别给小费”。
“记得涂防晒霜,戴帽子,在海里游泳时要注意只能在在旗帜之间。”
“说真的,如果你在海滩上,请在旗子之间游泳,并涂抹比你认为需要的多得多的防晒霜,无论在哪里。”
“另外一定使用澳大利亚的防晒霜,它是专为我们的环境设计的。”
“涂防晒!别忘了你的耳朵和后颈!”
“记得到了澳洲再买,本土的防晒更适合澳洲的紫外线。”
老墨想到了自己被晒到紫外线过敏的经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最实用的一条建议。
除此之外,很多人对Fosters也颇有微词。
网友@DitaVonFleas说道,“除非你想尝尝小便的味道,不然别点Fosters!”
另一位网友@fatmonicadancing说,“别买Fosters啤酒,这里没人喝那玩意儿,最好选择当地酿造的手工啤酒,您一定不会失望。”
“一般来说,澳大利亚啤酒口感更清爽、更尖锐、更冰凉、泡沫更多。”
另外一点让澳洲人十分在意的就是“小费文化”,评论区很多网友都对“小费”表示了抗拒。
@Punching-cones评论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要给小费。”
@invincibl_补充道,“在支付终端上选择‘不付小费’也没关系,如果真的想支付小费,可以把它留在您的餐桌上,或者走到前台付款,你可以不用现金,我已经很多年没带现金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都get到了很多澳洲生存技能,老墨也是!
如果你是刚来澳洲的伙伴,祝你在这里玩的开心~
关注墨妮卡小红书
和我一起探索墨尔本的全部美好
很开心认识你!
我是墨妮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